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城鄉環衛一體化工作方案

時間:2022-12-30 05:12:30

導語:全域城鄉環衛一體化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全域城鄉環衛一體化工作方案

為全面提升全縣城鄉環衛一體化水平,持續改善城鄉人居環境,大幅提高群眾滿意度,決定在全縣范圍內實施全域城鄉環衛一體化工作,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目標

鞏固提升城鄉環衛一體化工作成果,完善基礎設施,提高作業標準,通過健全完善監督高效、責權明確、保障有力、全面覆蓋、運行規范的城鄉環衛市場化托管運行管理機制,推動城鄉垃圾治理提檔升級,全面消除城鄉“臟、亂、差”現象,城鄉環境面貌進一步改善,群眾滿意度進一步提高,城鄉環衛一體化體系規范化、標準化、常態化運轉。

二、具體職責及任務

按照全域城鄉環衛一體化要求,實現無縫隙對接、精細化管理,配套完善城鄉環衛基礎設施,穩固專業化保潔作業隊伍,完善“統一收集、統一運輸、統一存放”的規范管理運行體系,打造村容整潔衛生、村居環境優美的生態文明新農村。

(一)村居保潔。全縣已納入市場化托管的村居555個,常駐人口約34.69萬(不包含子鎮)。保潔范圍為村莊內及村居外延100米可視范圍內道路、廣場、街巷、溝渠、坑塘等區域。由托管企業按照每100戶配備一名保潔員,實行常態化保潔。按照每10戶至少配備1個240L鐵質垃圾桶。收運車種類、數量、裝載能力滿足垃圾收集、轉運及保潔的需求,達到日產日清、即滿即清。由各鎮(街道)與環衛公司簽訂托管協議,所屬鎮(街道)及縣綜合行政執法局負責監督管理。

(二)路域保潔。

1.國、省道:縣域內(不包含子鎮范圍)2條國道68.8公里,4條省道103.4公里,共計172.2公里。縣公路事業發展中心負責公路路邊坡底腳線至向公路一側的邊坡、綠化帶、路緣帶、路面;邊坡不明顯的,以公路設施外緣線為界。國、省道公路路邊排水溝外沿(無路邊排水溝路段以路沿石外沿為界)以外可視區域的衛生保潔和垃圾收集,可由縣公路事業發展中心委托第三方環衛公司統一管理,簽訂托管協議,縣公路事業發展中心、縣綜合行政執法局負責監督管理。

2.縣道:縣域內縣道6條,總長度137.6公里。縣交通運輸局負責公路路邊坡底腳線至向公路一側的溝底、邊坡、綠化帶、路緣帶、路面。路面以外區域可視范圍內的衛生保潔、白色垃圾撿拾和垃圾收集工作,可由縣交通運輸局委托第三方環衛公司統一管理,簽訂托管協議,縣交通運輸局、縣綜合行政執法局負責監督管理。

(三)村莊外圍及連村路保潔。11鎮(街道)555個行政村,鄉道38條303.4公里,村道1378.89公里,連村路、村莊外圍生活垃圾清理、清運工作,委托第三方環衛公司管理,達到可視范圍內無白色垃圾、成堆生活垃圾等。由各鎮(街道)與環衛公司簽訂托管協議,所屬鎮(街道)及縣綜合行政執法局負責監督管理。

(四)水系保潔。納入河長制管理的河流,河流水面、灘涂、提防及周邊的垃圾雜物清理工作,可由縣水務局委托第三方統一管理,簽訂托管協議,縣水務局、縣綜合行政執法局負責監督管理。

(五)垃圾桶管理。委托托管企業統一管理,全面負責垃圾桶的日常管理、維護、更換工作,確保做到2年垃圾桶更換一茬,做到設施完備、輪蓋齊全,無破損、無滲漏,按照每10戶至少配備1個240L鐵質垃圾桶,滿足村民日常生活垃圾收集、轉運及保潔的需求。由各鎮(街道)與托管企業簽訂托管協議,縣綜合行政執法局負責監督管理。

