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縣組織會議交流材料三

時間:2022-10-03 01:31:00

導語:全縣組織會議交流材料三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全縣組織會議交流材料三

素有“天然溫室”之稱的草壩鎮位于**西北部,區域內土地平坦,種植歷史悠久,具有濃郁的田園風光和現代化農業設施。近年來,鎮黨委圍繞“抓黨建、興科技、促發展”的工作思路,團結和帶領全鎮各族群眾努力開展工作,各項工作取得了新突破。我鎮的主要做法是:

抓龍頭,帶隊伍,加強基層組織建設

一、抓班子建設,發揮火車頭作用

鎮黨委首先從自身抓起,在堅持抓好黨委民主生活會、黨委中心學習組活動、民主決策等制度的同時,制定了鎮領導述職述廉評議制,作為加強黨委班子建設的一項長效機制認真執行,將班子成員評議結果作為鎮黨委向上級推薦提拔、調動和獎懲的依據。此舉極大地調動了班子成員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了他們的責任感和危機感。

二、抓基層黨組織建設,發揮戰斗堡壘作用

一是狠抓責任體系。鎮黨委層層落實黨建目標管理責任制。通過簽訂責任書,實行目標管理、明確責任、與獎懲掛鉤;統一為全鎮黨總支配備和制作“黨旗、黨的知識、黨內制度、黨的形象、黨費收繳”五上墻;實行機關黨員干部掛鉤聯系黨總支和支部制度。每名鎮領導掛鉤聯系一個村黨總支,每名機關黨員掛鉤聯系一個黨支部,使鎮機關干部能快速落實黨委政府各項中心工作,及時了解基層黨組織工作動態,實現黨委工作重心下移。

二是狠抓黨務干部隊伍建設。首先抓支部書記素質提升。鎮黨校每年舉辦一期農村黨支部書記培訓班,對村支部書記進行黨務、黨風廉政等知識培訓,組織參觀鎮重點工程建設,到玉溪、通海等地學習現代農業種植技術。通過培訓,提高了村支部書記的整體素質,極大地激發和調動他們加快發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其次抓村黨組織整頓,選好配強黨支部書記。通過第三屆村“兩委”換屆工作,把群眾公認、公道正派、致富能力強的黨員選為黨總支和支部書記。再次抓基層黨組織活動場所建設。**年,鎮黨委緊緊抓住全縣村級黨組織活動場所建設機遇,爭取到5個村黨總支的活動場所建設項目,實現全鎮黨總支都有活動陣地。

三是狠抓機關作風建設。鎮黨委積極探索建立了三個行之有效的激勵機制:一是創先爭優機制,開展“有獎建議”、“責任、能力、形象”演講比賽等創先爭優活動。二是社會監督機制,公開鎮機關黨員干部崗位職責,實行掛牌上崗,黨員身份亮出來,設置“紀委書記信箱”,公開舉報電話,主動接受社會監督。三是典型引導機制,宣傳黨員先進楷模,開展優秀共產黨員評比表彰活動,用身邊的優秀黨員教育引導黨員,形成比、學、趕、超的良好環境。通過建立三個機制,機關黨員內在動力被激發出來,樹立了勤奮務實、公正廉潔的機關黨員形象。

三、抓隊伍建設,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一是制訂《草壩鎮農村黨員承諾書》,將黨員形象具體化。承諾要求黨員在積極參加護林防火、防汛抗旱、修路架橋等公益勞動,帶頭致富、帶頭實行計劃生育、帶頭反對邪教、維護民族團結、積極宣傳和執行黨的政策等方面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承諾書”把黨員的先進性具體化,使黨員在“三個文明”建設中起到了一個黨員一面旗的示范和帶頭作用。

二是開展“遞進培養”工程活動,將發展黨員工作科學化。鎮黨委緊緊圍繞“遞進培養”工程開展發展黨員工作,即把在群眾中威信高、家庭收入較高的“雙高”型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把黨員中既會帶頭致富,又能帶領群眾致富的“雙帶”型黨員培養成村干部;把村干部中政治素質強、發展經濟能力強的“雙強”型干部培養成村黨總支、支部書記。通過開展“遞進培養”工程,培養選拔出一批優秀的干部,1名村總支書記被推選為鎮黨委班子成員,一批致富黨員被群眾推選為黨總支書記,一大批致富能手被吸納到黨組織。

