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三農交流材料
時間:2022-08-26 12:34:00
導語:信息三農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貴州農經網是省委、省政府為促進我省農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而建立的面向“三農”的農村綜合經濟信息服務專業網。經過五年的艱苦努力,已建立起貴州農經網建立省、地、縣、鄉四級信息服務體系,網絡延伸建設初具規模;已建立起的1100余人的專業高素質信息員隊伍,成為完成信息采集、整理、預測分析及服務的重要力量;農經網所擁有的800余萬條的龐大農業信息數據庫已成為一個政府農業網站全方位為農服務的重要基礎。至**年8月,貴州農經網通過自身網絡、農村行業協會、農村專業合作組織、農民經紀人和廣播、電視及各種報刊媒體,為我省廣大“三農”提供農業政策、農業生產、農產品市場、農業科技和招商引資等信息服務,促進省內農產品實現銷售和招商引資總額已達18億元。
主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面向市場、服務三農、促進農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的宗旨,以服務“三農”為核心,市場需求為導向,信息技術作橋梁,以信息化帶動農業產業化為目標,推動全省農業和農村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
第一部分積極探索有效解決信息服務“最后一公里”的新手段
為解決信息服務“最后一公里”問題,貴州農經網結合實際和市場化發展的需要,先后探索出“3221”信息傳播服務模式。
“3221”信息服務模式:
3----“三電合一(電腦、電話、電視)
2----2類報刊(搭載其他傳統報刊媒體、自辦農經信息簡報)
2----2個信息服務聯系點(農經網營銷信息服務中介聯系點、村級信息服務示范點)
1----1個信息聯播系統(農經信息無線尋呼電子顯示屏)
主要做法:
(一)“三電合一”信息直通“三農”
1.網絡延伸建設到鄉(鎮)
已建貴州農經網鄉鎮及有電腦的用戶直接上網查詢貴州農經網信息;開通貴州農經網信息服務直通車和專家在線咨詢服務直接服務“三農”。
2.建設貴州農經網聲訊服務系統
貴州農經網與貴州省電信公司聯合推出“96111幸福農家”農經網信息服務熱線,并實行3元包月資費政策,使農經網信息讓廣大“三農”真正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
3.建立網絡-電視農經信息聯播服務系統
將普及率極廣的電視媒體與新興的網絡媒體相結合,與電視與網絡強等勢媒體優勢互補農經網信息傳播。
農經網信息通過電視媒體建立起切合實際、覆蓋面廣、應用廣泛的農經網信息傳播渠道,彌補了目前農經網絡傳播信息僅達鄉鎮的局限,更好地滿足了我省“三農”對農經網信息的需求。
(二)增加信息服務渠道,擴大信息傳播服務輻射面
1.各級農經網機構定期編辦“農經信息簡報”,定期為“三農”進行農經信息服務。
2.與報刊雜志等媒體聯辦“貴州農經信息”專欄(版),各種媒體每月發行量達110萬份,平均每月刊載農經網信息310條,信息傳播面除覆蓋我省城鄉外,還隨全國發行的報刊走向全國,甚至海外。
(三)建立信息服務聯系點,直接服務產業基地、農戶
1.建立農經網營銷信息服務中介聯系點
農村涉農專業協會是連通農產品與市場的橋梁,是農產品銷售的重要渠道之一,也是信息服務促成效益的重要中間環節。為此,農經網在全省農村專業協會中建立起110個“農經網營銷信息服務中介聯系點”。
2.建設村級農經網信息服務示范點
**年,省委、省政府將建設貴州農經網作為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舉措,將“再建貴州農經網鄉鎮信息服務站370個,建設村級農經網信息服務示范點200個”列為“十件實事”。農經網省中心已制定《貴州農經網村級信息服務點工作規范》用于指導“村級農經信息服務點”開展信息服務工作。各級黨委、政府根據當地實際利用農村黨員干部遠教網、“雙千工程”、生態村建設項目和涉農專業協會等載體開展村級農經網信息服務,由此農經網將形成以鄉帶村、以村帶戶、以戶帶戶的信息服務新模式。
(四)建立無線尋呼電子顯示屏信息聯播系統
在有一定規模的市場和農產品基地建立“農經信息無線尋呼電子顯示屏”,實現農產品時實價格信息直接進入市場為農民經營戶服務,使廣大農民直接獲取外界農產品價格信息,了解市場,促進增收。
(五)開展“三農”調研工作,為政府提供農經決策信息服務
