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黨建經驗交流材料:抓實社區黨建構建和諧社區

時間:2022-11-03 03:13:00

導語:社區黨建經驗交流材料:抓實社區黨建構建和諧社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區黨建經驗交流材料:抓實社區黨建構建和諧社區

抓實社區黨建構建和諧社區—社區黨建經驗交流材料

社區黨建是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在城市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也是城市社區建設的總抓手。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社區黨建面臨著新形勢。一是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規模的擴大,社區建設與管理必須切實加強;二是越來越多的“單位人”變成“社會人”,社區組織結構必須不斷創新;三是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樣化,社區管理機制和方式必須改革;四是黨員隊伍流動性增強,出現了失業職工黨員、流動黨員,社區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亟待加強。社情、民情和黨情的新變化,給社區黨建提出了新任務、新要求。

一、健全組織,加強陣地,搭建社區黨建工作平臺。

陣地建設是做好社區黨建工作的基礎,今年在市委領導的高度重視下,落實了阜興苑社區和三工社區黨支部辦公場所及居民活動場所,文化路社區及百合村社區辦公場所及居民活動場所也已納入城市建設規劃,為社區黨建搭建了很好的平臺。⒈在市委組織部的指導下,采取機關下派社區黨支部書記的辦法,從機關選派能力強、素質高,黨建工作經驗豐富的同志擔任三工社區黨支部書記,四個社區全部實現了“一居一支部”。⒉根據工作需要,采取公開選拔的辦法,從大中專畢業生及人員中充實了位居委會干部,吸收了新鮮血液,壯大了社區隊伍。⒊積極吸收居民黨員、下崗離退休黨員中,黨性覺悟高、宗旨意識強、有豐富黨建經驗的有責任心的黨員充實到社區黨支部中,使社區兩委班子結構更趨合理。⒋在認真落實市領導聯系,部門包社區責任制同時,認真落實辦事處領導干部包扶社區、機關黨員駐社區工作,黨委書記、副書記,辦事處主任、副主任各包一個社區居委會,同時抽調位年輕有責任心、能力強的機關黨員進駐社區,積極發揮指導、協調、服務作用。本文出自網

為了使社區黨組織更好的發揮領導核心作用,黨委強化了社區黨支部陣地建設,進一步完善了“兩委”聯系會議制度,確立社區黨支部的領導地位,要求居委會成員列席黨支部會議,理順黨支部與居委會,支部書記與居委會主任的關系,充分發揮社區黨支部的領導核心作用,使社區居委會在社區黨支部的領導下,充分行使自治權利。

二、管好黨員,發揮作用,開辟黨員管理新路子

隨著我市改革的深化、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社區內黨員的數量迅速增加,黨員分布情況發生了新的變化,出現了離退休黨員多、下崗失業黨員多、流動黨員多,人員難組織、時間難統一、活動難開展,作用難發揮的“三多四難”的新情況,針對轄區黨員狀況,我們在各社區黨支部積極推行“一強化二定三主動”的黨員教育管理方式,針對不同的黨員進行分類教育管理,黨委提出了“因人而異,對癥下藥,分類管理,發揮作用”的方針,真正做到管好黨員,發揮作用,建立社區黨員教育管理的長效機制。“一強化”:即強化流動黨員管理實行有效管理。針對轄區流動黨員多難管理的現狀在各社區黨支部建立個流動黨員聯絡站,流動黨員小組個,使組織關系一時不能或不便轉入社區黨支部的流動黨員有家可歸。實現屬地管理,并實行“三定一書”管理法,即黨員定點、活動定時、黨組織定員聯系和簽訂黨員責任書,做到了對黨員人數清,基本管理現狀清,社會表現清。“二定”:即針對機關黨員及社區內大多數能按時參加組織生活的黨員,我們在抓好平時管理的同時,加強制度化、規范化管理,確定每每月日為固定黨員學習及電教日、每月第二個星期一為黨費交納日,進行定期定點的教育管理。組織他們參與各種社區活動,使他們成為黨的政策的宣傳員,上下溝通的聯絡員,矛盾糾紛的調解員;“三主動”:即、一是管理下崗職工黨員,主動聯系教育。街道黨委有下崗失業黨員人,占黨員總數的一半以上,針對他們具體情況,黨委積極鼓勵他們樹立“不自暴自棄,不等待依靠”的思想,主動聯系教育,關心他們生活狀況,組織他們進行崗位培訓,并以崗位推介會等形式,主動為他們聯系就業和再就業,現在已有名下崗黨員實現了再就業。二是管好離退休黨員,充分發揮余熱,主動上門教育。要求他們做到退休不褪色,扮演好“三種人”,“黨的政策的明白人,鄰里和睦的維護人,文明生活的倡導人”,使他們老有所養、老有所為。三是加強在職黨員管理,對他們進行主動宣傳教育,使在職黨員“八小時”以內當先鋒,“八小時”以外作模范。在各社區黨支部廣泛推行在職黨員“一人一崗”活動,設有政策法規宣傳崗、環衛整治崗等十幾個崗位,建立了在職黨員參與社區建設的“一冊兩卡”制度,即黨員社區報到冊、黨員聯系冊和意見反饋卡,組建了以黨員為主體的衛生清潔、扶貧幫困、助殘助學、文體娛樂等六個志愿者服務隊近人。一年來為轄區貧困戶捐款捐物近萬多元,清理小區衛生死角處,受到了居民的稱贊,開辟了黨員“雙向聯系、雙向反饋、雙重管理”的新路子。

