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幫村木業交流材料

時間:2022-10-05 09:55:00

導語:民企幫村木業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企幫村木業交流材料

**市**木業有限公司屬省級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市農業產業化經營重點龍頭企業、**市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始建于年,于改制為民營企業,位于灌云縣城東郊20公里,緊臨204國道,位置優越,交通便捷。多年來,公司在各級領導的關懷下,在國家各項支農政策的扶持下,企業規模不斷擴大,目前公司占地10萬平方米,擁有總資產5108萬元。現有職工315人,其中各類專業技術人員68人,中級以上職稱28人。公司目前屬灌云縣規模較大,也是唯一利用次小薪材和農作物秸稈為原料的中密度纖維板生產加工企業,公司主要產品為中密度纖維板、秸桿燃料棒,產品供不應求。公司始終把技術創新作為發展戰略之一,建立了專門的研發機構,配備了先進的研發試驗設備和一流的技術人才。同時積極與相關科研機構、大專院校合作,進行農作物秸稈人造板、防火板等各種具有獨特性能的新產品開發。公司始終遵循發展循環經濟、綠色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的經營方針,堅持以人為本、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經營理念。

一、加強與大專院校合作,提高企業科技創新水平

長期以來,公司一直將南京林業大學作為技術依托單位進行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共同合作研制開發新產品,加快推進企業產品的升級換代,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2005年公司與南京林業大學共同承擔了江蘇省科技廳下達省農業科技攻關項目----草木復合中高密度纖維板制造技術及產業化,通過公司與南京林業大學的共同努力,順利完成任務,并于**年5月通過省級科技成果鑒定,草木復合中高密度纖維板被**市科技局確定為市高新技術產品。該項目的實施可以使農作物秸稈得到充分利用,真正實現變廢為寶,不但節約了企業的生產成本,還大大增加了農民的收入,使當地農民從土地上不增加任何成本每畝又增收80元。公司通過與大專院校合作不但大大提高了企業科技創新水平,而且還可以解決農業廢棄物的綜合利用,為農民增收探索出了一條切實可行的有效途徑。

公司一直與當地農民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公司生產所需的原料都是從當地農戶手中購買,而且與農戶簽訂了原料保護價收購合同,每年與1萬多戶農民簽訂了1萬多畝原料保護價收購合同,使農民吃上定心丸,充分保護了農民的利益,以訂單農業的方式形成了“公司+基地+農戶”的農業產業化運作模式,當地農民在公司的帶動下年人均可增收200元。另外,公司每年還從利潤中拿出100多萬元反哺農民,發展當地農業生產。多年來公司在發展農業產業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對帶動農民致富促進農民增收起了非常大的推動作用,有力地推動了地方經濟的快速發展。

二、積極參與光彩事業,回報社會

公司作為市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始終將農民增收、企業增效作為公司發展方向,同時還積極參與光彩事業,回報社會。多年來,企業產值、效益逐年翻番,公司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注重回報社會。主要有以下幾方面:1、免費提供樹苗、化肥、農藥,免費技術指導。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每年都與1萬多農戶簽訂植樹合同,木材成熟砍伐后,成品材歸農戶所有,樹枝樹梢等次小薪材我們公司負責保護價收購(每噸保護價250元)。“一棵楊樹一年能長出50元”,這是林農自己算賬以后得出的結論,在我縣許多村出現了“一村萬樹”的可喜現象,許多鄉鎮將種植楊樹作為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的突破口。原料林基地的建設為我公司可持續發展、壯大企業規模、進行林業產業化經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節日期間到敬老院慰問五保老人,看望特困戶。每逢節日期間,公司領導都親自慰問五保老人,看望當地特困戶,除定期走訪慰問外,平時還給予一定的生活補助。3、積極實施“村企掛鉤”活動。在公司所在地沂北鄉選擇了兩個村重點扶持,達到以點帶面的效果。活動的主要內容包括:提供資金和技術幫助農民建廠。提供當地農民就業崗位150多個,人均月收入1000元以上;培育木材經濟人200多名,年收入均達2萬多元。

三、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提高員工素質

公司非常注重企業文化建設,投入大量資金建設企業文化設施。先后投入了數十萬元新建了籃球場、員工培訓中心、黨員活動室、職工之家。五一、國慶等重大節日公司都開展各種各樣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使公司員工在娛樂中增強主人翁意識,積極為公司的發展獻策,同時組織員工培訓不斷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公司每年出資2萬元邀請國內農業專家和林業專家對員工和當地農民進行技術培訓,使農民能夠掌握先進的農業科技技術,進一步提高當地農民的農業生產水平,使員工掌握先進的技術和管理。

四、加大投入,新上項目,擴大幅射區域。

公司成立初期,主要以公司所在地沂北鄉以及蘢苴鎮為主,帶動這兩個鄉鎮的農民植樹,幅射的區域較小。自**年以后,公司加大投入力度,投入1000多萬元通過技術改造使原來年產3萬米3的規模擴大到5萬米3的規模,今年又將新上一條年產8萬米3的稻草中密度纖維生產線,新項目的上馬使公司的幅射區域大大擴大,**年公司又與白蜆鄉、東王集鄉的農民簽訂了保護價收購合同,今年公司將與全縣大部分鄉鎮的農民簽訂保護價收購合同,帶動農戶將達到5萬多戶,年累計實現農民增收達到2000多萬元。

公司將在各級領導的繼續關心幫助下,充分發揮潛能,依托科技,加強村企合作,計劃到2010年實現產值5億元,利潤3000萬元,稅收2000萬元,帶動農戶達10萬戶,把公司建成蘇北乃至江蘇省最大的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加工的人造板生產企業,力爭為地方經濟和農民增收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