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村通油路建設工作情況匯報
時間:2022-02-11 11:41:00
導語:村村通油路建設工作情況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克服困難創造條件為實現小康鎮目標鋪設致富路
xx鎮,位于xx東部,全鎮有11個行政村,1.7萬人,總面積17萬畝。104國道途經本鎮。由于我鎮地處偏僻,交通不便,全鎮經濟發展比較緩慢,年財政收入僅50萬元左右,入不抵出,屬xx地區貧困鄉鎮之一。我鎮有鎮級沙石路41公里,質量較差,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春季翻漿車打淤。這就需要我們搶抓機遇,創造條件,下大力氣改變不適應全鎮農村經濟發展的交通環境。在今年村通油路建設中,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提高認識統一思想
今年初,當我們得到修建村通油路的消息后,既高興又憂愁。村通油路是我們盼望已久的愿望,過去連想都不敢想。群眾非常盼望能走上平坦敞亮的板油大道,修建農村路是一件代表廣大人民群眾利益的大好事,因此,我鎮的群眾和黨政班子成員都非常高興。但同時,我們也有很大的畏難情緒,原因是修路的自籌資金對于我們來說是一個天文數字。特別是近五年,農業連續遭受旱災,農民收入急劇下降。我鎮11個村的集體經濟全部負債運行,鎮級財政不能正常運轉,自籌資金127萬元修建油路,對于我們來說非常困難。面對村通油路的優惠政策和難得的機遇,面對老百姓對走好路的期盼,是抓?是放?我們有些徘徊不定,心里十分矛盾。抓,自籌資金怎么辦?放,機遇又太難得。為此,黨委召開五次專門會議和兩次鎮村干部聯席會議進行討論,組織班子成員深入村,了解群眾所想所盼。在調查中,很多老百姓都說修油路好,有困難怕什么,只要黨委、政府一聲召喚,土,我們挖,石料,我們打、我們運,就是每家每戶拿點錢,我們也沒有怨言。群眾就是力量,群眾就是資金,群眾是真正的英雄。有了群眾的支持,我們下了克服困難的決心,也有了克服困難的信心。同時,鎮黨委、政府班子還算了一筆帳:104國道經過我鎮東六、雙山子、長溝沿、臥牛山四個村,這幾個村經濟發展都比較快,群眾比較富裕,其余七個村比較困難,主要原因就是方便的交通條件帶來了經濟效益。鄰近104國道的雙山子村是蛋雞專業村,養雞戶每市斤雞蛋比遠離國道的陳坨子村多賣一角錢,而陳坨子村養雞戶賣蛋必須到10里以外的市場去賣,雙山子村養雞戶坐在家里就能賣雞蛋。我鎮實施“壓糧擴經壯畜牧”戰略所確定的“三帶”、“三區”的發展規劃,發展較快的也是公路沿線的四個村,長溝沿的奶牛小區、雙山子的蛋雞小區、東六的生豬小區、臥牛的運輸業,還有以公路為軸心的蔬菜保護地開發帶建設,雖然連續干旱,大田減產,但這四個村的農民卻不減收。大量的事實證明,公路通,經濟興;公路好,收入高。通過調查民情,對比事實,鎮黨政班子全體成員進一步認識到,經濟要發展,油路是先行;多修油路,修好油路就是代表全鎮人民的利益;村村都通上油路,我鎮經濟就會快振興,財政狀況就會快好轉;路不修窮不走,路暢通致富快。在思想統一后,我們下定了要勒緊褲腰帶,想盡一切辦法,搶抓機遇,把路修好的決心。全鎮干部群眾一致表示,要干就干出高標準的工程,附屬工程也要按國省干道標準去干,東六人要修出一條亙古未有的具有國省干道標準的鄉道來,讓老百姓踏著平坦的路,快馬加鞭奔小康。
二、加強領導真抓實干
為高標準、高質量完成村通油路工程建設任務,我們成立了以書記、鎮長為組長的油路工程建設領導小組,成員由各村書記、包村干部組成,并制定了分工負責制,劃分段落,明確任務,明確要求。決定修油路14公里,并結合小城鎮建設,把鎮內路排水、路兩側人行道硬化,石砌邊溝一起完成。對村通油路建設,我們做到了“四個統一”、“七個落實”,即:統一指揮、統一質量標準、統一規劃測量、統一時間完成。落實了里程、落實了路段、落實了土方石料、落實了施工期限、落實了車輛人員、落實道路及附屬工程標準、落實了責任。做到黨政班子成員人人有分工、有任務,村級干部人人有責任,全鎮農民人人有任務。