三是開展“三幫三扶”活動,將黨建工作人性化。草壩鎮黨委積極探索困難黨員幫扶工作機制,全面開展“三幫三扶”活動,通過黨組織幫、黨員干部幫、黨員種養殖大戶幫,在項目、技術、資金上扶持困難黨員,使他們盡快致富,在帶頭致富方面起到先導和表率作用。如,將滬滇公司無償支持的5000只小型節糧型蛋雞苗,提供給6個困難黨員戶飼養,為他們提供技術幫助。不僅使貧困黨員擺脫貧困,還帶動了本村一批群眾養雞致富。**年,鎮政府補助120萬元在一村建蓋300畝鋼混大棚,優先扶持該村困難黨員戶,發展現代農業。經過兩年的幫扶,20多名困難黨員已走上了致富路。鎮黨委還通過整合計生的“少生快富”、婦聯的小額信用貸款等項目和資金,優先扶持困難黨員,更好地發揮了“雙帶”作用。

抓骨干,強中堅,推動產業經濟發展

草壩鎮黨委緊緊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把加強農村基層黨建工作與發展經濟緊密結合起來,注重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在農村經濟建設中的中堅力量和排頭兵作用,帶領全鎮人民群眾致富奔小康。幾年來,通過鎮黨委政府的大力培植,冬早蔬菜已成為草壩一項重要的支柱產業,其中的大棚甜椒年產值上億元,種植面積達2.1萬畝,產品遠銷到全國20多個省市。

為拓寬甜椒銷售渠道,降低市場風險,前進村委會主任、黨員姜森耀率先在全縣成立第一個經濟中介組織——草壩果蔬協會,組織草壩農產品規模化進入市場,實行“公司+農戶”訂單農業,走優質、高效的現代農業之路。富民村黨支部書記荀應發帶領村委會班子成員考察成都、武漢、北京等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在成都設立辦事處,建立銷售網絡,將大棚甜椒直接發往成都批發市場,每天發貨量達200多噸。

在他們的帶動下,一批以黨員干部為主的經紀人成長起來,進一步推動了草壩冬早蔬菜產業的發展。黨員不僅在經濟發展上帶頭,在學科技用科技方面也身先士卒。富民村委會主任白紹杰主動拿出自家5畝地試種墨西哥辣、彩椒等十多個新品種,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后,毫不保留向村民傳授種植技術,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現在富民村已成為草壩首富村,人均年收入達6000元以上。

抓文明,促和諧,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鎮黨委把精神文明建設同草壩“文明幸福家園”建設緊密結合起來,為經濟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近年來,先后創建了1個“全國文明村”、1個“全國法制示范村”、1個“省級民族團結示范村”,多個州縣文明村(單位)。全鎮8000余戶農戶參加了“十星級文明戶”創建活動。草壩鎮先后榮獲云南省“擁軍優屬模范鎮”、“平安鄉鎮”、“衛生鄉鎮”、“文明小城鎮”等稱號,連續兩年在全縣“社會評議公務”活動中獲獎。建設了一批現代化學校,中小學教學質量得到提升。在全縣率先啟動村民衛生自治,衛生工作得到加強。建成了標準化鎮文化站,積極申報碧色寨為省級歷史文化名村。

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草壩鎮黨委抓黨建、促發展,全鎮經濟社會各項事業不斷取得新成就,人民群眾生活水平不斷得到提高。草壩鎮黨委將緊緊抓住機遇,圍繞縣委政府提出將草壩打造成為集設施農業、生態農業、觀光農業三位一體的現代化農業大鎮的發展思路,把發展作為工作的第一要務,帶領全鎮人民群眾,求真務實,開拓創新,扎實工作,向已描繪好的社會主義新草壩美麗藍圖的征程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