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葉種植千畝村建設實施方案

時間:2022-12-21 05:03:16

導語:煙葉種植千畝村建設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煙葉種植千畝村建設實施方案

一、基本原則

(一)堅持黨建引領,強化黨業融合。將黨建引領貫穿于“千畝村”建設全過程,通過“支部共建”的方式統一思想、明確目標、共同推進,積極與縣國土、氣象、電力等有關部門,建立“黨建聯盟”,以黨建為媒,圍繞發展產業鏈布局黨建服務鏈,實現黨業深度融合,共同助推“千畝村”建設取得實效。

(二)堅持優勢互補,強化政策引導。按照“政府領導、村為主體、煙草扶持、共同發力”的思路,在縣煙草、自然資源、農業農村三部門聯合下發的《關于切實加強基本煙田建設與保護的通知》文件的基礎上,加大對村村委會在土地流轉方面的支持與指導力度,科學整合各方資源,強化政策引導,制定出臺互補性扶持政策,不斷完善“千畝村”建設和運行保障機制,為生產組織方式轉型升級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三)堅持降本增效,強化效益驅動。大力實施科技興煙戰略,以實現減工降本、提質增效為目標,大力推進山地煙區中小型機械適應性應用,加快構建數字煙葉建設進程,完善用工服務保障機制,“一戶一策”“一地一法”,最大限度的調動生產組織主體的積極性,通過效益提升逐步推進生產組織模式的轉型發展,吸引更多群眾主動加入“千畝村”的建設和發展。

(四)堅持集中適宜,強化高效利用。“千畝村”建設要因地制宜保證集中連片種植,在基本煙田規劃區內,選定在煙葉生長適宜區,通過相鄰木瓜院村等共同流轉優質適產的地塊,形成小連片、大集中、成規模,避免流轉冰雹災害多發帶、病害連發地塊,嚴格控制土地瘠薄、坡度大的地塊,實現土地資源的高效利用。

(五)堅持好中擇優,強化主體培育。以村烤煙集體農場為龍頭,分流一批有一定生產基礎,基本掌握生產技術,自愿種煙的基本煙農,發展一批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的職業煙農,培養一批有頭腦、會管理的家庭農場主,解決“千畝村”誰來種煙的問題。

二、目標任務

以村村委會為土地流轉終端,根據2021年簽訂煙葉種植面積477畝為基數,按照流轉土地面積與種煙面積1.2:1的比例,一次流轉年限不低于6年的標準,流轉種煙土地800畝左右,于2021年10月底前,完成掌握約1200畝左右植煙土地任務。同時以村烤煙集體農場為龍頭,積極培育種植專業戶、家庭農場、職業煙農等新型種植主體,以反包倒租的形式,組織各類主體在2022年與煙草部門簽訂不低于流轉土地面積80%的種植合同。通過提供涉農就業崗位、支付土地流轉金、集體提留等方式,實現農戶收入、村集體經濟積累和鎮財政稅收的同步增長。

三、建設內容

(一)集中流轉土地

根據縣煙草、自然資源、農業農村三部門聯合下發的《關于切實加強基本煙田建設與保護的通知》文件精神,依法、合理、準確劃定村基本煙田保護區,并在保護區內,原則上按照平均地價200元/畝的標準,開展土地流轉工作。

1.流轉并掌握組譚軍基戶后山至馬家壩組龍灣冒殼梁、育苗大棚周邊、村委會駐地后坡、烤煙農場東側等地,共計約400畝土地,形成村委會中心點集中連片種植區;

2.流轉并掌握區域侯家山以北70畝左右土地、以西12畝左右土地,與煙區形成約250畝的集中連片種植區;

3.流轉并掌握裴家莊組陽山粱至馬家壩組大場溝及鐘明戶、馬俊祥戶后山,共計約200畝土地,形成裴家莊-馬家壩集中連片種植區;

4.流轉并掌握馬安山組楊家山上70畝左右舊宅基地復墾地;

5.流轉并掌握窯坪河南岸橋頭至大水溝路口70畝左右土地,與寺灣煙區形成約140畝集中連片種植區;

6.流轉并掌握窯坪河北岸木瓜院村兩院路沿線40畝左右土地,戶對面15畝左右土地,馬家壩組至裴家莊組30畝左右土地,馬安山組路口下10畝左右土地,蒲家灣組路口15畝左右土地,共計約90畝土地;

7.流轉并掌握窯坪河南岸裴家莊組對面20畝左右土地,馬安山組路口對面10畝左右土地,共計約30畝土地。

全村掌握可種煙土地資源1200畝左右,有效解決“在哪種煙”的問題。

(二)培育新型主體

按照穩煙田、穩煙農的要求,在流轉土地區域內,遵循組織高效化、種植規模化、經營集約化、生產操作機械化的思路,通過生產組織方式升級,在現有基礎上,穩步發展并培育各類種植主體,打造村烤煙發展共同體。

一是做大做強集體農場。按照“一年探索找出路、兩年建設打基礎、三年運營出經驗”的思路,進一步做大做強村烤煙集體農場,發揮其在該村煙葉產業發展壓艙石的作用,力爭在2022年實現種植規模200畝(以種植合同簽訂畝數為準)的發展目標。

二是大力培育職業煙農。通過發展本村、吸引外村的形式,按照20畝—50畝的標準,發展若干種植專業戶,力爭在2022年實現種植規模500畝(以種植合同簽訂畝數為準);培育扶持1-2個50-100畝之間的注冊家庭農場,力爭在2022年實現種植規模200畝以上(以種植合同簽訂畝數為準)。

