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畜牧產業交流材料
時間:2022-05-11 09:10:00
導語:縣畜牧產業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縣不斷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把畜牧養殖業作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突破口,初步形成了“政策是發動機、技術作減震器、中介組織為推進劑”的畜牧業發展格局。截至20*年9月底,全縣黃牛、生豬、山羊、家禽存欄分別為15.5萬頭、56.7萬頭、68.6萬只和560.3萬只;出欄分別為5.3萬頭、63.6萬頭、58.8萬只和520.4萬只。新增規模養殖場300多個,存欄1000只以上的養雞場789戶,存欄50頭以上的養豬場1147戶。全縣畜牧業增加值4.4億元,增長24.7%;畜牧業總產值達到9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26.3%。
一、立足實際,理清思路
我縣受傳統農業格局和種糧比較效益低的影響,農村經濟和農民收入增長還比較緩慢。如何發揮自身優勢,加快農業結構調整,促進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一直是縣委、縣政府潛心研究的問題。通過深入調查研究,我們認為畜牧業投資少,風險小,見效快,收益高,適宜于千家萬戶。發展畜牧養殖業,既能轉化豐富的糧食資源,又能帶動飼料加工、交通運輸、畜產品購銷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因此,我們決定把大力發展畜牧養殖業作為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振興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來抓,加大工作力度,推進畜牧養殖業上臺階。
二、正確引導,示范帶動
為把發展思路變為廣大農民群眾發展畜牧業的自覺行動,我們一是抓好宣傳發動。為使廣大群眾充分認識發展畜牧養殖業的重要性,我們通過召開不同類型的會議和廣播、電視、標語等形式,深入宣傳農業結構調整的意義,宣傳發達國家的農業產業格局,把發展養殖業的有利條件和經濟效益等情況印成資料,發放到群眾手中。同時,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組織鄉村組干部和農民代表先后到山東諸城、江蘇東臺、河南中牟、唐河等地參觀考察,學習外地的先進經驗。從而更大地激發和調動了農民群眾發展養殖業的積極性,迅速在全縣形成了“一戶上、多戶跟、多戶帶全村”的發展局面。
二是抓好干部帶頭。農村有句老話: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的是干部。我們要求鄉村組干部必須當好群眾發家致富的帶頭人,凡是有條件的鄉村組干部都要帶頭搞好養殖業。據統計,全縣13000多名鄉村組干部中,已有6000余名辦起了各類養殖場。城郊鄉鄭小樓行政村村委會主任王兆明率先辦起養雞場后又與村民聯辦了現代化的自動給水養豬場。目前,該村13名村組干部全部搞起了養殖業。在干部的帶動下,這個村百頭以上的養殖戶達到100家,年出欄商品豬2萬多頭,創產值2000多萬元。張莊行政村馬侯莊村民組長馬建軍與人聯辦良種肉牛育肥場,20*年出欄肉牛1000多頭,創產值500多萬元。在他的帶動下,張莊行政村已建成良種肉牛育肥場20多個,還有一批正在規劃中。
三、更新觀念,強化服務
一是環境服務。縣政府成立了發展畜牧業領導組,使畜牧工作有人管,具體事情有人問。同時,對專業養殖大戶優先辦理土地使用證,實行獎勵機制。為切實保障廣大養殖戶的生產安全,加強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實行輪流站崗放哨,抓好群防群治工作,嚴厲打擊破壞畜牧業發展的犯罪活動,使廣大養殖戶有了切實的安全感。
二是資金服務。為解決發展畜牧業資金不足的“瓶頸”問題,縣政府積極出面與金融部門協調,幫助養殖戶貸款。同時組織農民群眾積極自籌資金,聯合辦場,增加投入。三年來,組織群眾自籌資金5億多元,為養殖戶爭取貸款近1億元。
三是技術服務。縣政府聘請河南農大教授為發展畜牧業的常年顧問,縣畜牧局抽調50名技術人員定期到鄉進行技術指導。20*年9月前,全縣共舉辦養殖培訓班4000多場次,編印技術資料20萬份,購買養殖技術光碟2000多張,把畜牧養殖技術送到每個養殖戶手中,培訓了一批養殖技術能手和農民自己的“土專家”。同時,縣畜牧局組織專門力量,為廣大養殖戶提供信息咨詢、飼料供應、良種普及、疫病防治服務,做到“技術跟得上,防疫到場舍,飼料送上門,銷售不出村”。縣政府還組織各鄉鎮成立了各類養殖協會,請專業養殖戶介紹經驗,互相交流,互相促進,共同提高,有效地解決了畜牧業發展中的技術問題。
四是銷售服務。為解決養殖戶的后顧之憂,打消群眾的“賣”難顧慮,各鄉都成立了畜牧養殖公司,幫助養殖戶搞好銷售,組織搞好批量調運。同時,建立健全中介服務組織,與工商部門一起對全縣400多個畜牧購銷經紀人建立了檔案,實行統一管理,規范其行為,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疏通了畜產品銷售渠道,為外來客商營造了優良的購銷環境。20*年9月底中介組織及經紀人共銷往北京、上海、香港、鄭州等大中城市的商品豬達46萬多頭,占全縣商品豬出欄總數的85%。
完善的產前、產中、產后服務,解除了廣大養殖戶的后顧之憂。目前,我縣“公司+基地+養殖戶”的畜牧產業已初具規模,全縣的養殖業已形成了統一供種、統一防疫、統一飼料供應、統一銷售、分戶養殖“四統一分”的格局,完成了由散養到圈養,再到規模養殖的“三部曲”,促進了全縣畜牧養殖業不斷發展壯大,成為增加農民收入的一個支柱產業。
- 上一篇:工商局監督交流材料(市)
- 下一篇:數學課變式教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