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電企業建立學習型組織交流材料

時間:2022-09-22 09:11:00

導語:供電企業建立學習型組織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供電企業建立學習型組織交流材料

電力需求迅猛增長,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電網擔負著安全可靠傳遞大功率負荷的重任。作為繼電保護專業承擔著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職責。自動化保護所負責忻州電網110kv及以上32座變電站二次保護及自動化設備的運行管理及日常維護,新投變電站的調試驗收、整定計算及電網繼電保護技術監督和農網技術服務。現有職工66人,其中大專以上49人,具有高級職稱3人,中級職稱22人,初級職稱25人。下設4個生產班組、6個職能股室和綜合服務部。近年來,由于“兩網”改造,繼電保護和綜合自動化新設備投入增多,技術含量增大,電網結構及運行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電網穩定要求和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而在目前,管理、設備、人員素質已制約著我發展,安全管理出現了瓶頸。如果不學習、不研究、不掌握這些新知識、新技術和新的管理方法,就不可能管好設備、管好電網,不可能實現分公司提出建設“一強三優”現代企業的戰略目標。所以,必須提倡知識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持續創造,創建學習型組織,應用先進管理方法作為我生產管理的突破口,只有這樣才能跟上時代和電網發展的步伐。

一、導入理念,轉變觀念,制定規劃

營造良好氛圍,注重理論宣傳和借鑒實踐經驗,在省公司創建學習型組織的倡導下,分公司創建學習型班組的具體要求下,我們進行了初步的嘗試,但由于認識上的差距和對“學習”的狹隘理解,創建工作一度停滯不前。初,我們走出去參觀學習長治、陽泉分公司學習型班組的成功經驗,深刻體會到創建學習型組織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為創建活動做好理論導入,我們為職工購買了學習型組織理論書籍—《第五項修煉》、《學習型組織的創建》、《愿景創造》組織學習,以講故事、做游戲、舉辦文化沙龍、qc活動、論文評比、開展深度匯談等多種形式,為創建營造氛圍。期間,省公司、分公司領導多次來我所進行檢查指導,領導的關心和支持更加增強了我們創建學習型工區的決心和信心。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探索,我們感到職工思想觀念上的滯后,阻礙了學習力的提升,轉變觀念成為關鍵。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樹立四種新觀念:

1、樹立在工作中學習,學習中工作的觀念。

2、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成長中學習,學習中成長。

3、從“工具性”的工作觀轉變為“創造性”的工作觀。

4、改善心智模式,不歸罪于外,不自我設限。

為使職工能很好地改變觀念,改善心智模式,我們開展了“班組長換位思考”,召開“我如何對待自己,如何對待工作”的對話,使大家敞開心扉,傾聽意見,學會反思,學會超越,逐步樹立新觀念。

召開創建學習型工區再動員大會

按照分公司“創爭”活動的總體思路,結合我所實際,在初步嘗試的基礎上,7月1日召開了創建學習型工區再動員大會。會上系統地提出了我所創建學習型工區“1553”方案,即確立一個目標:培育優秀企業文化,建設一流保護隊伍;實現生產管理規范化、作業程序標準化、專業管理現代化;爭做專業標桿,再展保護風采。營造五種氛圍:一是營造提高學習力的氛圍;二是營造快樂的工作氛圍;三是營造創新的氛圍;四是營造反思氛圍;五是營造知識共享氛圍。做到五個結合:一是與分公司發展戰略相結合;二是與企業文化建設相結合;三是與隊伍建設相結合;四是與思想政治工作相結合;五是與搞好安全生產相結合。達到三個創新:知識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會后,我們制定了具體實施計劃,編寫印發學習資料,組織大家學習,深入系統地領會創建方案的實質內涵。

二、結合實際,扎實有效,穩步推進

建立共同愿景

為了推動組織的發展,提高學習的動力,我們在全所開展了以建立個人愿景、班組團隊愿景和組織共同愿景三層次為內容的大征集、大討論。職工結合自身成長和價值觀凝練出個人愿景,各班組結合工作崗位和目標凝練出班組愿景,領導班子成員將大家的愿景實質加以提煉、匯聚,并分析安全生產現狀和企業發展,提出近期愿景構想“樹標桿,展風采”。我們利用網頁、宣傳欄、下發調查表等手段進行宣傳。7月16日組織了“愿景在我心中”為主題的演講比賽,經過全所上下的反復討論,凝練出我所的共同愿景。

