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進農村全民創業
時間:2022-07-16 05:05:00
導語:大力推進農村全民創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要以創業帶動就業”,特別是針對農民創業就業明確提出要“以促進農民增收為核心,發展鄉鎮企業,壯大縣域經濟,多渠道轉移農民就業”。這一重要論述,抓住了新農村建設的關鍵,為著力推進新農村建設指明了方向。
一、充分認識農村全民創業的現實意義。推進農村全民創業,是實現經濟社會發展新突破的重要支撐。推進農村全民創業,把蘊藏在廣大農民群眾中的創業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放手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形成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推動農村全民創業,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出路。當前,農村農業發展面臨著不少新情況新問題,農業基礎薄弱的局面還未從根本上得到改變,農民收入增長的速度仍低于城鎮居民,農民持續增收的長效機制還沒有完全建立,促進農民增收的任務還非常艱巨。收入是核心指標,這個問題不解決,不僅影響建設全面小康目標的實現,而且直接影響和諧穩定。農民增收難的癥結,就在于創業就業不充分,因此必須大力推進農村全民創業。推進農村全民創業,對區域而言,是發展之策;對農民來講,是致富之本。
二、準確把握農村全民創業的難得機遇。全民創業已成為新的時代要求。黨的十七大站在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高度,提出實施創業帶動就業的重大戰略決策。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大力營造全民創業的氛圍,增強轉型、跨越、崛起的活力和動力”,“積極鼓勵創業,大力支持創業,使創業成為就業的主導、社會的主流”。國家一系列惠農支農政策,為農村全民創業帶來難得的機遇。國家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制定了一系列惠農支農政策,如全面取消農業稅,對農民實行各項直接生產性補貼,中央財政加強對困難縣的轉移支付,把扶持社會事業發展的重點轉向農村,建立健全和落實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的各項政策和制度等等,農村政通人和,農業休養生息,農民收入增加。對地方黨委、政府而言,就要在“放活”上下功夫,充分激活農村各項要素資源,鼓勵和引導農民群眾利用土地、房產、資金、農副產品原料等創業增收,讓“創業才能致富,致富唯有創業”的觀念成為農村干部群眾的共識。
三、切實謀劃農村全民創業的實現路徑。從長治郊區的實際出發,我們要做大“民營經濟區”品牌,帶動農民創業就業。要一如既往地支持民營企業的發展,大力扶持和鼓勵現有民營企業做大做強,實現二次創業,不斷提高產品規模檔次,提高科技含量,提高市場占有率,確保規模企業數穩定增長。要充分激發“能人”的創業激情和潛能,鼓勵更多的“能人”走向市場領辦、創辦企業,鼓勵更多的民間資本創辦發展各類經濟實體,形成一批帶頭創業者,培育一批創業有成者,壯大一批規模化經營的龍頭企業,形成企業家隊伍不斷壯大、大中小民營企業競相發展的蓬勃局面,以此帶動更多的農民創業,吸納更多的農民就業。要發展城郊特色現代農業,為農民群眾提供創業平臺。大力發展城郊特色現代農業,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帶動農民創業。要緊密結合郊區境內工業企業密集、人多地少的特點,在發揮農業的功能上做文章。跳出農業看農業、跳出農村看農村,堅持用工業化的理念經營農業,確立依托城市、服務城市的思路,大力實施農業綜合開發,積極引導農民進行產業化經營。要以發展服務業為突破口,引導農民增加財產性收入。要制定服務業發展規劃,建立公開、平等的服務業準入制度,建立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落實各項扶持政策措施,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大力發展商貿、物流、金融、信息、中介、房地產等現代服務業,引導更多農民走向市場,引導更多農民增加財產性收入。
四、努力健全農村全民創業的保障機制。農村全民創業,重點在于全民參與、全面放開、全力推進。不容忽視的是,在農村全民創業實踐過程中,還存在著創業思想不夠解放,缺乏創業的激情;創業能力偏低,不能適應創業的需求;創業資金匱乏,難以實現創業等瓶頸。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以改革創新的精神,突破制約創業的思想性、體制性和機制性障礙,最大限度地激活農村全民創業的活力。要激發創業激情。強化農民的致富欲望,激發農民的創業激情。教育和引導廣大農民群眾破除“守土戀家”意識,樹立敢闖敢干、勇于創業的精神;破除“安于現狀”意識,樹立永不滿足、勤于創業的精神;破除“畏難怕苦”意識,樹立不畏艱難、艱苦創業的精神,使想創業、敢創業、會創業、能創業、創大業成為廣大農民群眾的共同追求。要優化創業環境。切實樹立政府創環境、人民創大業的理念,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簡化審批手續,最大限度提高行政辦事效率;充分發揮政府各部門、工商聯、行業協會、商會的綜合協調作用,積極為全民創業提供市場、信息、技術、融資、人才、法律等全方位服務;加大保護創業者合法權益的力度,努力營造“你投資、我服務”“你經營、我保護”“你致富、我發展”的良好創業環境。要提升創業能力。必須破解“缺技能”“無門路”的難題,幫助更多的農民群眾掌握創業技能,增強創業本領。進一步加大農民實用技術培訓力度,不斷提高農民群眾創業、就業和職業轉換的能力;采取專題講座、培訓班、科技廟會、三下鄉等靈活多樣的形式,向農民群眾傳授知識技術,傳播創業理念,引導創業方向,提高創業水平。要提供創業保障。推進農村全民創業,加大宣傳、引導力度,把黨和國家鼓勵全民創業的政策和法律法規宣傳到千家萬戶;抓好創業典型的培養和選樹工作,大力培養和宣傳一批農村創業的先進典型;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對農民創業給予政策支持、資金支持、技術支持,不斷提高農民群眾進入市場的能力,在創業中求生存、找出路、謀發展、快致富;發揮各級黨政群團組織作用,條塊結合,形成合力,聯手推進農村全民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