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實施方案

時間:2022-08-18 05:01:59

導語: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行為的通知》(國辦發明電〔2020〕24號)要求,認真做好市農村亂占耕地問題整治領導組《11月20日全市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問題摸排工作進展及審核情況通報》(農房整治辦〔2020〕37號)整改落實工作,牢牢守住耕地紅線,解決耕地“非農化”突出問題,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耕地保護工作。總書記就嚴防耕地“非農化”“非糧化”多次做出重要指示批示,強調耕地保護是關乎14億人吃飯的大事,容不得半點閃失。牢牢守住耕地紅線,耕地不能“非農化”、良田不能“非糧化”,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根本,是保障中華民族“鐵飯碗”的重要舉措。國務院專門將“保糧食能源安全”作為“六保”的重要內容之一,并制定印發了《關于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行為的通知》,提出了“六個嚴禁”的政策舉措。省委省政府今年4月28日專門印發了《嚴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的決定》,對發現違法占地(包括建設大棚房)等七種行為所屬地黨政領導干部作出了更為嚴格的問責規定。各鄉鎮、各單位要深入貫徹落實總書記關于耕地保護的系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認識嚴格耕地保護的極端重要性,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嚴格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采取有力措施,強化監督管理,扎實做好“六穩”工作,認真落實“六保”任務,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決制止各類耕地“非農化”行為。

二、工作內容

(一)全面摸清底數

各鄉鎮、各單位要按照國務院《關于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行為的通知》和省委省政府《嚴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的決定》的文件要求,明確當前最突出的六種耕地“非農化”行為,全面檢查,摸清底數、掌握情況、分清類型,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對發現的問題要立即整改,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要依法依規嚴肅追責問責。

(二)明確職責分工

1.嚴禁違規占用耕地綠化造林。由縣林業局牽頭,根據我縣資源稟賦,合理制定綠化造林等生態建設目標;退耕還林要嚴格控制在國家批準的規模和范圍內,涉及地塊要全部上圖入庫管理。同時,要指導各鄉鎮結合第三次國土調查現階段數據和永久基本農田補劃工作,對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種植苗木、草皮等用于綠化裝飾以及其他破壞耕作層植物的行為和違規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造林種草的情況進行自查。經縣林業局核定屬于違規造林的,要立即停止并糾正。(縣林業局牽頭、縣自然資源局、各鄉鎮政府配合)

2.嚴禁違規超標準建設綠色通道。縣自然資源局對鐵路、公路用地范圍以外建設綠化帶,以及河渠兩側、水庫周邊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建設綠色通道的行為,在用地審核和監管中要嚴格控制,國省道不超過5米,縣鄉道不超過3米標準,對于超過規定控制標準的,一律不得通過有關論證和審核。縣交通局、縣水務局要堅持節約集約用地,認真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政策,在規劃、設計階段要科學選線、布線,避讓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將是否占用耕地特別是永久基本農田作為方案比選論證的關鍵指標,有條件的地方采用橋梁、隧道方案,或者采取技術措施收縮路基坡腳,最大限度減少項目對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的占用。(縣自然資源局牽頭,縣交通局、縣水務局配合)

3.嚴禁違規占用耕地挖湖造景。各鄉鎮要結合第三次國土調查現階段成果和歷年衛片執法檢查工作,全面開展擅自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挖田造湖、挖湖造景,以及以城鄉綠化建設等名義違法違規占用耕地行為的排查工作。對符合建設要求的,要跟蹤辦理情況;對未經批準的,要立即停止并糾正。(各鄉鎮政府牽頭,縣自然資源局、縣林業局、縣水務局配合)

4.嚴禁違規占用耕地從事非農建設。各鄉鎮要加大對耕地“非農化”和良田“非糧化”的監管力度,特別是要結合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專項整治行動,進一步規范農村建設用地審批、鄉村建設規劃許可和設施農業用地的管理。要建立鞏固“大棚房”問題清理整治成果長效機制,加大執法力度,堅決制止新增違法違規占用耕地行為。(各鄉鎮政府牽頭,縣自然資源局、縣農業農村局配合)

5.嚴禁占用農地堆放農業生產廢棄物。圍繞農田、河道、林區,徹底排查清理農作物秸稈、廢棄農膜、畜禽糞污、尾菜殘果等農業生產廢棄物;拆除農業生產區內的違法設施建筑,拆除無實際用途的廢棄蔬菜大棚等設施和雜亂桿線,整治后及時復墾,通過“拆、清、整”多措并舉,徹底整治占用耕地亂堆亂放問題。(各鄉鎮政府牽頭,縣自然資源局、縣農業農村局、縣林業局配合)

6.嚴禁違法違規批地用地。各鄉鎮、各單位要進一步規范國土空間規劃調整工作,強化各類非農建設占用耕地審查,對于不符合法律規定、違反規劃和產業政策的,一律不得批準項目用地。要加強對臨時用地范圍和時限的審查和監管,切實提高存量土地利用效率,不斷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縣自然資源局牽頭,縣農業農村局、各鄉鎮政府配合)

7.全面開展耕地保護檢查。各鄉鎮要嚴格按照相關考核要求,全面開展耕地保護目標責任自查工作,并將國辦發明電〔2020〕24號文件強調的制止耕地“非農化”的“六個嚴禁”納入自查內容,發現問題要立行立改。要切實承擔耕地保護主體責任,加強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打擊力度,堅決遏制新增耕地“非農化”現象。(各鄉鎮政府牽頭,縣自然資源局、縣農業農村局配合)

8.嚴格落實耕地保護責任。各鄉鎮、各單位要充分認識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的極端重要性,自覺承擔起耕地保護責任,對本轄區、本行業領域內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及年度計劃執行情況負總責;要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耕地保護和改進占補平衡的意見》(中發〔2017〕4號)要求,嚴格控制建設占用耕地,切實落實耕地占補平衡責任,持續推進耕地質量提升和保護。要按照全面開展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成果核實的工作要求,認真做好永久基本農田整改補劃工作,切實加強對設施農業用地占用耕地特別是永久基本農田的管理,做到先補劃、后占用。要嚴格補充耕地竣工驗收和數量核定,強化監測監管,確保耕地儲備庫真實可靠。(各鄉鎮政府牽頭,縣自然資源局、縣農業農村局配合)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聞喜縣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行為工作推進領導小組,負責統籌推進全縣制止耕地“非農化”行為工作。各鄉鎮要加強對該項工作的領導和支持,以實際行動抓好文件精神落實。

(二)建立工作機制。各鄉鎮、各單位要提高認識,實行“一把手”負責制,同時還要成立工作專班,建立健全聯絡員制度。要加強工作溝通,扎實有序開展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工作,確保如期保質完成各項任務。

(三)完善責任體系。進一步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同、公眾參與、上下聯動的共同責任機制,對履職不力、監管不嚴、失職瀆職的黨員干部,依紀依規追究責任。

(四)按時上報情況。各鄉鎮、各單位工作中遇到重大問題時,要及時報告縣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行為工作推進領導小組辦公室,研究協調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