長期愿景:培育優秀企業文化,建設一流保護隊伍。

近期愿景:爭做專業標桿再展保護風采。

近期愿景的內涵設計為:以長治分公司保護所為標桿,達到標桿水平;發揚傳統,求細求精,勇于創新;實現企業與員工的共同發展。

我所11個班組股室都建立了團隊愿景,如保護一班的團隊愿景為:安全生產、精益求精、造卓越團隊;保護二班的團隊愿景為:團結創新、確保安全、努力學習、爭創一流;自動化班的團隊愿景為:快樂工作、和諧相處、創一流成績;生技股的團隊愿景為:創新管理、追求卓越、推進生產規范化。全所66名干部職工,建立了個人愿景,如二班班長的個人愿景為:立足本職,一專多能,和大家一起創建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學習型班組;生技股長的個人愿景為:不斷學習,努力進取,使自己成為一名一專多能的專業技術人員。

個人、團隊、組織愿景的建立,凝聚了人心,體現了員工和企業共同發展的目標和價值,為我們創建學習型工區孕育了無限的動力。

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創建過程中,我們緊緊圍繞工作實際,在提升大家的學習力、工作能力和創新力上下功夫,力求實效。

(一)開展工作討論會。生技、方式股和生產班組建立工作討論會制度,把工作的過程看作是學習的過程,以做學問的嚴謹態度開展工作,生產班組把現場作業中遇到的難題反饋回來,集中討論解決,并通過“日碰頭、周分析、月總結”的方式來開展培訓學習,詳細分析工作環節,優化程序,提高了班組和管理人員處理問題的綜合能力。在大型工程和新原理、新技術保護裝置調試驗收時,班組互派人員參加,以便于工作交流,知識共享。

(二)開展事前預想會。在春檢、迎峰度夏、技改、重措、大修工程中,生技、安教股會同生產班組編制應急預案和反事故方案及危險因素預想控制措施,并落實到設備、落實到人;內勤班編制工程開工三措和施工方案,并由生技股、安教股組織會審,分析方案措施是否細化到位,是否按《二十五項反措要求》和《作業指導書》的條款執行。積極開展反事故演習,提高人員應急處理事故的能力和反應速度。——連續兩年,配合調度所成功地進行了“忻——朔”電網反事故演習。

(三)開展事后分析會。保護一、二班每周進行一次保護動作分析會和典型缺陷處理分析會,從中找出保護二次系統存在的隱患,通過分析提高了大家準確判斷故障和處理缺陷的能力。在分析學習的基礎上,生技股編制了《保護月報》專刊,對每月的生產情況進行通報,對典型保護動作進行系統分析,從而指導下一步的工作。

(四)開展尋找問題會。保護一、二班、自動化班和生技、方式股每周召開一次尋找問題會,解決管理、生產中存在的漏洞和問題。安教股每月召開安全活動分析會,對上月的工作從安全的角度進行反思學習,并編制了《安全活動分析》專刊和《反事故斗爭匯編》資料,供大家進一步學習。

通過信息、經驗、教訓的交流學習與共享,團隊學習力大大增強,真正獲得了“1+1>2”的效果。省公司保護專業技術比武中,保護所獲得團體第一名,范衛、米曉東同志獲得個人第二、三名的好成績;,呂晨旭同志參加全國專業技能大賽獲得全省第一的好成績。

在強調團隊學習的同時,還注重職工個人的學習和成長,培養大家像對待工作一樣對待學習的態度,養成大家以搞管理的思路來做學問的習慣。

(一)開展形式多樣的專業技術培訓。以內培為主,內外結合,每周舉辦一期專題技術培訓和采取保護和自動化專業互補講學;邀請專家和設備廠家技術人員來所講學;每年外派人員參加專業知識、公文信息、企業管理等培訓40多人次。鼓勵大家自學成才,對通過自學考試,獲得大專以上畢業證書的,所里給報銷適當的培訓費。最近幾年,有26名同志參加后續學歷教育,取得太原理工大學、華北電院的畢業證書。每半年進行一次學習成果的檢驗,對班股人員在技術、技能方面進行考試,考試成績突出者擔任班組負責人,甚至選拔為班長或技術員,考試成績進步大的晉升為專責工,并給予加崗加薪。

