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談現行消防工作方針存在的缺憾

時間:2022-09-23 03:19:00

導語:試談現行消防工作方針存在的缺憾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試談現行消防工作方針存在的缺憾

試談現行消防工作方針在的缺憾摘要:作者就現行的以及今后的消防工作方針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設想。提出在原有的“預防為主,防消結合”消防工作方針的基礎上增加“軟硬并舉,建管并重”等內容。

關鍵詞:方針;管理;軟件;硬件

所謂方針就其詞義來講,是指引導事業前進的方向和目標。所謂工作方針,是指對工作具有全面、明確、現實和深刻指導意義和作用的方針。凡是現行的工作方針,其內涵和外延、其層面和維度,均應力求更加完整地顯現于高度概括和精煉的文字寓意之中,從而反映出既覆蓋全面工作領域,又緊貼實際工作需要的特性與特征,以利更好地發揮其向導作用,在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業績和效益。

我國的消防工作方針,五十多年來隨著歷史的變遷、形勢的發展和任務的需要,也在不斷地有所更改和變化。新中國建國初期時的消防工作,基本上是參考和借鑒前蘇聯的有關經驗,對當時消防工作的指導,主要是依據和遵循一些原則性的規定。隨后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左右,國家正式提出來“以防為主,以消為輔”的消防工作方針;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左右,又將上述方針改為“預防為主,防消結合”,而且一直沿用至今。

從總體上來看,我國的消防工作方針,幾十年來在全國范圍的實際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導向和制約作用,也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這是不可否認的史實。從這里我們不難看出:消防工作方針的導向和制約作用,反映的是否較為全面和充分、在實踐中是否體現出應有的成效和價值,是檢查和驗證其是否制定的正確和切實的重要依據和唯一標準,這一點應該是絕對的。同時也應該看到:消防工作方針與現實工作之間的關系,是否非常親和、貼切,這一點又是相對的。因為事物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動態的、發展的。因此只有按照實際情況決定我們的工作方針,才能避免陷入形而上學的誤區,才能因勢利導地指引工作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鑒于本人有著以上的思路和考慮,并聯系到當前我國消防工作的實際情況,我認為在進一步深入調研和反復推敲的基礎上,對我國現行的消防工作方針,適當地加以補充和修改,是不無必要的。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新課題。對此,我個人準備斗膽的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意見,來與大家共同探討,并歡迎大家提出批評指正。

1“管理”是消防工作中的重要內容

管理是一種社會活動,它是為了實現目標而不斷進行計劃組織、部署實施、監督檢查、協調控制以及總結改進等活動,并不斷實現p(plan)、d(do)、c(check)、a(action)良性循環和持續的螺旋上升過程。隨著人類社會活動的不斷擴展和引伸,管理的含義、內容和方式方法等,也隨之不斷地變化和發展,而且社會越進步,管理工作越是顯得重要。應該看到:管理既是一種載體,更是一種資源和動力,如果對管理工作十分重視,而且能夠正確把握和充分利用,就必然會產生很大的能量和很好的效益,這是管理工作的共同規律,消防工作也不例外。

構成管理工作的要素,或者說是構成管理活動的基本組成部分,一般來說有如下幾個方面:①機構體制;②政策法規;③管理者與被管理者;④財與物;⑤知識與信息;⑥時間與空間。所謂管理現代化,主要是指:①管理思想現代化;②管理組織現代化;③管理方法現代化;④管理手段現代化;⑤管理人才現代化。從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上,如何更好地發揮諸多管理要素之間的整合功能和集約效應,無疑是實現管理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各種管理工作的永恒主題和長遠方向。

從我國當前消防工作的現狀來看,如何不斷的加強消防管理工作,我個人認為:在認真理解、掌握和全面貫徹、實行上述這些具有普遍指導意義內容的過程中,還應特別注意遵循和落實好以下兩項重要原理。

1.1人本原理

現代管理的核心和動力是人以及人的積極性。因此一切管理均應以調動人的積極性和做好人的工作為根本,使得全體人員都能明確前進的方向、追求的目標、工作的意義、自身的職責、成敗的利害以及相互之間的內在聯系和因果關系等等,從而更加清醒、自覺和主動地去完成自身的本職工作,以利促進整體工作和整個事業的不斷進步和發展。

