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政能力先進建設交流
時間:2022-11-25 02:30:00
導語:執政能力先進建設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的先進性建設是關系馬克思主義政黨生存發展的根本性問題。先進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特征,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于任何其他政黨的根本標志,也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因此,黨的先進性建設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一以貫之的根本任務,貫穿于馬克思主義政黨發展的全過程。
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黨的先進性建設是新世紀新階段我們黨的建設的一條新路子。兩者都是我們黨根據新的形勢和任務,從提高執政能力、鞏固執政地位、完成執政使命的戰略高度而提出的重大戰略任務。黨的先進性建設為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提供內在動力。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先進性,體現在三個方面,其一,必須由無產階級和其他革命群眾中的先進分子組成;其二,必須使黨的理論、路線、綱領和方針政策符合社會發展規律;其三,必須通過全體黨員高度的思想覺悟和奉獻精神來體現其先進性。從這三個方面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黨就能夠永遠保持在組織上的先進性,在無產階級運動理論、路線和方針政策上的先進性,并切實轉化為全體黨員在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的先進性,從而使黨永遠走在時代前列。黨的執政能力的提高是黨的先進性建設的根本。黨的先進性是具體的歷史的。黨的先進性建設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發展變化。在革命時期,黨的先進性建設是使黨成為領導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核心;而在黨上升為執政黨之后,黨的先進性建設開始從提高領導革命的能力向提高執政能力轉變。以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把馬克思主義建黨理論和我黨自身建設的實踐相結合,探索出一條著重從思想上建黨、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的成功之路。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鄧小平從改革開放的實際出發,開始思考“執政黨應該是一個什么樣的黨,執政黨的黨員應該怎樣才合格,黨怎樣才叫善于領導”一系列問題,并強調指出:要使黨站在改革和現代化建設前列,成為一個勇于改革、充滿活力的黨,紀律嚴明、公正廉潔的黨,選賢任能、卓有成效地為人民服務的黨。十三屆四中全會后,以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始終重視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指出:敏銳地把握時代的發展變化,正確判斷我們黨所處的歷史方位,始終站在時代前列,勇于承擔歷史使命,堅持推進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發展,切實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團結和帶領各族人民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推向前進,這是我們黨先進性的根本體現。十六大以來,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繼續推進黨的先進性建設,把它作為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和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一項重要任務。黨的先進性建設是要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使我們黨始終做到“三個代表”。黨的先進性建設成效如何,最終要通過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成果來體現、來檢驗。
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黨的先進性建設是內在統一的。黨的先進性建設是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前提和基礎,而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是黨的先進性建設的根本著力點和最終歸宿。兩者之間是內在統一的,統一于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之中,統一于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偉大實踐中,統一于黨領導經濟社會又快又好地發展水平中。
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過程中,黨的先進性和執政能力集中體現在中國共產黨領導我國社會發展的能力和水平。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到一個關鍵時期。這一時期,既要緊緊抓住機遇,應對各種挑戰,解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長期積累的突出矛盾和問題,突破發展的瓶頸制約和體制障礙,又要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的新局面,為后十年順利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這就對黨的先進性建設和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我們應該看到,從總體上說,黨的先進性建設和黨的執政能力建設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是基本相適應的,贏得了人民群眾的廣泛贊譽。但是,另一方面,也應該看到,隨著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黨員隊伍中還存在著與保持黨的先進性與加強黨的執政能力要求不相適應的問題,主要表現在: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還不完善;一些領導干部和領導班子理想信念不堅定、忽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紀律觀念淡漠、對國家發展大勢認識不清、精神萎靡等等。這些問題已經影響到黨的執政成效。因此,必須大力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和黨的執政能力建設,不斷提高黨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能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應對國際局勢和處理國際事務的能力,歸根到底就是提高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和水平,使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堅強領導核心,而不斷提高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的關鍵,就是要求全黨同志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要從多方面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和能力。為此,要在以下幾個方面作出努力。
一要提高貫徹科學發展觀的能力。科學發展觀是指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我們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長期堅持的重要指導思想。全黨同志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一定要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目標要求,建立健全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制度、體制和機制,把科學發展觀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環節,切實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把經濟社會發展轉入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軌道。全面,就是顧此及彼;協調,就是有機結合;可持續,就是著眼長遠。各級黨組織要全面分析和正確判斷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形勢,確定本地區、本部門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思路和工作重點,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始終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二要提高駕馭全局的能力。在經濟全球化和新技術革命迅猛發展的今天,國內大局與國際大局的聯系與互動越來越緊密,對領導干部提高駕馭全局的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迫切。要堅持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原則,按照“主要是把握方向,謀劃全局,提出戰略,制定政策,推動立法,營造良好環境”的要求,完善黨領導經濟工作的體制機制和方式,加強和改進黨對經濟社會重大事務的綜合協調。要做到善于把握全局,就要加強對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性、前瞻性、戰略性問題的研究,按客觀規律和科學規律辦事,提高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和領導經濟社會發展的本領。
三要提高統籌協調處理利益關系的能力。統籌協調不是簡單搞平衡,而是要通盤考慮主要因素與其他因素的關系。只有如此,才能使工作全面協調。無疑,把握統籌協調的度是比較難的。特別是在新的發展階段,各方面的利益關系愈益復雜化,統籌兼顧各方面利益的難度較大。這就要求黨的各級領導干部提高統籌協調處理利益關系的能力,深入分析研究改革發展中出現的利益關系和利益格局調整,把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
四要提高務實創新的能力。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改革創新,是時代精神的核心內容。只有在“求是”的基礎上創新,用創新的精神來“求是”,才能以求真促務實、以繼承促創新。黨的領導干部要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大興求真務實之風,緊緊圍繞落實黨和國家的各項工作,全面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真正使好思想、好政策、好措施落實到位、見諸成效。務實創新的能力是否提高,體現在各項工作中,體現在既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中央的路線方針政策,又結合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不斷開創各項工作的新局面。
- 上一篇:科學發展觀體系建設交流
- 下一篇:六化促三農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