在做好為普通農民和經營大戶產前、產中和產后提供優質的信息服務,為涉農企業提供市場和技術信息服務的同時,各級農經網還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和豐富的信息資源,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撰寫較有深度的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專題報告為黨委和政府提供農業決策參考信息服務。先后提交的專題調研報告有:《關于對我省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有關問題的建議》、《規范訂單農業促進農業產業化》、《建設我省農村經紀人隊伍,拓展信息服務綠色通道》、《我省信息服務“最后一公里”問題急需解決》、《我省化肥市場存在的問題和解決辦法——**年我省化肥市場行情調查》、《農村勞動力轉移難信息服務當此助推——關于加強我省農村勞動力轉移信息服務的意見和建議》、《新階段貴州農民增收突破口》等。部分調研報告分別登載在《貴州政報》、《貴州調研》、《決策參考》、《省府信息》和《經濟信息時報》等刊物上,有關領導認為對我省農業、農村經濟的發展有較強的指導作用。
此外,各地、縣級農經網也為當地政府提供農經決策信息服務。如貴陽市農經信息分中心提供的《市郊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參考》、遵義市農經信息分中心提供的《利用我市氣候優勢發展金牌肉羊產業》、納雍縣農經信息服務中心提供的《納雍縣畜牧業形勢分析》、開陽縣農經信息服務中心提供的《加快我縣畜牧業發展的建議》等專題信息服務都具有一定的決策參考價值。
第二部分:解決縣、鄉管理難題
(一)各級農經網工作列入政府年度目標管理考核
各級政府將農經網工作列入政府年度綜合目標考核,以此推動農經網網絡延伸建設和促進服務效益的實現。目前,全省各級農經網工作已列入縣政府年度目標管理,其中已在9個市、州、地及20余個縣(市、區)試點建立起縣政府對鄉鎮信息質量考核通報制度。
(二)全面推廣農經網縣、鄉規范化工作模式,建立長效運行管理機制
氣象部門對各級農經網,尤其是對縣、鄉(鎮)農經網的管理工作客觀上存在較大的困難,隨著網絡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解決縣、鄉農經網管理成為重要難題。為此,省級中心制定《貴州農經網縣級信息服務中心工作標準》和《貴州農經網鄉鎮信息服務站工作模式》。此外又制定了《貴州農經網信息質量考核管理辦法》,建立起貴州農經網信息采集和考核制度。**年9月,經省政府同意,貴州農經網在黔東南州三穗縣召開了推廣縣、鄉規范化工作模式現場會,總結交流三穗縣及所屬鄉(鎮)農經網規范化、高效益和富有特色的工作?,F場會對指導和推動已建縣、鄉(鎮)兩級農經網提高工作質量和服務效益起到了很大作用。
第三部分:以項目帶動發展
(一)積極爭取項目支持
貴州農經網認真貫徹中國氣象局拓展領域的戰略思想,堅持發展是硬道理,開闊思路,爭取項目經費支撐農經網發展,改善軟硬件建設環境。**年,《貴州省農業信息開發及網絡傳播服務體系建設》項目,爭取到國家引導服務業發展資金350萬。由此,貴州農經網所需要的各類涉農信息的豐富和各項服務功能的完善和服務能力與水平的提高,以及農經網市場化的步伐都將邁向新的階段。
(二)**發展項目列入政府相關規劃,為今后發展奠定政策基礎
05年上半年,貴州農經網**發展規劃的6個子項已列入省發改委**發展規劃項目庫中,為今后發展奠定政策基礎。
(三)應用培訓資源優勢,拓展培訓服務領域
根據基層工作人員有提高學歷的需求,與省電大聯合開放式辦學,促進培訓向產業化發展,探索市場化路子。
(四)建立全省勞動力轉移就業服務平臺,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牽線搭橋
省政府將“依托貴州農經網建立貴州農村勞動力轉移信息網”列為今年的重大工作督辦事項。為此,我們聯合省農辦和省發改委共同承辦“貴州農村勞動力轉移信息網”,擬為我省乃至全國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和培訓提供信息中介服務。
第四部分:經驗體會
(一)選擇輻射帶動作用強有信息需求的中介組織為重點服務對象。
(二)選擇比網絡覆蓋面更廣的媒體和農民用得起、用得好的載體。
(三)根據需求提供服務,同時建立自身實現市場化發展的可控資源。
(四)選擇有市場需求的項目發展作為經濟增長點。
(五)選擇符合國家及本省重點發展戰略導向并具市場潛力的項目,由小到大,實現收益。
(六)借力于市場及品牌均較為成熟的合作伙伴拓展市場。
第五部分:貴州農經網發展思路
整合資源優勢、創新媒體特色、壯大實業支撐、打造核心競爭力。
精品范文
3信息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