目前對于在消防工作中如何貫徹“人本原理”的問題,有些人往往只是理解為:消防工作應該注重把人的保護和人的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并利用各種物質技術條件,來保證安全設防措施的落實。對此,我個人認為盡管上述觀點是不無道理和無可厚非的,但未免有些片面和局限性,換句話說,就是只重視了人的權益和人的價值,而忽略了人的作用和人的職責。從而陷入了一種“見物不見人”的錯誤傾向,是必須予以防止和反對的。通常人們所說的工作標準,就是“管人”的,就是抓人的責任制的,這是管理工作的重要內涵。所謂“寓教于管”其實質與核心就在于此。

1.2效益原理

任何管理工作都必須注重最終的實際效果,都必須執意謀求和達到動機與效果、手段與目的的協同統一,這也是考核與驗證工作的優劣成敗的重要依據和標志,因為只有把管理工作真正做到實處,取得實效才能更好地體現出管理工作的應有作用和價值水準。通常人們所說的工作中,要務實、求實、扎實和落實,就是指要結合實際,抓住實質,堅持實干和保證實效。

目前對于在消防工作中如何貫徹“效益原理”的問題,其關鍵就是要在工作中認真堅持“到邊”、“到底”和“到位”的原則。所謂“到邊”,就是指工作的外延和廣度,在橫向展開時,應盡量避免工作上的片面性與局限性;所謂“到底”,就是指工作的內涵和深度,在縱向展開時,應盡量避免工作中的簡單化和表面化;所謂“到位”主要是指人的職能和責任以及工作的業績與成效,因此工作一定要落實到人,并且應明確和適時地解決好做什么?誰來做?如何做?何時做?何處做?做到什么程度?以及所需要的條件和程序等。因為工作中的不同狀況和不同結局,就是由于上述這些因素的影響而導致最終效益上的差異。

2充實現行消防工作方針的內容不無必要

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看,現行的“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消防工作方針的提出,應該說是合理的、必要的,但是從事物的變化與發展上來看,作為一項指導方針來說,使人感到其覆蓋的工作范圍和所觸及的工作內容,似乎顯得還缺乏應有的廣度與深度。如果作為一項衡量標準來講,似乎在體現“管物”、“管事”和“管人”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和缺憾。如果說得再清楚一點,就是在現行的消防工作方針中,對于“管理”這個不容割舍的要素,還涵蓋的不夠明顯和強調的不夠突出。聯系到目前在我國很多工作領域中,普遍存在著對管理工作不重視、不認真、不得力的時弊現象,以致給國家和人民造成很大的損失和危害,消防工作方面也不乏其例。因此,在消防工作中,應該進一步充實和強化“管理”的內容和作用,以利推動消防工作的不斷深化和優化。

如果說現行的消防工作方針中,已經暗含有“管理”的寓意了,只是從字面上來看,還顯得有些淡漠和朦朧,那么為什么要“把肉埋在飯里”呢?何不闡幽發潛把真諦和要領更加鮮明地展示在人們面前呢!我認為這樣做決不是畫蛇添足,而是畫龍點睛,對人對事都將是有益無損的。再聯系到古人之所云:“一曰防,二曰救(消),三曰戒,先其未然謂之防,而止之謂之救(消),責而除之謂之戒”,如果說在現行的消防工作方針中,已經把“防”與“救(消)”的寓意指點得很清楚了,那么對“戒”的寓意也應該較為明確地容納進去。換句話說,無論是防也好,救(消)也好,戒也好,都離不開“管理”,都需要通過加強管理,來不斷提高消防工作力度和成效。

