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局大春生產交流材料
時間:2022-01-18 04:25:00
導語:農業局大春生產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狠抓落實。當前正值春耕生產關鍵時期,強化組織領導。要增強抓好春耕生產的緊迫感和責任感,轉變工作作風,改進方法,集合力量,切實加強對春耕生產的指導,及時做好規劃,制定實施方案,狠抓措施落實。要建立糧食生產責任制、領導分片包干責任制和專家入戶指導制,開展目標管理,落實責任到人,加強目標考核,防止忽視糧食生產現象的出現,實實在地幫助農民解決生產中存在問題。
為切實抓好今年的大春生產,當前正值全區春耕生產即將全面展開的重要時節。確保大春糧油豐收,特通知如下
一、充分認識糧油生產的重要意義。
而糧食生產是農業基礎的基礎,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充分認識糧食生產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性,準確把握當前農業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特點,科學把握大田作物生產面臨的新情況和新問題。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關鍵是要從實際出發,春耕生產事關全年糧食生產目標任務的完成,事關農民的持續增收,事關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一定要站在講政治、講大局的高度來抓好當前的春耕生產和全年的糧食生產。要突出重點任務,認真落實春耕生產和農業抗災減災的各項措施,切實做到領導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各鎮(鄉)街道要采取有力措施,盡早開展春耕備耕,盡快恢復農業生產,堅決打好農業抗災減災和春耕生產這場硬仗,實行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領導包片,駐村干部包村,技術干部蹲點的工作考核制度,確保服務春耕工作不“走過場”狠抓播種面積、播種進度,提高播種質量,實現滿栽滿插,最大限度地減少耕地撂荒,力爭大春作物和全年農業豐收。
二、糧油生產思路和目標任務
生態建設任務重,區人多地少。年我區糧油生產的思路是以發展現代農業為指導,堅持不斷提高糧食生產能力建設,以市場為導向,保證種植面積,確保糧食總產,提高單產,提高品質,提高效益。
全區糧食生產的目標任務是播種面積穩定在180萬畝左右,年。總產量穩定在53萬噸左右,確保口糧安全;擴大油料面積,適當提高自給水平;把我區的特色產業柑橘、蔬菜作為農民增收的增長點,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大春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19萬畝,其中:水稻52萬畝,玉米29萬畝,紅苕27萬畝,其他糧食作物11萬畝。各鎮(鄉)街道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任務分解表,近期將下發。
三、具體工作措施
杜絕耕地撂荒1.穩定播種面積。
做到耕地不撂荒,各地要采取分類指導措施。實現滿栽滿插,恢復擴大部分種植面積。一是區田塊零碎,田埂面積很大,發展田埂玉米、大豆的增產潛力很大。沿江河谷地帶適宜蓄留再生稻,只要措施到位,也能獲得較好收成。二是積極協調,解決春耕期間勞動力緊缺問題。春節后,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大量外出務工,有的地方農村外出務工人員達到勞動力總數的50%70%為落實大春糧食生產計劃面積,確保耕地不撂荒,各鎮鄉(街道)應加強培育種植大戶和組織干部進村入戶助春耕,發動鎮(鄉)村、組干部、鄉鄰等,開展幫貧幫困促春耕活動,確保大春播栽面積。三是從優化耕作制度著手,推廣旱地間套種,開發利用稻田秋冬季資源,推廣合理輪作,特別是水稻收獲后大力發展稻草覆蓋洋芋和秋冬蔬菜的潛力很大。四是政策宣傳,國土法》和《農村土地承包管理法》規定,土地不準撂荒,凡撂荒土地一年以上的村、社可指定他人進行代耕,凡撂荒耕地2年以上的村社集體經濟組織可依法收回,另行發包。通過穩定播種面積,穩定糧食產量。
增強抗災能力。2推廣主推技術。
