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稅局提升征管效能交流材料
時間:2022-04-09 05:13:00
導語:地稅局提升征管效能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幾年來,縣地稅局經過精征、細管、嚴查等一系列工作的有效開展,戶籍管理、稅源管理、納稅人動態跟蹤管理、納稅人檔案資料的規范化管理等方面與過去相比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征管工作有了很大起色,征管效率大大提高。
一、行業稅源管理進一步精細。該局制訂了重點行業稅收征管辦法,加強與公安、安監、國稅、土管、建設、房管等社會綜合部門的聯系與協作,在行政服務大廳成立了三個一體化中心,即建安、房地產一體化中心、煙花鞭炮一體化中心和資源稅管理一體化中心,實行了一條龍管理,采取“急診”式辦稅服務方式,嚴格“以證控稅”,征收效果非常明顯。09年建安房地產稅收增長30%,達7000多萬,花炮產業稅收增幅達35%,突破5000萬大關,資源稅企業稅收增長率達52%。
二、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通過加強對納稅人的戶管信息資料的收集和審核,特別是通過對納稅申報表和財務會計報表的審核和比對分析,提升了稅源監控水平,同時利用工作督查,促進稅收管理員及時改進執法過程中存在的程序不到位,文書使用不規范、不統一,填寫數據出現邏輯錯誤等問題,進一步推進稅收管理員規范執法,通過督查分析和跟蹤問效,為制定崗位考評提供有力依據,促進了內部工作考評。
三、基層分局管理進一步加強。稅源的監控、行業的管理、資料的歸檔等等,都是縣局季度征管質量督查通報的內容,一些好的作法通過通報表揚后,會形成一個參照物,引導大家向其看齊,在此推動下,分局間加強了橫向聯系,出現了分局長帶領分局干部到某方面有特色做得精細的分局去觀摩,主動切磋,然后應用到今后的工作中去,有力地提高了綜合征管水平。
四、資料管理進一步規范。把“征管資料齊全率”列入崗位日常考核后,此舉在基層分局引起了較大震動,有力于鼓勵先進,鞭策后進,促進了基層征管資料的及時整理歸檔和征管質量的提高,通過近幾年來的運行,我們發現一個最大的變化,就是隨時進行資料檢查,管理員都能夠提供出較完整的資料,看不到以前晚上加班加點迎接檢查的現象,征管資料逐年及時裝訂成冊,存至檔案室便于查尋。
縣地稅局為了促進稅收管理員工作內容、責任、目標三統一,做到公平、公正、公開,各個基層分局都經得起檢查,向內挖掘征管潛能,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全面提升征管效能。
(一)抓稅源管理,固征管根基。
一是基礎管理突出“牢實”。按照“管片到戶、管戶到人、管事到位”的要求,做到戶清稅明。稅收管理員要熟悉納稅人的生產經營基本情況,了解納稅人生產工藝流程、投入產出率及單位產品耗能等情況,每月要對所管轄的重點稅源企業的申報信息有初步評析,同時分局嚴格考核其征收管理、稅政管理、日常巡查等具體工作情況,并采取相應的糾防措施,實施責任追究。
二是稅源管理突出“效能”。根據稅源大小,實施不同的管理辦法,對于重點稅源精細管理,一般稅源規范管理,零散稅源綜合管理。首先,以大企業和重點稅源的管理為突破口,大力推進重點管理,從單兵作戰向團隊合作轉變,把骨干力量集中到大企業、重點稅源的控管上;其次,加強行業稅收管理,對稅收管理難度較大行業,實行專業化管理,逐步建立健全行業管理規范;再次是對零散稅源管理,充分借助社會綜合治稅力量,如積極爭取保險、交通、交警、鄉鎮等部門的通力協作,實現了零散稅收綜合治稅的良好征收環境。
三是稅種管理突出“精細”。加強地方各稅種的規范管理,落實各稅種的納稅申報管理辦法,加強重點行業管理,如建安、房地產行業、貨運行業的營業稅、所得稅的管理,煙花鞭炮行業的所得稅及附征稅種的管理,保險公司代征車船稅的管理,礦產資源稅的管理等等,強化稅種監控。