(二)成立專業攻關小組。我們成立由專家和技術骨干組成的攻關小組,解決生產中遇到的技術難題和復雜的系統故障分析。初,我們發現lfp-941a保護插件軟件程序走死現象,立即會同廠家進行分析研究,對lfp-941a保護舊版本進行了升級。一度時期,忻-朔電網運行穩定儲備低,特別是110kv原平-棗林-神頭輸送斷面上,設備老舊,運行方式不靈活,輸送負荷壓力大,一旦線路故障,就會造成局部電網的破壞,造成多臺變壓器掉閘。方式股郝彥東同志結合電網實際,活用《規程》,對所在110kv變電站中性點接線方式間隙保護定值進行調整,保證了電網設備的可靠運行。

(三)成立qc活動小組。我所現有4個qc活動小組,每年舉辦保護所qc會,邀請專家進行qc知識講座。近年來,結合生產確立新課題45項,自動化班的qc課題《集控站通道誤碼消除》獲得二等獎。

(四)成立興趣小組。我們成立了網頁制作、寫作、體育活動、學習互動等興趣小組。大家在學習中共同提高,共同成長,呈現出了一批快樂的學習團隊。,全所職工共撰寫論文65篇,開展論文評比,評出12篇優秀論文,并有5篇分別獲得分公司科技論文一、二等獎;舉辦網頁制作大賽,棋類比賽,文化沙龍等。通過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不斷提高了員工的學習力和工作能力,挖掘出了每個員工的潛力和創造力,同時也為企業培養了一批優秀的員工隊伍。孫俊華同志被評為省公司繼電保護專家,保護一、二班、自動化班、生技股分別獲得市級和分公司的“青年文明號”。

以“系統思考”為核心,細化安全管理目標支持體系

為了再度掀起創建高潮,6月15日我所召開了創建學習型工區推進會,會上我們充分認識了當前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和緊迫感,確立了以“系統思考”為核心,深入細化安全管理目標支持體系。

我們的安全理念是:1%的錯誤就會導致100%的失敗──細節決定成敗。

安全質量方針是:以人為本、管理科學、求新求精、持續改進。

安全管理目標是:保人身、保設備、保電網,保護正確動作率為100%,保護微機化率為99%。

系統思考是五項修煉的核心,電網安全是建設“一強三優”現代公司的重要基礎,為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有一個目標支持體系來支撐。當前我們運用“系統思考”,細化安全管理目標支持體系,樹立全過程、全方位、全員的大安全觀是開展創建學習型工區與搞好安全生產的有效結合點。

(一)提高整體思考能力,加強系統執行力。從整體思考的角度出發,推行“大計劃、大安全、大成本、嚴格管理”的“三大一嚴”的工作思路。大計劃──就是把所有工作納入計劃預想控制之中,變盲目被動為計劃主動,獲得成功;大安全──樹立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大安全觀,實現環節與整體的統一;大成本──提倡人人講效益、人人講節約,形成節約型企業、節約型團隊、節約型個人;按照嚴格的標準程序制度來管理,防止漏洞,防止失誤,糾正偏差。提高系統執行力,始終把“安全第一”的思想放在首位,認真貫徹國網公司《關于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和省公司《關于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實施細則》,制定本單位《安全生產責任制考核細則》,簽訂各級人員安全責任狀和“三不傷害”保證書,對安全生產實行全面考核,使安全意識層層強化,而不是層層衰減。