三是探索發展煙農合作社牽頭下的專業農場。通過共用基礎設施、共享勞力資源,積極與略陽縣金富農煙草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溝通,發揮其在專業化服務方面的全縣領軍優勢,努力發展一個100畝以上烤煙專業農場,促進該村煙葉生產專業化水平。

通過上述措施,2022年確保完成該村與煙草部門簽訂煙葉種植合同960畝以上,力爭突破1000畝的目標,有效解決“誰來種煙”的問題。

(三)完善配套設施

著眼大農業,圍繞現代煙草農業建設引領村乃至全鎮現代農業建設,通過完善基礎設施配套,降本、提質、增效,確保村煙葉種植“千畝村”建設取得實效。

一是新建育苗設施,提高煙苗供給水平。2021年完成村新建4座標準化集約化育苗大棚項目建設,與現有6座育苗大棚,共同形成10座規模的育苗工廠,滿足該村乃至全縣優質煙苗供給需求,鞏固全鎮核心煙區地位,帶動農戶就業增收。

二是新建機耕道路,實現煙田集中連片。2022年-2023年,在已流轉土地范圍內,新建2-3條機耕道路,以線聯網,實現對部分閑置荒地復墾的同時,實現煙田的集中連片。

三是新建煙水工程,增強抗災保產能力。2022-2023年,在在已流轉土地范圍內的集中連片種植區,新建4套左右煙水工程,增強在干旱環境下,對煙葉移栽和旺長所帶來的影響,增強煙農抗災保產能力。

(四)健全輪作制度

根據村生態條件、農作物的生育期、養分的平衡協調供應等因素,以提升煙葉質量為前提,突出煙葉在整個輪作制度中的主體地位,合理采用輪作、套作、休耕等耕作方式,按照每三年一輪作的要求,加塊建立起以煙為主、特色產業為支撐的“1+X”產業輪作融合制度,實現綠色發展、協調發展、循環發展、共享發展,為后一步打造煙葉產業田園綜合體,奠定基礎。

四、實施步驟

(一)思想動員(2021年6月至7月):按照管轄范圍,鎮、村分別召開不同范圍的黨委會、支委會、黨員大會、群眾代表會議或群眾會,縣煙草部門召開相應的專題會議,統一思想認識,凝聚共識。

(二)方案制定(2021年8月):由縣煙草部門和鎮政府共同制定建設實施方案,明確土地流轉的數量、確定流轉價格、規劃種植布局、提出配套基礎設施建設計劃、成立項目組、劃定時間表、制定驗收考評與獎懲機制,并報縣級有關部門或市煙草部門論證批復。

(三)流轉土地(2021年7月至9月):由村委會負責,按照方案要求,實地測量土地,組織農戶簽訂土地流轉協議,匯總數據并報鎮政府核準后,提交縣煙草部門備案。

(四)建設實施(2021年10月-2023年12月):按照方案要求,由村委會牽頭,在鎮政府的領導和縣煙草部門指導下,落實種植布局規劃、協調配套設施建設、培育新型種植主體,確保建設實效。

(五)評審驗收:根據各年度工作任務安排,于每年10-12月擇機開展年度建設工作任務完成情況評審驗收,其中2021年以土地流轉任務為主,2022-2023年以配套設施建設任務為主,2024年及以后以煙葉收購任務和煙農、村集體、鎮財政增收為主。

五、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為更好推動工作落實,經研究,決定成立村煙葉種植“千畝村”建設領導小組。

組長:(鎮黨委書記)

(縣煙草局局長)

副組長:(分管副鎮長)

(縣煙草局分管副經理)

成員:(縣煙草局煙葉股干部)

(縣煙草局木瓜院煙站站長)

(村第一書記兼駐村工作隊長)

(村包村干部)

(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煙草局煙葉股,由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同志任副主任。具體負責“千畝村”建設工作方案制定、建設發展規劃、協調推進、資金籌集、考評驗收等工作組織和落實,解決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

(二)加強政策支持。在國家法律法規和各類政策允許的前提下,鎮政府充分整合農業產業資金和煙葉稅收返還資金,依據實際需要和相關要求制定針對村煙葉種植“千畝村”建設的輔助政策;縣煙草部門依據《市煙葉種植“千畝村”建設實施方案》(煙漢葉〔2021〕2號)精神,按年度落實各項扶持政策,其中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計劃經市煙草部門審批后,按標準落實給予相應的補貼;此外縣煙草部門應協調行業有關政策和力量,為村提供煙葉生產專業化服務保障。

(三)加強建設管理。按照“共商、共建、共管”的原則,堅持村委會主體地位,強化鎮政府和縣煙草部門的指導作用。其中土地流轉和配套設施建設用地計劃,須經鎮政府核準或審批;煙葉種植布局須經縣煙草部門審批;建成后的基礎設施驗收和運行管護,應按照煙草行業相關要求,逐級申請驗收,并在驗收合格后,由有關方面(村委會、煙農合作社)應當簽訂資產移交和管護協議,落實管護責任,形成對煙基資產的長效管護機制。

(四)加強考核獎懲。將“千畝村”建設工作完成情況納入各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層層壓實責任,圍繞中心、抓住重點、精準切入、創新方法,強化過程監督和目標考核,對工作成績突出的個人或部門,按照歸口管理權限,給予相應獎勵,并優先評獎評優,對于工作履職不力、造成惡劣影響的,按照歸口管理權限,嚴肅追責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