三、資金籌集

(一)村居保潔。村(居)民承擔部分由各鎮(街道)籌集,每年6月底前一次性繳存城鄉環衛一體化財政專戶。鎮(街道)承擔部分由縣綜合行政執法局督促鎮(街道)上交至城鄉環衛一體化專戶。

(二)國、省公路。由縣公路事業發展中心與第三方環衛公司雙方協商,根據實際工程量,簽訂委托管理協議,撥付給托管企業。

(三)縣級公路。由縣交通運輸局與第三方環衛公司雙方協商,根據實際工程量,簽訂委托管理協議,撥付給托管企業。

(四)村莊外圍及連村路。由縣財政承擔資金支出,由各鎮(街道)與托管企業簽訂委托管理協議。

(五)縣級以上河流。由縣水務局與第三方公司雙方協商,根據實際工程量,簽訂委托管理協議,撥付給托管企業。

(六)生活垃圾桶。城鄉環衛一體化購置垃圾桶費用納入托管經費,縣城鄉環衛一體化辦公室根據環衛標準測算需要垃圾桶數量,由中標托管企業統一配備、更換,所需資金由各鎮(街道)承擔(詳見附表)。

四、保障措施

城鄉環衛一體化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量大面廣,任務繁重,各鎮(街道)、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確保全縣城鄉環衛一體化市場化工作的順利實施。

(一)加強資金保障,促進工作落實。按照資金籌集既定方案,縣財政局負責縣財政配套經費的劃撥工作,每季度初及時通過規定渠道撥付至各鎮(街道),各鎮(街道)于收到款項之日起一周內撥付至縣城鄉環衛一體化財政專戶;各鎮(街道)負責財政配套資金、駐地及村民自籌部分經費匯繳工作;縣綜合行政執法局負責對鎮(街道)環衛一體化經費繳存督導工作,并根據考核辦法及考核結果向縣財政申請撥付。

(二)嚴格標準要求,強化監督考核。城鄉環衛一體化工作納入縣政府重點工作督查范圍,由縣政府辦公室督查室牽頭組織開展對各鎮(街道)環衛費用撥付、保潔隊伍建設及監管、建筑垃圾清理、環衛保潔成效開展督查工作。實行“日常督查、月度考核、季度評比、半年調度、年終考核”制度,全面、嚴格的對城鄉環衛一體化工作進行監督,對各項考核、評比成績進行排名、通報,排名情況同時報送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及分管領導。

(三)提升設施配套,完善收運體系。充分利用各級配套資金,完善收運體系,根據工作需求建設高標準的包含垃圾分類、分揀、暫存、轉運等功能的綜合性處置中心,提升我縣生活垃圾等的收運、處理效率,不斷推動垃圾分類,提高各類垃圾資源化利用率。

做好垃圾清運。托管企業服務范圍內的生活垃圾清運及時、不脹桶,垃圾做到日產日清、即滿即清;除生活垃圾之外的其它垃圾(建筑垃圾、裝修垃圾、生產垃圾、農村“三大堆”等),根據屬地原則由所在鎮(街道)負責清理整治清運。建筑垃圾及生產垃圾必須及時清運,杜絕垃圾積存。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生產垃圾需密閉運輸,嚴禁造成二次污染,必須清運至指定位置,嚴禁亂倒、亂卸。

(四)健全長效機制,定期集中整治。結合農村農業生產特點及生活習俗,定期開展環境衛生集中整治活動,徹底清理存量垃圾和衛生死角,迎接好國家、省、市各類群眾滿意度調查、暗訪活動。每年2月、6月、10月、12月開展4次集中清掃行動,綜合執法、交通運輸、公路、水務及各鎮(街道)統一行動,對村莊內外、公路兩側、河塘溝渠等處的生活垃圾、建筑廢棄物及工農業生產垃圾、農作物秸稈等進行集中整治。清理出來的垃圾在做好分類減量和綜合利用后,集中清運至垃圾中轉站整體轉運,嚴禁淺層掩埋或就地焚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