提出了川江優527輻優802Q優6號、川豐6號、宜香2292T優300宜香725等7個水稻品種和蠡玉6號、潞玉13東單60科恩939奧玉3202資玉1號等6個玉米品種為我區主要推薦品種。加大主導品種的宣傳推廣,1推廣普及高產優質抗逆性強的品種。擴大主導品種面積。改單純選擇大穗型高產品種為當地針對性、適應性強的高產優質抗病耐密品種。根據2007年水稻、玉米品種的展示結果和多點示范效果。積極引導農民因地制宜選購良種。改換傳統品種為脫毒高產高淀粉良種,推進我區紅苕品種的更新換代。要求糧油新品種推廣面積達到75%以上,其中:玉米、水稻新品種推廣達100%紅苕、小麥、油菜達50%同時要繼續開展主導品種的展示和各類新品種的引進試驗。2推廣普及主推技術。一是推廣水稻無盤拋秧新技術,推廣水稻“一增六改”配套技術,做好水稻集成技術示范、推廣。繼續做好機插秧示范和推廣,通過機插秧、增加用種量,把增窩增苗增穗作為一項重要增產技術措施來抓。各鄉鎮特別是中高山區域要在一些習慣稀植的區域,做好示范,加強宣傳和推廣,適當增加用種量和肥料用量,增加每畝有效穗數,提高中低產區單產水平,要求示范區域水稻平均每畝種植1萬—1.5萬窩。二是大力推進測土配方施肥。今年在全區35個鎮鄉街辦實施測土配方施肥80萬畝,施用配方肥30萬畝。開展“測、配、產、供、施”一條龍服務,全面推進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入戶,促進農業高產、高效、安全、促進農業生態良性循環,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三是大力推廣免耕栽培技術。各鄉鎮要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點面結合、大力推進”原則,結合本地實際,選用適宜的主推模式,加大示范力度,擴大示范推廣,同時要積極探索免耕高效種植模式和技術。四是切實抓好農作物病蟲防治,減少災害損失。要以農作物病蟲監測、電視預報、推廣新農藥、新藥械和培訓指導為重點,提高病蟲防治普及率。積極推廣毒餌站滅鼠新技術,搞好大春作物農田除草。做好PB-16型手動噴霧器等新藥械示范推廣工作。全區病蟲防治面積達到應防面積的95%病蟲損失控制在5%以下。
培育種植大戶。3.加大科技入戶力度。
科技是基礎。加大科技入戶力度,糧食要增產。實施“十百”技術對接服務(即10個專家對接10個種植大戶,100個技術人員對接500個科技示范戶和種植大戶)區里將重點抓好新田萬畝小麥創高產示范片和、兩個千畝水稻示范片,每個鄉鎮要抓12個100畝的糧油高產示范基地,3050個科技示范戶和種糧大戶。局所有科站將實行劃片包干,每個鄉鎮落實一名農藝師進行技術指導。各鎮鄉要以培育種糧大戶、科技示范戶為重點,鄉鎮農業服務中心農技人員要進村入戶、分戶、分片、分面積,定人定崗,定職責,定獎懲。每個農技人員要聯系5戶以上專業大戶,做到農業技術人員直接到戶,科技成果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位。各鎮鄉、街道要積極組織農機服務隊,農技服務隊,代耕服務隊等專業化服務組織,提高農業生產的專業化服務水平。
調動種糧興趣。4.加大直補政策宣傳。
實現工業反哺農業,增加投入。提高種糧積極性。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和市春播春耕現場會出臺的政策含金量進一步提高,支農惠農力度進一步加大,覆蓋范圍和領域進一步拓展。增加糧油生產投入,促進糧油生產持續發展的迫切需要,國家和地方政府惠農政策的具體體現。農業部門和鄉鎮政府要根據市區財政要求,切實抓好補貼政策宣傳貫徹,特別是加大對種植大戶的獎勵政策,加大對生產、技術的指導力度。大春在土作物20畝以上的為種糧大戶,市里面為了扶持種糧大戶,制定了特殊政策,從種糧直補資金中安排了15%對種糧大戶進行傾斜補貼,用于購置農資農機具等,區里也將對種糧大戶(單季10畝以上)和解決土地撂荒的代耕戶給予重點扶持和獎勵。同時,積極配合做好農資綜合補貼、農機購置補貼等政策落實。
四、確保糧油生產取得實效.突出工作重點。
特別是抓好高山馬鈴薯的調運和補種。1.災后生產恢復工作。做好農業生產設施的災后恢復工作;抓好災后作物的管理。
一手抓小春。目前已進入小春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和田間管理的關鍵時期,2.抓好小春田間管理。一手抓春耕。各鄉鎮要高度重視,及早部署,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生產第一線,認真做好查苗情、查墑情、查病蟲等工作,有針對性地制定小春田間管理方案。要加強病蟲監測,完善病蟲害監測體系、預報體系,加大小春病蟲害防治技術的宣傳力度,采取多種形式將綜合防治技術送到農民手中。要大力推廣高效低毒藥劑,抓重點,抓關鍵時期,采取統一防治、區域防治、綜合防治等措施及時開展防治工作,將病蟲害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確保生產安全。積極開展“一打三放心”專項整治活動,3.加強農資管理。讓農民用上“放心種”放心肥”放心藥”堅持常年監管與集中整治相結合,確保農民使用放心農資產品。春耕春播是種子、農藥、化肥等農用物資的銷售旺季,農業執法部門要進一步強化對農資市場的監管,嚴厲打擊銷售假冒偽劣種子、化肥、農藥的行為,嚴防假冒偽劣農資流入市場,影響糧油生產。開展種子、化肥、農藥質量抽檢。按照農業部要求,加強高毒農藥禁銷工作。
- 上一篇:新農合醫療重點工作通知
- 下一篇:農產品監管工作交流材料
精品范文
10農業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