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稅局工作會議經驗交流材料
時間:2022-01-26 04:07:00
導語:國稅局工作會議經驗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五年來,我局在xx市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政協的監督下,按照“四五”普法規劃確定的目標和任務,緊緊圍繞稅收中心工作,大力推進“依法治稅”工程,全面實施行政執法責任制和稅收執法過錯追究制,進一步提高了全局干部知法、守法、用法的意識和能力。五年中,全局沒發生一件涉稅行政復議、行政訴訟和國家賠償案件,年年超額完成了稅收任務,為我市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了充足的財力保障。局領導班子連續11年被xx市委評為“四好”班子和先進基層黨組織,連續9年被評為支持地方經濟建設先進單位,連續7年被命名為文明行業,連續11年被評為黨風廉政建設和行業糾風先進單位,200年8月我局被評為四川省國稅系統基層建設先進單位,200年我局推行的稅收“零計劃”征管被評為全省十大創新項目之一,被省文明辦授予“省級最佳文明單位”,200年還先后被廣安市委、政府授予“四五普法”、“依法治理”模范單位和“200年法制宣傳先進集體”榮譽稱號。現將五年來我局“四五普法”工作情況作如下交流:
一、創新機制,構建普法工作大格局
一是抓強領導。成立了普法工作領導小組,形成局領導親自抓、機關職能部門具體抓、科室分局落實的三級普法工作領導網絡。
二是落實責任。將普法工作納入各單位年度工作目標考核中,對普法工作實現目標量化、責任細化、指標到人,納入季度和年度目標考核。采取明察暗訪、跟蹤調查、公示和聘請特邀監察員、監督員等形式,加強對執法工作的監督,促進了普法工作的深入開展。
三是抓新制度。五年來,我們完善了《xx市國稅局稅收執法責任制》,建立健全了《首問責任制度》、《政務公開制度》、《稅務投訴制》、《外部評議制》、《稅收法律、行政法規宣傳和公開制度》、《行政執法過錯追究制度》等26個制度,從而規范和完善了我局的稅收執法行為。
二、求真務實,夯實普法工作
(一)狠抓宣傳
一是開展“六進”活動。每年都編寫大量普法資料開展“送法進農村”、“送法進企業”、“送法進校園”、“送法進警營”、“送法進社區”、“送法進監獄”等活動,共發送學法資料10萬余份。
二是突出五大特色:一是突出稅法宣傳特色。利用每年的稅法宣傳月深入開展稅法宣傳活動。二是突出紅色旅游特色。xx是全國紅色旅游線的重要一站,將稅收宣傳與紅色旅游結合起來,做好“紅巖魂”這篇文章,籌劃了“頌紅巖精神,話和諧稅收”系列宣傳項目。三是突出人文特色。關注下崗職工、殘疾人員等特殊群體,體現人文關懷。四是突出創新特色。將稅收宣傳與推廣運用征管綜合軟件、納稅服務、先進性教育、構建和諧社會相結合。五是突出規模特色。開展了“小康稅法宣傳隊”送法制文藝下鄉活動和退休老職工義務稅法宣傳分隊宣傳法制活動,200年,我局在天池鎮舉辦了《法制之春》大型普法文藝演出,深受群眾歡迎。形成了整體聯動、立體宣傳的格局,擴大了宣傳聲勢。200年,我局結合“小平故里•xx山梨花節”進行了廣泛而新穎的稅法宣傳,被中央電視臺在黃金時段報道。
三是注重內外新聞宣傳。依托行業網,進行法制宣傳。充分利用電臺、電視臺和報刊雜志等媒體開設法制專題節目和宣傳專欄,形成了法制宣傳“電臺有聲,熒屏有像,報刊有文”的立體宣傳格局。近年來,在大報刊上稿300余篇。法制宣傳活動多次在中央電視臺、四川電視臺、廣安電視臺、xx電視臺播出。
(二)狠抓學習
一是搭建起了“每天一自學”、“每周一領學”、“每月一交流”學習平臺。全局人員每天利用業余時間一個小時自學,堅持每天記學習筆記,每月寫一篇學習心得體會(專用學習記錄本)。在每次集中學習前,確定一個股室主持下一次的集中學習,該股室在本股室確定一名人員帶領大家學習,學習完后再由該股室負責人中心發言,局領導點評學習內容。每月學習交流會上,每位干部都要將本月的所學習內容上臺交流,臺下人員進行提問,大家討論,增強臺上臺下的互動性,達到相互學習、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是建立起了“訓”、“練”、“考”、“賽”、“幫”促學機制。推行了夜校培訓,采用聘請法官、律師、法律專家等專業人員對全局行政執法人員分層次地進行法律知識培訓,培訓人員達500多人次。實施了月小考、季中考、年終大考的考試制度。開展了讀書競賽,崗位練兵、服務納稅人,“1+1”幫學等活動。對新進人員與老同志簽訂“師徒合同”,開展“征管稽查能手”評比等形式掌握法律知識。