(二)提高動態思考能力,由目標管理向過程控制轉變。我們的管理工作是保證人身安全、設備安全和電網安全的全過程,每一個環節都必須做細、做到位,按照標準實用化的作業指導書,實現程序化的作業。完善過程中的危險因素控制和《繼電保護二十五項反措要求》。通過過程控制,實現閉環管理,最后達到持續改進。安全教育警鐘長鳴,我們建立了安全文化長廊,安全教育反思室,在每天的碰頭會上由安教股報當天的安全天數,方式股報當天的系統運行方式。使“安全”成果和系統運行狀況牢記在每個人心中。我們還組織進行了“新安規知識競賽”,保護二班開展了“我的身邊無違章”活動,安教股開展了以“遵章守法,落實《決定》,關愛生命,造福家庭”為主題的安全教育系列活動,營造了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安全文化環境,一種不約而同的安全理念,逐步影響和規范著員工的行為。

(三)提高本質思考能力,增強設備和人員的素質。人才隊伍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后勁儲備,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我所歷來注重隊伍建設,注重職工素質的提高。近年來,我們創新機制,優化組織結構。初,成立了保護一、二班、自動化班和安教股,有12名年輕骨干選拔到班股長崗位上,更大程度和更深層次上調動了職工特別是年輕骨干的積極性。為職工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激發大家的潛能,從專業管理到作業班組,制定學習培訓計劃和實施考核制度,鼓勵職工通過學習,提高能力、提高素質。班組內人人爭當技術骨干,管理層人人爭當管理能手。從電網設備入手,加大設備改造力度,通過大修、技改、重措等時機和手段,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提高設備健康運行水平,實現二次保護及自動化設備的低缺陷率、高投入率和正確動作率,以保護的正確動作來保證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

三、以人為本,培育優秀企業文化

無一不滲透著文化的底蘊。可以看出,企業文化是企業員工共同價值觀的體現。職工利益、民族文化、品牌文化、上下溝通、制度建設、技術和管理創新、學習型班組建設、安全和環境文化等。優秀的企業文化不僅是企業外部形象好,更重要的團隊精神好,凝聚力強。近年來,把“以人為本”現代管理方法與企業文化建設結合起來,形成尊重人、關心人、服務人的氛圍,充分發揮每個人的智慧和才能,發揚民主氣氛,倡導團隊精神,鼓勵職工愛崗敬業,不斷增強外部形象和內在凝聚力,展示保護風采。

理念:求新求精持續改進

精神:勤于學習善于思考勇于創新

價值觀:企業發展是個人成長的搖籃,個人進步是企業發展的支撐。

(一)營造“自主管理”的文化氛圍。成立了由班、股長以上干部和職工代表組成的管委會,初期的企業文化建設重點放在管理民主化。建立了重大問題集體討論制度。重大決策由管委會集體研究決定,采取先議后決,先公示后公布的方式,更大程度上采納眾多人的意見和智慧,使決策趨于成功有效。開展職工合理化建議征集活動,僅全所征集合理化建議65條,采納24條,其中18條獲獎。民主管理的基礎上,運用學習型組織理論,倡導員工自主管理,班組開展了今天我工作負責人”對話和現場實踐,班組成員由過去被動“工具性”工作變為現在主動“創造性”工作,各崗位的工作達到領導在與不在一個樣,有檢查和沒檢查時一個樣,把自主完成任務、自動協調崗位間的工作、自動檢點維護設備等班組工作當成是自己應做的事,不需領導或班股長的督促。

(二)營造“快樂和諧”的工作和人際氛圍。一個人有了成就感,工作起來就有激情,心情快樂。我們在職工中倡導“工作為了明天,學習成就未來”的思想,使每個人在自己的崗位上高質量地完成各自的工作任務,取得進步,內心產生極大的成就感。努力營造和諧的人際關系氛圍,領導與員工、員工與員工、團隊與團隊,形成相互尊重,相互協作,彼此交流的學習伙伴。我們體會到企業文化最終落腳點就是對員工的關心和愛護上,在全所推行了“親情文化”。職工過生日時,會收到所里贈送的鮮花、生日蛋糕和全體職工的祝福語。關心和慰問離退休職工,幫助他們解決切身困難,,我們有3名職工家屬重病在北京和省城住院治療,所領導從百忙中抽出時間到醫院看望,并帶去全所職工對他們的關心和慰問;每年選派2名職工去外地療養,分批組織職工外出考察學習,開拓視野;還經常組織歌詠、健身、釣魚比賽,分公司舉辦迎國慶歌詠比賽中保護所獲得了團體比賽“第一名”,又一次展示了我們團隊的風采。經過一系列人性化的管理,改善了領導、職工的思維方式,改變了領導和員工、員工與員工的人際關系,使企業真正成為全體職工充滿親情的大家庭,讓職工以快樂的心情,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工作。

