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縣委擴大會上的經驗交流材料
時間:2022-02-11 11:44:00
導語:在縣委擴大會上的經驗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改變圖片大小 functionresizepic(thispic) { if(thispic.width>700)thispic.width=700; } //無級縮放圖片大小 functionbbimg(o) { varzoom=parseInt(o.style.zoom,10)||100; zoom+=event.wheelDelta/12; if(zoom>0)o.style.zoom=zoom+''''%''''; returnfalse; } //雙擊鼠標滾動屏幕的代碼 varcurrentpos,timer; functioninitialize() { timer=setInterval("scrollwindow()",30); } functionsc() { clearInterval(timer); } functionscrollwindow() { currentpos=document.body.scrollTop; window.scroll(0,++currentpos); if(currentpos!=document.body.scrollTop) sc(); } document.onmousedown=sc document.ondblclick=initialize //更改字體大小 varstatus0=''''''''; varcurfontsize=10; varcurlineheight=18; functionfontZoomA(){ if(curfontsize>8){ document.getElementById(''''fontzoom'''').style.fontSize=(--curfontsize)+''''pt''''; document.getElementById(''''fontzoom'''').style.lineHeight=(--curlineheight)+''''pt''''; } } functionfontZoomB(){ if(curfontsize |首頁|資料|范文|留言|論文|禮儀|文章搜索|申請會員| | 范文首頁 | 范文集錦 | 您現在的位置:大秘書.>>范文>>匯報體會>>經驗材料>>正文 用戶登錄新用戶注冊 在縣委擴大會上的經驗交流材料 ★★★ 在縣委擴大會上的經驗交流材料 副標題: 作者:佚名文章來源:本站原創點擊數: 24更新時間:2005-8-23 壯大特色產業促進和諧發展
九資河鎮位于我縣東北部,既是旅游資源大鎮,又是中藥材重要產地,今年以來,該鎮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確立了特色興鎮發展戰略,圍繞旅游和藥村兩大特色支柱產業,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大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力度,不斷尋找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促進了全社會的和諧發展。
一、依托資源優勢,準確定位謀發展
九資河地處大別山主峰腳下,境內群山起伏,竹深林茂,森林覆蓋率達80%,山水資源十分豐富。如何利用好這些資源,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實現可持續發展,是新形勢下一道新課題,年初該鎮黨委、政府專門召開多個層次會議,進行認真的分析和探討,認識到:要落實科學發展觀,就必須轉變發展方式,要保護和利用好這些資源優勢發展旅游產業和藥材產業。該鎮黨委、政府結合實際,明確制定了發揮資源優勢,重點扶持和建設旅游、藥材兩個過億元支柱產業的發展規劃,限制木材、石材等生態破壞型產業,集中精力把九資河鎮建設成為天然藥材種植名鎮和生態旅游強鎮。
二、實施重點突破,立足長遠求發展
目標確定后,該鎮牢牢抓住旅游和藥材兩大龍頭產業,在建設和諧社會道路上,形成了自己獨具特色的發展模式。
1、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突破產業發展瓶頸
九資河處于大別山腹地,基礎設施滯后一直嚴重阻礙了當地旅游業發展。為此,該鎮把改善基礎設施放在經濟發展的首要地位。一是抓規劃設計。年初積極配合縣委、縣政府重新修訂完善了《大別山旅游總體發展規劃》;投資10萬元聘請省規劃設計院編制了《河西畈旅游接待中心詳細規劃》,邀請省市城建和旅游部門進行了評審。同時該鎮積極借助外力,謀求整體開發,先后10余次與香港凱恩斯國際置業集團接洽,邀請他們來鎮實地考察,并達成初步意向,由他們投資5000萬元從事旅游接待中心一期工程開發。二是抓道路交通建設。上半年投資150萬余元的河西畈大橋項目已完成了樁基、橋墩、橋臺和空心板梁澆筑任務,九青、河大兩條公路工程建設順利開展。投資100多萬元新修的羅家畈至三省垴的7公里水泥路已全面竣工,使新屋垸古建筑與三省垴旅游連成一體。三是抓城鎮建設。全面啟動了鎮民營經濟小區建設。全長1千米的小區街道硬化工程正在開展。20多戶私營業主已簽訂合同,準備遷入小區從事經濟開發活動。
2、加快旅游基地建設,夯實產業發展平臺
為了形成自身旅游特色,該鎮因地制宜,把旅游定位在以大別山生態旅游為龍頭,以紅色文化為背景,以秀美風光為依托,堅持自然景色與文化底蘊相結合,精心打造九資河旅游精品出來。一是把九資河打造成為生態民俗文化基地。進一步完善圣仁堂民俗村建設,對圣人堂村現有農家旅館進行了整合,統一接待標準,統一安排客源,目前已投入使用的農家旅館達30家,接待能力超過400人;投資5萬元建成了土特產貿易市場和民俗文化活動場;投資近50萬元完善了天堂峽谷附建工程,使漂流項目日益走向成熟。此外還成立了民俗表演隊,為游客表演舞獅、采蓮船等農家節目。同時還加快了三省垴生態旅游景區建設。將三省垴賓館整體出售給惠濤公司,由該公司投資300萬元按星級標準進行改造,預計九月底可完工接待客人。二是把九資河打造成為紅色旅游基地。著手興建大別山博物館,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戰斗史陳列館、大別山剿匪司令部、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將軍館等“紅色”遺址遺跡,全力推出“紅色旅游”。
3、加快行業組織建設,探討產業發展模式
在興辦旅游業過程中,該鎮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原則,合理開發和依法保護生態環境。年初以來,先后拒絕了十余次外商來鎮投資從事林木加工業,轉而鼓勵和帶動農民發展天然藥材產業,既保持青山綠水的原始風貌,又為農民增加了收入。今年全鎮新增茯苓種植規模150萬窖,天麻種植規模50萬窖,桔梗種植規模1500畝,其中僅汪家畈一村就發展桔梗近200畝,羅家畈村方永貴通過成立天麻種植協會,網絡附近四個村600多戶群眾從事天麻種植,年可收獲天麻40多萬斤。在壯大藥材產業規模的同時,該鎮還將本地資源優勢與外來資金優勢、技術優勢、市場優勢對接,按照“公司+客戶+訂單”的形式,網絡千家萬戶,形成共同發展格局。惠濤藥業今年與客戶簽訂了購銷合同5000份,年可實現純利潤30多萬元。今年初,該集團在原基礎上再追加投資2000萬元進行茯苓多糖、藥用膠囊、手術滑石粉等新產品開發。惠濤藥業還與武大藥學院、省中醫研究院、省中醫學院合作,成為上述三所大專院校、科研單位指定的實習科研基地,并對菌種廠進行了改造升級,可從事菌種、食品和旅游產品加工,實現了由單一向多元化方向轉變。
三、強化責任機制,以人為本快發展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年初以來,為了促進各項工作落到實處,該鎮積極推行定期學習教育制、工作目標責任考核制、黨政領導成員工作帶班制、重點項目領導責任制、重點工作檢查督辦制、出勤、住宿簽到制、談話提醒制、全員邀約上崗制和末位待崗制等八項制度。用制度約束人,以制度激勵人,堅持領導帶頭抓落實,量化考核抓落實,檢查督辦抓落實,嚴明政紀抓落實,做到一個階段一個重點,一個重點一套專班,一個階段一件實事,避免了滿盤抓滿盤空,從而使計劃生育、綜合治理、農民負擔、二輪延包、文明創建等工作有序開展,保持了全鎮社會和諧、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