通過對不同黨員的分類管理,做到了“四個有”即“有群眾的地方就有黨的聲音,有黨員的地方就有黨的組織,有黨組織的地方就有黨的活動,有黨的活動就有黨員作用的發揮”。使他們真正融入社區融入群眾發揮作用使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有序開展。

三、創新載體共駐共建構筑黨建新格局

社區黨建工作是一項網絡式社會系統工程,只有局和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實行共駐共建,才能真正落實到位。在市委組織部的指導下,將轄區大的機關、事業單位聯合起來,進一步完善了社區黨建聯席會、社區黨建協調會,建立居民代表大會、居民議事大會,并結合實際建立健全了相關制度,保證活動經常性開展。我們按照“共駐共建”的原則,充分發揮社區黨支部一頭連著廣大居民群眾,一頭連著駐社區單位黨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創新載體,不斷豐富“共駐共建”內容,擴展“共駐共建”內容,一年來,社區黨組織與駐社區單位結對共建規模越來越大,已由原來單一的一對一結對共建,發展到多方聯建、區域共建及跨區域共建。共建內容也從以前簡單的物質資助,發展到經濟共振、環境共治、穩定共護、服務共興、文明共建,達到了信息共通、資源共享、實事共做、社區共管。通過黨建協調會,開展共駐共建、支部聯建、結對幫扶活動,不斷增強了轄區內、外單位之間的橫向與縱向交流與溝通。也贏得了轄區單位及居民的信任和支持,形成了社區黨支部與轄區單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資源共享、共駐共建、協調發展”的社區黨建新格局。

四、積極推進“四個延伸”,擴大黨建工作覆蓋面

隨著社區黨員人數的增多、結構的復雜,社區黨組織建設的任務也在加大,按照“經濟發展到哪里,黨的工作就開展到哪里”的要求,根據轄區實際,街道黨工委積極在四個社區黨支部推進社區黨建的“四個延伸”,不斷擴大黨建工作覆蓋面。

黨組織向非公有制企業延伸。在金鑫公司和天山針織廠等運作規范的非公有制企業開展試點,積極組建黨支部,消除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盲點,為使此項工作扎實有效開展,街道黨工委提出了四點要求:不影響企業的正常運營;不參與企業的經濟管理;當好企業的配角,幫助企業做好職工的思想教育工作,并在企業中積極發展壯大黨的力量;當好企業的助手,多提合理化建議,為企業的發展獻計獻策。

黨員發展向個體業主、自由職業者延伸。積極吸收他們中的先進分子加入黨的組織,同時要求各社區黨支部積極開展“做誠信商人,走誠信經營之路”等誠信教育活動,做好他們的思想教育工作,并配合工商等管理部門做好“光彩之星”等評優活動。

黨員管理向流動人口延伸。針對轄區流動人口多,流動人口難管理,管理難的問題,積極組織流動人口中的黨員參與到流動人口的管理工作中,強化流動人口管理,要求他們積極發揮兩個作用,即做好黨的宣傳員,及時把黨的聲音、黨的政策宣傳道流動人口中;做好黨的監督員,發現問題,匯報社區黨支部或居委會及時處理,達到化解矛盾、降低危害的目的。

黨的組織向樓棟、巷道延伸。以樓棟、巷道為單位,在達到標準,符合條件的樓棟、巷道成立黨小組。采取建立樓棟黨小組和黨員責任區的形式,吸收居民群眾中的先進分子加入黨的組織,并在黨小組的組織各種群眾性的黨員志愿者隊伍,義務為轄區居民服務,力所能及的為轄區居民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并做好信息員及時把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難點問題及群眾的呼聲反映到社區黨支部或街道黨委,及時解決群眾熱難問題。

街道黨工委通過扎實有效推進“四個延伸”,做到“哪里有人群,就把發展黨員工作做到哪里,哪里有黨員,就把黨的基層組織建到哪里”,不斷擴大黨建工作的覆蓋面。

社區黨建工作是城市社區工作的基礎,以城市改革和發展為中心,以服務群眾為切入點,在為民服務中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體現黨員的先進性,扎實開展社區黨建工作,在實踐中積極探索社區黨建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