(三)營造“持續創新”的文化氛圍。創建學習型組織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員工和組織的學習力與競爭力,保持企業持續快速發展的態勢。個人和團隊只有在充滿競爭和挑戰的環境中,才能激發自身活力,克服原有的惰性。為此,我們創新了激勵機制:1、建立了人才激勵考核機制,每年對班股長進行民主評議和績效考核,實行“末位調整制”;對工作負責人實行考評上崗,結果作為年度評選先進的依據。2、鼓勵專業帶頭人,樹內部標桿。每年動態評選3-4名技術能手,給予物質和精神上的獎勵,激勵其本人和他人,不斷學習、不斷取得成績。3、設立科技創新獎,每年進行一次技術創新成果評審會,對在管理和技術方面有創新和發明成果的同志給予肯定。,有6個項目獲所里技術創新獎;3個項目獲分公司科技項目一、二等獎,其中自動化班的《城南站disa-1監控裝置改造》獲分公司科技項目一等獎。

開展管理和技術創新,我們的創新理念是:每天都是新的開始,做好每一天,做好每一件事。

把知識轉化為能力,學習的目的于創造。能力轉化為成果,提升團隊創新力保護二班在神山站1#主變測向量時發現變壓器保護差動回路差流偏大,及時進行了分析,判斷出是因變壓器一次分接頭位置不對應引起,經過調整,消除了故障隱患;生技股孫俊華同志針對110kv及以上電壓二次回路設計上的不合理,分析出微機保護電壓引起保護誤動的原因,提出了新的試驗方法;方式股郝彥東同志針對神棗電網的運行方式,分析提出棗林110kv站rcs-9652母線自投保護存在運行弊端,采取了措施,避免了事故。

不斷細化目標管理支持體系。制定了定值管理、缺陷管理、工程管理、軟件管理4個閉環管理流程及信息流轉、定值管理、缺陷管理、工程管理、軟件管理、日常維護回執6個管理制度;編制了25項標準實用的作業指導書》出臺了格式化試驗報告,生產管理中運用系統思考。完善了保護mi系統、故障信息遠傳系統、cad圖紙遠程調用及整定程序實用化,使管理水平逐步向規范化、標準化、現代化的方向邁進。

(四)營造“反思”的文化氛圍。隨著心智模式的改變,學會反思,學會使用鏡子,開展“決策反思、工作反思、失誤反思”。今年,結合“6.4”事故開展系列反事故活動,各部門自查工作,從細處入手,檢查臺帳、工作記錄、檢查任務回執,分析薄弱環節和存在隱患的設備,找出運行中設備隱患16條,及時進行了整改。從反思中找問題,從失誤中反思找對策,解決管理的不暢通和現場工作責任心不強的問題。經過反思,真正使職工意識到事前安全防范,比事后的處罰更重要。永安220kv變電站擴建工程中,保護二班編制詳實的現場調試方案、應急預案,注重反思,保證了調試驗收工作按進度順利完成。新投繁峙220kv變電站驗收時,保護一班嚴格標準程序化,執行反措要求,把好二次設備的調試驗收關,實現了基建向運行的“0”缺陷移交。以此為例,我們在生產管理中積極進行反思,使安全生產處于可控、在控、能控的狀態,進而養成了大家的“大安全觀”和“系統思考”的習慣。

通過幾年來的創建活動,我們體驗到了創建的好處,并取得了一些成績。,保護所獲省公司科技信息化先進集體、保護專業先進單位和分公司創一流先進單位。

創建學習型組織,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我們要在省公司、分公司的正確領導下,在我所“培育優秀企業文化,建設一流保護隊伍”共同愿景的指引下,把創建“學習型工區”穩步推進,做到實踐一步,總結一步,創新一步,創建出具有我所特色的學習型工區之路,為分公司建設“一強三優”現代公司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文化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