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業健康發展交流材料

時間:2022-01-25 10:37:00

導語:畜牧業健康發展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畜牧業健康發展交流材料

一、實施動監體制改革工程,打造新的動物衛生監管體制

縣動監局根據省市動監體制改革精神,請示縣政府同意,組建了*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縣動物衛生監督所、*縣動物檢疫站、*縣畜牧技術推廣站、*縣畜產品安全監察所及11個區域性動物衛生監督所。錄用了131名工作人員,全部列為縣財政全額撥款事業編制。全系統的311名在職職工全部辦理了人事保險,免除了他們的后顧之憂。為完善全縣的防控網絡建設,縣動監局組織聘用了310名村級防疫員,負責本村的畜禽防疫工作,并爭取到每人每年5000元工作補貼。特別是區域所建設成效顯著,在沒有上級資金注入的條件下,局黨委號召區域所廣大職工克服困難、籌措資金,共建區域所房屋1952平方米,總投資150萬元。與財政聯系爭取辦公資金7萬元,為區域所購置了辦公桌椅。由于區域所建設成績突出,*縣獲得了遼寧省區域所建設先進縣稱號,縣動監局多次在省市縣作典型發言。三年多來,區域所實現了網絡化辦公,步入了信息化高速公路,行政效率大幅提高。同時,縣動監局制定了各種規章制度,對區域所實行規范化管理,打造了一支戰斗力強的基層動監隊伍,行政執法水平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藍色的辦公場所,白色的執法監督車,統一深藍色的著裝,完全改變了以往人們對獸醫隊伍的認識,團結、和諧、文明、高效的動監人以自己嶄新的形象令人們刮目相看。中央、省市縣各級領導多次來*視察區域所,并給予高度贊揚和充分肯定,區域所各項工作有條不紊,省市多次在*召開現場會,推廣*各項工作的先進經驗,《中國牧業通訊》、省市各種媒體多次報道*縣動監局各項工作情況,*區域所建設在全省名列前茅。

二、實施畜牧小區建設工程,引領畜牧業步入科學發展軌道

為嚴防再次發生2005年禽流感那樣大的疫情,改變*傳統的養殖方式,引導全縣的養殖業步入科學健康發展軌道,縣政府高度重視,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資金不足是困擾著小區建設的突出問題,為此,縣動監局千方百計地幫助養殖戶協調貸款,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支持,三年來,共申報10個項目,爭取資金5646.2萬元,為*縣畜牧業發展和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一是爭取2007、2008年連續2年的生豬調出獎勵項目資金1576萬元。二是爭取2007年度小區建設項目獎勵資金224萬元。三是爭取省財政項目庫生豬和肉牛生產項目資金共40萬元。四是爭取國家發改委生豬養殖場改擴建項目資金,2007年180萬元,2008年160萬元,2009年260萬元。五是爭取2008年國家發改委生豬一級擴繁場建設項目資金100萬元。六是爭取2007、2008年能繁母豬補貼項目資金,其中2007年補貼總額為358萬元,2008年到位資金414萬元。七是爭取2008年度小區建設項目補貼資金1430萬元。八是爭取2008年蛋雞規模養殖場以獎代補項目補貼304.2萬元。九是爭取2008年畜產品加工企業建設項目資金500萬元。十是爭取2009年秸稈養畜項目資金100萬元。項目資金的注入,為*縣畜牧業發展注入了新的血液,推動了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提高了畜牧業在農村經濟中所占的比重。2008年全縣牧業產值37.1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65%,牧業人均收入4464元,占農業人均收入的60%以上,肉蛋奶總產量達45萬噸,豬、牛、羊、禽飼養量分別達到270萬頭、40萬頭、80萬只和3500萬只,目前,畜禽生產已經成為*縣農村經濟的主導產業之一,呈現出規范化生產、規模化發展的趨勢,發展勢頭強勁。實現了重大動物疫病零控制,畜產品安全生產、畜牧業生產穩步發展的三大指標,為*縣農村經濟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家禽生產已超過禽流感前最高水平。去年7月,農業部國家首席獸醫官賈幼陵同志來*縣調研動監工作時,充分肯定了*縣的動監工作,表揚了*縣的畜牧生產發展速度和標準化程度,他說:“按照正常的生產發展速度,禽流感后,*縣蛋雞生產恢復到原來的生產規模要用5-6年,但*縣只用不到2年的時間就恢復并超過了原來的生產規模,并且現在標準化養殖小區建設得這么好,管理得這么嚴格、規范,防、檢、監工作做得有序合理,讓人看了耳目一新。下一步要在標準化生產和品牌建設上做好文章,爭取在現有基礎上能有更大發展”。同時,*縣的畜牧小區建設穩步發展。全縣小區的建設總數已達231個。標準化程度不斷地提高、畜牧小區向專業化小區轉變,成為*縣科學化養殖的重要支撐,也成為新農村建設中的亮麗風景。在省、市的檢查中,*縣的畜牧小區建設工作多次得到各級領導高度贊揚。無公害畜產品生產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鮮雞蛋”、“遼西褐殼雞蛋”等品牌享譽國內外,產品除供應國內各大中城市外,還遠銷到韓國、日本及港澳地區等。