3全面加強消防工作的軟硬件建設不容忽視

如上所述,除了從字面上(或者說是從理論上)有必要在現行的消防工作方針中,增加和突出“管理”這個要素的內容之外,如果聯系到近年來我國發生火災事故及其有關善后工作的實例情況來看,則更加體會到在實際工作中加強消防管理的緊迫感。最近從報紙電視和廣播等新聞媒體的報道中,經常看到一些有關火災的情況,據統計2000年我國僅發生的特大火災就有61起,在火災中喪生的共529人,其直接財產損失高達2億元。雖然這些火災的起數和損失比上年有所下降,但其死亡人數卻是大幅度上升14116%。另據公安部消防局有關負責人分析說,2000年發生火災的主要原因,首先是一些機關、團體和企事業單位在落實《消防法》中所明確規定的消防安全責任制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在2000年的火災當中,有80%以上是由于違章用火、用電、用氣和違反安全操作規程等人為因素而引起的,究其禍端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則是官僚主義導致的管理不善、監督不力和執法不嚴。例如河南焦作天堂錄像廳的大火、洛陽東都商廈的大火等,其火災原因均屬經營無序和管理失范,并且還有監督乏術、查辦不力之嫌。尤其是在商業性建筑的火災案例中,有不少火災是與商家所采用的租賃、承包或轉包等經營方式有關,因為這方面如果處理的不好,往往就會成為發生火災的潛在原因和安全隱患。而公安部門在消防檢查和監督方面,也往往存在著發現不及時、跟蹤不緊密、查處不到位和糾正不徹底的現象。對于存在的安全問題和火災隱患,往往只局限于或停留在口頭或書面的警告與通知上面,“以言代管”、“以文代管”和“以罰代管”,自覺與不自覺地弱化了以法行政的力度,從而在客觀上每每導致人們所不愿看到的那種養癰遺患的不良后果。君不見,有許多火災在發生之前,公安消防部門曾不止一次地下達過責令整改和停業整頓的通知,但投資或使用單位并沒有及時改正或是改得仍不符合規定要求,而且使用也未真正停止,最后釀成大禍,造成生命財產的巨大損失。當然這里面的責任主要不在公安機關方面,而是在建設和使用單位方面,但其癥結都是在“管理不力”這個根本性的要害上面。我認為至少有兩個問題,是發人深思的,一個是作為建設和使用單位必須有著高度的安全意識、責任意識、問題意識和改進意識,發現消防安全方面的問題之后,必須及時采取徹底的糾正措施,以便確保達到杜絕隱患和防止再次發生。決不能抱有敷衍了事蒙混過關的態度,存在著能拖則拖、陽奉陰違,時間一長,風頭一過,就可以時過境遷、不了了之的僥幸心理。因為如果采取如此自欺欺人的下策,到頭來只能落個自作自受、自食其果的結局;另一個是作為公安消防部門,無論是火災發生之前對于火險隱患的檢查,還是在火災發生之后,對于火災危害的調研分析,都必須通過全方位、全過程、全身心的工作,切實找出、認準和抓住其中的主要癥結和弊端,及時采取對癥下藥和治病救人的有力措施,努力提高和保證事先防范和善后處理措施的針對性、適用性和有效性,真正達到亡羊補牢的效果。同時還應該通過舉一反三、以點帶面的方式方法,做到“一處有經驗,大家來學習”,“一處有教訓,大家來記取”,從而擴大正反兩方面教育的積極影響。正像俗話所說:“學費不能白交”、“代價不能白付”和“光吃塹不長智也猶如犯罪一樣”。

總之,加強消防工作,必須是既抓硬件和硬環境建設,又要抓軟件和軟環境建設;既抓物質技術,又抓人和管理。也就是說兩手都要抓,而且兩手都要硬。這是形勢和任務的需要,也是進步與發展的需要。為此,我本人經過較長時間的思考和推敲,決定對我國現行消防工作方針的內容,冒昧地提出一點補充意見。具體來說,就是在“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后面,再加上“軟硬并舉,建管并重”八個字。這樣一來整個消防工作方針的覆蓋內容,就顯得更加全面明確了,其指導意義也就更加深刻有力了。所謂“軟硬并舉”,就是對于有關消防工作方面的建設與管理,必須給予全面和充分重視,并擺在各級領導和各個責任部門與人員的重要議事日程,抓緊抓實、常抓不懈。這里提出的“建設”和“管理”,包括思想、體制、隊伍、工程、信息、裝備等方面的建設和人、財、物,產、供、銷等方面的管理。這一點我確信在大家的頭腦里會是比較清楚和有所感受的。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些粗知淺見,其觀點可能有所偏執,其言詞可能有些失準,但是我能夠直言進諫,坦誠地說出自己想說的話,其用心或意愿,相信大家是能夠予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