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增加投入\重新規劃\完善溫州公廁設施

時間:2022-09-06 01:08:00

導語:建議增加投入\重新規劃\完善溫州公廁設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議增加投入\重新規劃\完善溫州公廁設施

建議增加投入重新規劃完善溫州公廁設施

在溫州,提起上廁所,相信很多人都曾經有過內急了卻找不到廁所的尷尬,這是一個困擾了人們多年的問題,到現在不但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反而日漸加劇,究其原因,主要是溫州的人口越來越多,而相應的公廁設施建設卻跟不上,于是乎便出現了許多人隨地大小便的情況,雖然大煞風景,卻也實屬無奈。

當前,溫州正在努力致力于優秀旅游城市和全國文明城市的建設,既然是旅游城市,就算是別的做得再好,如果外面的游人來了卻要花上許多時間去找廁所,那肯定也是“優秀”不起來的;公廁不夠用,大小便隨處可見,又談何“文明”?誠然,溫州的公廁太少,主要是歷史遺留問題,但也有規劃不當、投入不夠、管理不當的問題,是這幾個方面原因造成了今天的這種局面,請看一組數據:目前溫州鬧市區在使用的公廁有95所,按照國家規定的2500-3000人1座公廁或者按每平方公里3座以上工作,溫州就應該有260座以上的公廁,而實際擁有的數量只占標準的1/3強一點點,且多數是隱藏在一些小巷之中,象鹿城路、錦繡路、新城大道、車站大道等路段公廁少之又少,有的路段幾乎就沒有。由此可見“增加投入、重新規劃,完善溫州的公廁設施”是迫在眉睫的,否則,只此一項就不夠資格成為“優秀旅游城市和全國文明城市”了。

有關部門認為,我市的環衛事業起步晚、基礎差、欠帳多,其創造的價值主要以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為表現形式,同時也要考慮經濟效益;公廁應該是一個現代化城市的形象窗口,既是公用設施也是社會資源,正是從這點上考慮,迫切需要政府轉變思維觀念,加大對公廁建設的投入,將政府的職能轉變到提供公共資源、踐行為民服務上來,特別是對新規劃在建項目,要求規劃部門落實公廁建設的“三同原則”,即同時規劃設計、同時施工建設、同時竣工驗收。對于那些只拆不建、少建、遲建的建設單位給予處罰、給予暴光。

在公廁建成后,可以采取多種管理方式:一是招投標式管理,二是安排下崗工人再就業,三是照顧弱勢群體,與其政府每年花錢扶貧、補助,還不如給他們一個就業之道;當然,公廁的建設不能馬虎,首先是要建在明顯易找、便于糞便排放或機器抽運的地段,還必須與周圍的環境、建筑相協調,并設立明顯的指路牌,讓人們“方便”的時候真的方便。

我們可以學蘇州,將公廁變成景觀,特別是在一些公園或者游樂場所,如松臺山、華蓋山、景山、楊府山、江心嶼等,并增加公廁的個性化和人性化設計。同時我們可以學杭州,在一些人流量大的地方如車站、碼頭、步行街等地方樹立或者散發“公廁地圖”,凸顯政府的一種人文關懷;吃、喝、拉、撒、睡是人生中所必須的新陳代謝五件大事,缺一不可,所以我們的政府部門在吃、住和經濟建設上做文章的同時,不要忽略了拉和撒同樣重要。

因此本人建議增加投入、重新規劃,完善溫州公廁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