三是強化法制培訓。一是舉辦了《稅收征管法》、《行政許可法》等法律法規的全員集中統一培訓;二是開辦夜校進行培訓。每季舉辦一期職工夜校,每期集中一個月,在這一個月中的每周二、三、四晚上學習,每次學習2小時。學習內容包括稅收業務知識、財務知識及各種稅收法律法規。每期學習結束都進行考試,并把考試成績納入目標考核。三是舉辦了法制知識競賽;四是采用崗位練兵的形式加大對《征管法》等法律的熟悉和理解。目前我局全體干部均通過考試取得了《執法資格證》。
(三)狠抓執法
一是依法治稅深入開展。我們按照依法治稅的要求,自覺依法規范自身行為。將稅收征管的全過程分為管理、征收、稽查、法制互相制約的四大系列,明確各崗位設置與職責、工作內容與要求、工作績效評價與考核,將每個崗位的執法職責、執法權限、執法依據、執法責任加以細化和固定,編寫了《稅收執法規程》和《執法崗責體系》,層層簽訂了《執法責任書》,使稅收執法的各個環節做到了法制化、規范化和程序化,建立起稅務管理員制度。
二是依法征管,創新稅收管理模式。為了確保在稅收執法中真正做到“應收盡收、不收過頭稅”,200年,我局在全省率先實行了“稅收零計劃征管”。即取消傳統的稅收計劃,不再給基層、一線征管人員和企業下達稅收收入任務,而是以地方實際稅源為基礎,以計算機網絡為依托,以科學的管理制度為保障,以依法治稅、應收盡收為原則,進行稅收精細化征收管理活動。“稅收零計劃征管”真正體現了“依法治稅”的法制精神本質,從根本上解決了過去“重收入、輕征管、完成任務一好百好、寅吃卯糧、有稅不收”等問題。實行3年以來,稅收收入質量大幅度提高,迄今沒有新增欠稅發生,稅收收入年均增長近20%。按照“稅源監控經常化,日常管理精細化,重點稅源管理專業化。”的原則,我們為“稅收零計劃征管”配套制定了十幾個單項、綜合管理辦法和考核辦法,督查辦法,執法檔案制度。自行開發了《稅源自動比對分析系統》、和《稅源監控自動告警系統》,對各種資料實行了電子審批。另外我們還制定了“稅收零計劃征管”的《工作考評細則》,將考核內容分為89個大項、近400個小項。200年,稅收“零計劃”征管榮獲省國稅系統第二屆創新項目獎,德陽、達州、夾江、南部等國地稅十余個單位來我局學習交流,中國稅報、中國稅務雜志、省電視臺等媒體先后前來采訪。
三是依法辦案,公正執法。加大了涉稅違法案件查處力度,嚴厲打擊利用做假賬、兩套賬和賬外經營等手段偷稅的違法活動。加大了對重大涉稅違法案件的處罰力度,對涉嫌犯罪的案件按規定及時移送公安機關,杜絕了以補代罰、以罰代刑。五年中共向公安機關移送了5件稅收涉法案件,有效地規范了稅收秩序。
(四)狠抓執法監督
一是實行了執法“每月一督查、每季一考核、每半年一檢查、全年一評議”的監督制度。即市局每月不定期確定一個執法內容開展執法專項督查,每季度依據《稅收執法規程》和《工作考評細則》對干部稅收執法情況進行一次執法考核,每半年對干部稅收執法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的執法檢查,每年結合個人執法檔案和執法內外部評議情況進行一次綜合執法評議,評選年度執法先進個人。
二是嚴格稅收執法過錯追究。制定了《稅收執法過錯追究辦法》,對稅務執法人員在執行職務過程中,因故意或者過失,導致稅收執法行為違法的,嚴格按照規定進行稅收執法過錯追究,給予行政處理和經濟懲戒。自200年至200年1季度,我局共經濟懲戒2.8萬余元,其中稅收執法過錯追究139人次,經濟懲戒6500元。
三是建立起了個人執法檔案。將每個人的執法過錯責任追究情況記入個人執法電子檔案,與年度公務員考核及評先評優掛鉤。
四是實施政務公開。在辦稅服務大廳設置觸摸屏,將辦稅程序、政策法規、處罰標準、服務承諾、定額核定等內容向納稅人公開,供納稅人隨時查詢、了解。
五是聘請執法義務監督員對我局執法進行社會監督。每年我局都要從人大、政協、政府機關、納稅人中聘請10多名執法義務監督員,對我局執法情況進行明察暗訪,促進我局干部公正執法。
三、依法服務,樹立陽光國稅形象
“一切服務納稅人,一切方便納稅人,一切為了納稅人”是我們服務的目標。近年來,我局深入扎實地開展了“為納稅人服務,讓納稅人滿意”暨行風建設活動。以優質高效、情真意切的人性化服務,讓納稅人實實在在感到滿意。
一是納稅申報方便快捷。以簡化辦稅程序,提高辦稅效率為突破點。率先實行了“一窗一人一機”模式,積極推行了申報、上門申報、郵寄申報和電子申報,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納稅申報格局,為納稅人申報提供了方便,節約了納稅成本。
二是發揮稅收職能作用,落實稅收優惠政策。積極開展了幫扶下崗職工再就業,免費為下崗職工舉辦財會、稅收、計算機等培訓,認真落實下崗職工稅收優惠政策,免費辦理稅務證記300余戶,免收稅務登記工本費1.5萬元。
