公民道德建設重點任務分工方案
時間:2022-12-28 10:12:25
導語:公民道德建設重點任務分工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印發〈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通知》,按照《中共省委宣傳部關于印發〈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通知》(〔2020〕-133號)、《中共州委宣傳部關于印發〈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重點任務分工方案的通知》要求,切實加強公民道德建設,進一步提升公民道德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為加快構建“一地三極、全域生態”、全力建設“五個”提供強有力的思想保證、精神力量、道德支撐,結合晴朗鄉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重點任務及分工
1.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馬克思主義道德觀、社會主義道德觀,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堅持在繼承傳統中創新發展,堅持提升道德認知與推動道德實踐相結合,堅持發揮社會主義法治的促進和保障作用,堅持積極倡導與有效治理并舉,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把握規律、積極創新,持之以恒、久久為功,推動全民道德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一個新高度。
2.堅持不懈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宣傳教育,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引導人們不斷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3.持續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引導人們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明德修身、立德樹人的根本遵循。
4.堅持貫穿結合融入、落細落小落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融入日常生活,使之成為人們日用而不覺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
5.堅持德法兼治,全面貫徹實施憲法,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為弘揚主流價值提供良好社會環境和制度保障。進一步加大法律知識普及力度,嚴格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推動形成尊崇法律、學習法律、遵守法律、維護法律、運用法律的良好氛圍。
6.以禮敬自豪的態度對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充分發掘文化經典、歷史遺存、文物古跡承載的豐厚道德資源,弘揚古圣先賢、民族英雄、志士仁人的嘉言懿行,讓中華文化基因更好植根于人們的思想意識和道德觀念。
7.深入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理念,深入挖掘自強不息、敬業樂群、扶正揚善、扶危濟困、見義勇為、孝老愛親等傳統美德,并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和實踐要求繼承創新。
8.深化改革開放史、新中國歷史、中國共產黨歷史、中華民族近代史、中華文明史教育。弘揚中國人民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9.繼承和發揚黨領導人民創造的優良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精神譜系。
10.圍繞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深入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弘揚改革開放精神、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優秀企業家精神、科學家精神。
11.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加強思想品德教育,把思想品德作為學生核心素養、納入學業質量標準,體現到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建設中,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
12.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強化勞動精神、勞動觀念教育。
13.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建設優良校風。
14.弘揚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倡導現代家庭文明觀念,推動形成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
15.精心選樹時代楷模、道德模范等先進典型,持續推出各行各業先進人物,廣泛宣傳他們的先進事跡和突出貢獻。
16.尊崇褒揚、關心關愛先進人物和英雄模范,建立健全關愛關懷機制。
17.堅持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把正確價值導向和道德要求體現到經濟、社會、文化等各領域的新聞報道中,體現到娛樂、體育、廣告等各類節目欄目中。
18.加強對道德領域熱點問題的引導,開展“以案講法、以案釋法、以案普法”活動,以事說理、以案明德,引導社會公眾強化規則意識、倡導契約精神。發揮輿論監督作用,對違反社會道德、背離公序良俗的言行和現象,及時進行批評、駁斥。
19.傳媒和相關業務從業人員要加強道德修養、強化道德自律,自覺履行社會責任。
20.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根本任務,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謳歌勞動、謳歌奉獻的精品力作。
21.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倡導講品位、講格調、講責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把社會主義道德作為文藝評論、評介、評獎的重要標準,更好地引導文藝創作生產傳播堅守正道、弘揚正氣。
22.黨員干部要加強政德修養,嚴以律己、廉潔齊家,在道德建設中為全社會作出表率。
23.社會公眾人物知名度高、影響力大,要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引導他們承擔社會責任,加強道德修養,樹立良好社會形象。
24.廣泛開展文明出行、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就餐、文明觀賽等活動,引導人們自覺遵守社會交往、公共場所中的文明規范。
25.弘揚雷鋒精神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廣泛開展學雷鋒和志愿服務。
26.發揮村規民約、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等作用,破除鋪張浪費、薄養厚葬、人情攀比等不良習俗。
27.提倡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抵制迷信和腐朽落后文化。
28.防范極端宗教思想和非法宗教勢力滲透。
29.充分利用重要傳統節日、重大節慶和紀念日,組織開展群眾性主題實踐活動。
30.倡導文明上網,廣泛開展爭做中國好網民活動,推進網民網絡素養教育,引導廣大網民尊德守法、文明互動、理性表達,遠離不良網站,防止網絡沉迷,自覺維護良好網絡秩序。
31.積極培育和引導互聯網公益力量,壯大網絡公益隊伍。加強網絡公益宣傳,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網絡公益、網絡慈善活動。
32.加強網絡公益規范化運行和管理,促進網絡公益健康有序發展。
33. 加強互聯網領域執法,強化網絡綜合治理,加強網絡社交平臺、各類公眾賬號等管理,建立完善新技術新應用道德評估制度,維護網絡道德秩序。
二、工作要求
一是要高度重視,精心組織,認真抓好工作任務落實。各牽頭單位對任務貫徹落實負總責,各責任單位積極配合、加強協作,共同完成好所承擔的各項任務。
二是實際研究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有針對性地提出具體工作舉措,明確時間進度安排,逐項建立工作臺賬,明確任務,細化分工,壓實責任,
三是要把貫徹落實分工任務同學習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結合起來,加強工作指導和督促檢
查,及時了解掌握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總結推廣實踐中的好經驗好做法,推動分工任務深入實施。
- 上一篇:語言文字普及工作方案
- 下一篇:黨章黨紀黨規專題教育活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