三、實施動物疫病防控工程,有效預防動物重大疫病發生

縣動監局堅持把動物疫病防控當作整體工作的重要工程來抓。多次召開疫病防控工作專題會議,專門研究動物重大疫病防控問題,制定出臺了《*縣家禽飼養防疫管理辦法》,對全縣的畜牧養殖業進行科學規范化的管理。為確保這一工程的順利實施,縣政府把動物的強制免疫工作納入鄉鎮政府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縣政府與各鄉鎮,縣動監局與各區域所,鄉鎮政府與村委會,區域所所長與所內工作人員,區域所工作人員與村級防疫員,層層簽定了責任狀,做到責任到位。工作中,縣動監局堅持“以監促檢,以檢促免,以免保養”的原則,實行統一時間,統一工作模式,強化依法免疫,對拒注戶實行強制免疫。免疫20天后,在全縣進行了統一免疫監測。在春防和秋季免疫過程中,縣動監局組織人員對全縣動物重大疫病強制免疫工作進行了多次督察,對結果進行了通報。每年召開了10幾次防疫調度會,其中兩次為鄉鎮調度會,及時解決防疫督查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縣的防疫工作實現了“五個到位”,即:領導責任落實到位、防疫督察實施到位、免疫效果監測到位、強化防疫監督到位和免疫知識宣傳到位。*縣連續3年實現了重大動物疫情“零”控制的工作目標。去年5月,農業部派遣的羅險峰、蘭桂如和尹亞嬌專家對*縣的春防工作進行檢查驗收時,給予高度評價,在全國名列第二名。*縣通過改革獸醫體制、更新觀念、創新機制,推行了“鄉鎮所+協檢員”的檢疫模式,今年7月1日,全國產地檢疫現場會在*舉行,并推廣了*縣的產地檢疫經驗。

四、實施行風建設工程,打造一流的動監人隊伍

行風建設事關一個行業形象,關系到事業的成敗。三年來,縣動監局始終堅持把實施行風建設工程當作推動動監工作的重要手段。面對動監系統行風的新形勢、新情況和新問題,縣動監局成立行風建設領導小組,設專職信息舉報員。常言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縣動監局建立健全了一整套行風建設的規章制度。先后制定了《行風建設工作實施方案》《首問責任制》《違章責任追究制》和《人員公示制》等多項規章制度,使人人置于制度約束之中,人人都在制度監督之下。動監局多次召開會議,專題研究行風建設問題;多次進行業務培訓,提高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工作中,要求嚴格規范執法程序,統一法律文書填寫,嚴格審核防疫條件,注意克服執法人員簡單、粗暴和野蠻執法行為,避免執法人員對管理對象吃、拿、卡、要、報的現象發生。對屠宰場、加工廠實行定期監督檢查,加大打擊經營病死動物行為力度,維護正常經營秩序。三年來,縣動監局頂著各種壓力先后處理了10多名違規違紀人員,他們中有警告的,有記過的,有待崗,還有辭退的。顯示出班子的堂堂正氣,也在大家的心中樹立起了良好形象。通過大力實施行風建設工程,隊伍的整體素質、執法水平和工作能力均有新的提高,工作也得到了社會的廣泛理解和認同,一個嶄新的動監人新的形象在人們的心中已經樹立起來。

五、實施“以人為本”工程,構建和諧動監文化

縣動監局一直堅持以人為本,牢固樹立“職工利益無小事”的宗旨,千方百計為職工特別是特困職工辦好事、做實事、解難事。三年來,共為職工辦了很多實事,促進了和諧動監大家庭建設。一是為原鄉鎮獸醫站退休人員辦理了養老金。2006年2月動監系統改革后,各項事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也帶來一些遺留問題,一是原鄉鎮獸醫站由于部分人員考入鄉鎮區域所,造成原鄉鎮獸醫站參保中斷,退休人員得不到工資;二是大部分原鄉鎮獸醫站沒參保退休職工沒有保險金;三是原縣獸醫站、縣藥械站、縣種畜場三家單位職工進行了一次性買斷,沒有參加保險。針對以上問題,縣動監局領導高度重視,多次組織召開黨委會研究此事,并與縣政府請示,與縣人事保險公司、縣勞動保險公司多次協調,終于解決了養老金問題。目前,鄉鎮獸醫站的100多名退休職工均得到了保險金,縣直買斷單位140余名職工都參加了勞動保險,實現了老有所養,有效地化解了各種不安定因素,動監系統進入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時期,全系統干部職工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各項事業蓬勃發展。二是為特困職工送去了慰問金。*縣動監系統是一個擁有500多名職工的大家庭,其中也有少數困難職工,為了建設和諧動監團隊,更好的為困難職工排憂解難,增強動監系統的凝聚力、向心力,縣動監局開展了扶貧送溫暖活動,幾年來,共發放扶貧幫困款6.1萬元,真正把職工困難幫助到家,許多職工眼中閃著激動的淚花說,“局黨委真是給咱們做了一件大好事啊!”“真是讓咱們心里暖乎乎的!”他們在感激之余紛紛表示,一定不辜負局黨委的關懷與期望,努力工作,用堅強的態度去面對生活中的風風雨雨。通過活動,密切了黨和職工群眾的血肉聯系,維護了職工隊伍穩定,增強了凝聚力,促進了動監系統的和諧發展。*縣動監局黨委已把此項工作納入長效機制,每年都要幫助有困難的職工,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