三是充分發揮“納稅人之家”服務功能。在辦稅大廳專設“納稅人之家”,室內將辦稅程序、納稅指南、稅收優惠政策資料等上墻;將多媒體查詢系統安置于內方便納稅人查詢,配置音響、茶水、意見簿及稅收報刊雜志供納稅人休閑、娛樂。在辦稅大廳設立電子觸摸屏,開設服務評價欄目,納稅人可在屏幕上對所有國稅干部的服務進行考評打分,每名國稅干部的服務質量由計算機自動生成。
四是實施局長接待日制度。每月10日為局長接待日,局班子成員現場為納稅人解疑,并確定每月20日為納稅人權益保護日,由行風建設活動辦公室負責接待、收集、整理行風建設方面的舉報和投訴,并對其進行調查、取證,提出處理意見供市局研究。截止目前,已接待納稅人1580人次,處理納稅事宜120件。
五是推行“五感”人性化服務。“五感”即納稅人進門有親切感、咨詢有信任感、繳稅有自豪感、辦事有高效感、出門有滿意感。
四、開展“四醒”促廉,依法治隊
我局堅持依法治隊,堅持“三個確保”、“三個安全”目標不動搖。實施了黨風廉政基金制度,局班子與各分局、股室層層簽訂了黨風廉政責任書,進一步健全了黨風廉政制度。開展了領導干部拒收禮金、有價證券專項治理和剎風整紀活動。局班子成員集體作出了七項廉政承諾和不參與賭博承諾。深入開展了“四醒”促廉活動。
一是自醒,每月開展一次紀檢日活動。將有關廉政規定進行分類,制成對照表,發到每個分局,開展活動時,每位干部對照廉政規定進行自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并上報市局。看其問題的性質或批評教育或調查處理。
二是警醒,每季開展一次警示教育活動。利用黨、團活動日或政治學習日組織職工觀看《遲來的懺悔》、《賭掉前程》等警示教育片,剖析反面典型案例,并進行座談討論。
三是提醒,每半年開展一次廉政談話。局領導班子成員分別帶領監察、人事和相關股室負責人對各自分管(聯系)的分局領導一一進行廉政談話警示。要求分局領導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以身作則,起好表率作用,并認真落實黨風廉政責任制,保證任期內本單位不發生違紀違法案件和不廉行為。
四是互醒,每年召開一次專題民主生活會。會前,召開中層以上干部參加的行政民主生活會和特邀監察員會議,向全局發放征求意見表,向責任對象談話,廣泛征求意見和建議。會上,采取“一人談,眾人幫,逐個進行”的方式,人人對照廉政準則,逐條檢查,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
我們雖然在“四五”普法工作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個個驕人的成績,得到了上級機關和當地黨委、政府的高度贊揚。但是,按照新形勢對普法任務的新要求,我們也還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一是自覺學法氛圍還不夠濃,執法人員的能力和素質還有待進一步加強。二是納稅人自覺納稅意識還不強。通過近幾年的稅法宣傳普及,納稅人的稅收法律意識有所增強,但偷稅、漏稅現象還不同程度地存在,依法治稅還任重道遠。
在“五五”普法工作中,我們將進一步堅持“每天一自學”、“每周一領學”、“每月一交流”、“每季一心得”、“每年一考評”的“五個一”學法制度,和完善“訓”、“練”、“考”、“賽”、“幫”的“五抓”促學機制。繼續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普法規劃、不斷開創普法依法治理啟動工作新局面。通過制定“五五”普法規劃和召開“五五”普法會議,宣傳發動,提高認識。進一步健全普法依法治理領導機構和辦事機構,抓好推進普法依法治理的基礎性工作。落實普法骨干和宣講員,培養普法宣講人員,及時征訂“五五”普法學習資料,為搞好“五五”普法創造條件。進一步建立和完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相關制度,規范普法依法治理行為。
二、加強普法培訓宣傳、強化法制學習與教育、不斷提升普法依法治理素質。一是加強內部普法培訓宣傳教育,提高國稅人員的法制素質。二是廣泛開展專業法的社會宣傳教育,增強社會各界對稅收的理性認識,增強納稅人主人翁責任感。
三、完善執法機制、規范執法行為、嚴格執法程序,不斷推進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躍上新臺階。進一步提高廣大納稅人的稅收法制意識和全市國稅系統法治化管理水平,全面推進依法治稅,為實現xx經濟新跨越創造良好的稅收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