在任務明確,責任清楚的前提下,如何解決籌款、拆遷障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兩大難題。一是自籌款需127萬元,這對我們這個塞北的貧困鄉鎮來說非常困難。最后,我們經過多方籌借,解決了25萬元。同時,召開全鎮人民代表大會和各村村民代表大會,研究由群眾出工出料問題,得到了全鎮人民的響應。老百姓挖土運石,獻工獻料,又化解了35萬元,沒落實的67萬元邊施工邊籌集。拓寬路面,裁彎取直,涉及民宅民墻等又成為新的難題。對此我們多方入手做群眾的思想工作,同時政府拿出一部分資金予以補償,僅用一周時間,共扒掉民宅六間,民墻600余延長米,拆遷牛舍、豬舍11處,挪通信線桿80余根,4000延長米。拆遷的難題解決后,4月初就開始了建設大會戰。為了達到建設標準,按照國省干道標準去干,我們確定了路面寬為7米,兩側路肩各2.5米,林臺4米,邊溝1.5米,整個寬度為25米的建設標準。標準確定后,我們組織和發動群眾投工投勞,搞路基改造,共動用人工10000多個工日,用石料30000方,土方10000方,動用大小車輛2000余臺日。在施工過程中,全體班子成員分段負責包質量,鎮領導住在鄉里,指揮在現場,大干了100多天,一條連接新民、通往省城的高標準的14公里油路終于建成通車。油路修好后,我們又抽調200名民兵,組成突擊隊,大干20天,搞培路肩土和路基整型大會戰。8條路線都達到了國省干道的標準,并按國省干道標準,完成了其它附屬工程。在施工期間,鎮村干部及各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分工協作,守路口、清路障,確保公路工程隊能夠保質保量的完成任務。在此期間,全體鎮機關干部和工程隊的同志沒有休過節假日,就是農村人格外注重的端午節也沒有休息。鎮村干部的臉上、胳膊上曬掉了一層皮。人曬黑了,油路修好了,農民樂了,干部樂了,大家都樂了。
三、油路通效益增
14公里油路建成后,雖然干部們付出了許多辛苦,財政更緊張了,但產生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無法代替的。一條油路引發了“一高四多”的經濟效益。農副產品價格提高了,沿路做買賣的多了,發展養殖的多了,叫買叫賣的多了,外商來投資的多了。油路修通后的短短兩個月時間,沿路出現了多家車輛、電焊修理部;xx一個體老板選中了路邊西南山段,投資100萬元,建立了飼料加工廠,已開始投產。村通油路激發了群眾的熱情,也感動了老百姓,一些農民自發的給政府送錦旗,表達心愿。農民譚吉學說,過去不敢想的事,今天變成了現實,社會真進步了,黨委政府真干實事。這條路已被老百姓稱作是聯心路、致富路和經濟繁榮路。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在今年工作基礎上,明年我們要完成14公里油路的綠化任務,做到兩側路樹一次成林,2.5米寬的路肩全部備上養護料。同時,要緊緊抓住村通油路建設優惠政策的機遇,乘東風,借氣勢,明年再干10公里。今年封凍前,力爭完成10公里路基裁彎取直和拆遷任務,三年內實現全鎮所有村通油路目標。
我們要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自己的路。為了搞好油路養護管理工作,我們成立了由主管交通工作副鎮長為組長的油路管理工作領導小組,成立了油路管理監督小組,組建了油路養護隊,并建立了定期檢查養護制度,建立了油路管理監督制度,建立了崗位責任制,制定了養護管理工作獎懲辦法。明確了養護責任段,公路所經的各村具體負責所轄段的日常監督,營造了管理公路人人有責的氛圍。
在村通油路建設中,我們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與上級的要求還有一段距離,與兄弟鄉鎮相比還有一定差距。我們決心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帶領全鎮人民,建設省級標準的鄉級油路,以實際行動實踐“三個代表”思想,實現為民、想民的愿望,為實現小康鎮目標鋪設更多、更好的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