四是納稅評估突出“互動”。加強部門聯動,理順工作關系,將納稅評估工作融入到日常的稅源管理工作中去,作為稅源管理工作的一項重要補充。將重點企業、長期零負申報企業、稅負明顯偏低的企業作為納稅評估的重點,推行行業評估,如建立鞭炮行業評估模型,達到評查促管的工作實效。
(二)嚴督查機制,提征管效能。
1、從規范內部著手,強化督查制度。根據實際情況及征管質量要求,我局一改過去征管執法檢查(半年或年終)二次考核為定期與不定期督查。定期督查為按季檢查考核的做法,另根據工作需要,開展不定期督查,定期督查需制作督查計劃,報分管局長審批后進行。通過“查、看、問”,做到查征管資料、看現場、問納稅戶,對各基層分局的申報率、入庫率、征管資料規范化及個體、集貿市場稅收的征管等各項內容項進行了檢查,如果查出問題,考核小組立即向被查單位發出《督查通報》責令其限期整改,并通過局域網在全局予以公布督查結果,讓全體干部參加評議,防止暗箱操作。
2、從落實戶籍管理入手,實行了納稅資料“一戶式”儲存管理。完善了《日常征管質量考核辦法》、《督查工作實施辦法》和《稅收執法過錯責任追究暫行辦法》,責任管理以納稅人自行申報為基礎,劃片管理、職責到位為原則,通過戶籍管理實現對納稅人全方位靜態和動態的監控,并定期對各分局征管質量情況進行督查,從而保證了我局納稅申報率、稅款入庫率、稅務登記率、滯納金加收率均達到98%以上。
3、從管理預警著手,以督查促征管。實行“預警”式管理,首先是在局域網上設立專門的IP地址。以各基層分局長為第一責任人,建立以他們名字命名的文件夾,將需要完成的工作等列入其中,要求責任人務必每天上下班前后點擊查看;其次是建立稅源電子臺賬。縣局征管股與分局按月比對分析,準確掌握未達起征點戶、漏管戶及納稅人關、停、并、轉等情況,建立重點納稅戶電子稅源臺賬,每月底縣局召開分局長及股室負責人稅源分析會,進行動態跟蹤管理;再次由征管股跟蹤各分局完成工作進度和質量情況,發現沒有按時按質完成工作的、工作完成時間超時限或不按質量要求完成的,在局域網上進行“預警提示”。
(三)抓資料齊全,促征管規范。
1、“征管資料齊全率”的開展方式
征管質量考核在原有的申報率、入庫率等六率基礎上增加了“征管資料齊全率”,采取按季由征管、監察、信息中心三部門聯合隨機抽查的方式進行,既保證檢查的透明度又一改以往檢查內容的“多而淺”為“少而深”:
(1)考核對象:地稅局各分局所轄范圍內納稅戶管理資料。
(2)考核標準:以考核期內檢查的資料齊全程度與所占分值相乘,即為當期征管資料齊全率得分。
(3)考核方法:季度抽查考核和半年、年終績效考核相結合。其中抽查考核采取由征管股、監察室、信息中心統一抽取基層分局部分納稅戶名單的方式,各分局在1個工作日內送至征管股接受檢查,未按時送達的視同資料不齊全,此項考核不得分。
2、資料檢查與情況通報
(1)檢查標準。我局就納稅戶開業、停、復業、注銷及日常征管工作方面,以文件的形式明確了征管資料的規范,從納稅申報表、財務會計報表、發票領用存表、減免緩退情況、違章處罰等全部納稅事宜的全過程收集整理資料。抽查的征管資料由征管股人員集中兩天的時間進行檢查,檢查要求統一標準、統一口徑,做到公平、公正和公開。
(2)檢查通報。在當月月底局務會上公布抽查情況,并下發檢查通報。同時將主要存在的問題在局域網上通報,并要求各分局要對照督查和未督查到的項目,認真進行自查自糾,針對存在的問題與不足進行整改。
3、分析問題與后續改進
(1)對抽查工作發現的情況進行分析:對普遍存在的問題、出現的新問題、好的作法等方面進行分析,查找問題的根源,將好的作法提出學習。
(2)對抽查工作的跟綜驗證:①檢查通報結束后,征管股就抽查中發現的問題,到基層分局進行工作指導和督促,以點到面,幫助解決問題;②根據檢查通報整改的要求,征管股對各單位整改情況進行跟綜驗證,同時在局域網上通報跟綜結果,對不按要求整改的,嚴格按責任追究制度處罰。
- 上一篇: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工作方案
- 下一篇:爭創五型機關與五型干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