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衛生體制改革 推進社區衛生服務
時間:2022-08-13 04:25:00
導語:深化衛生體制改革 推進社區衛生服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深化衛生體制改革,發展社區衛生服務是我區衛生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項重要內容和要求。我們認真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衛生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河南省城鎮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施意見》的精神,根據衛生部等十部委(局)《關于發展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的若干意見》的有關規定,結合我區實際,從2001年開始,在全區扎實開展了城市社區衛生服務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充分認識發展社區衛生服務的重要意義,科學制定總體目標和基本原則
首先是有一個很高的思想認識。實際工作中,我們充分認識到社區衛生服務是社區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快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發展步伐,是提供基本衛生服務,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衛生服務要求,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保障;是深化衛生改革,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城市衛生服務體系的重要基礎;是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迫切要求;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構建和諧社會,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途徑。
其次是有一個明確的指導思想。我們在發展社區衛生服務的工作中始終堅持在政府領導、社區參與、上級衛生部門指導下,以基層衛生機構為主體,全體醫師為骨干,合理利用衛生資源和適宜技術,以人的健康為中心、家庭為單位、社區為范圍、需求為導向,以婦女、兒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殘疾人為重點,以解決社區主要衛生問題,滿足基本衛生服務要求為目的,建立融醫療、預防、保健、康復、健康教育、計劃生育服務為一體的有效、經濟、方便、綜合、連續的基層衛生服務網絡。
再次是有一個清晰的發展目標。發展社區衛生服務的總體目標就是堅持新時期衛生工作方針,深化衛生體制改革,滿足人民群眾衛生服務需求,與經濟社會發展同步,構建面向21世紀的,適應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國情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現代衛生服務體系。近期目標就是按照《河南省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站指導標準》和《湛河區社區衛生服務站設置規劃》進行試點,以點帶面,規范管理,形成一定的規模。截止2004年底,在全區已經建立24個社區衛生服務站,形成了一個健全的衛生服務網絡,為社區人民群眾看病就醫提供優質服務。
最后是有一套嚴格的原則制度。原則帶有方向性,制度則具有根本性和長期性。我們一是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針對社區人群的要求,正確處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關系,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二是堅持政府領導、社區參與、多方籌資、公有制為主導的衛生服務體制;三是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服務、促進健康的工作方針;四是堅持以區域規劃為指導,引進競爭機制,科學合理配置衛生資源;五是堅持社區衛生服務與社區發展相結合,保證社區衛生服務可持續發展,不斷注入強勁的活力。
二、制定社區衛生服務發展規劃,合理布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健全社區衛生服務體系
首先是進行調查摸底,弄清情況。我們在充分了解群眾需求的基礎上,以區域衛生規劃為指導,以居民需求為導向,以居委會為單位,研究制定下發了《湛河區社區衛生服務站設置規劃》和《湛河區社區衛生服務站分布圖》,在全區規劃設置了24個社區衛生服務站,保證社區衛生服務工作一開始就在科學組織和周密計劃下,正規有序地建立和開展工作,防止一哄而上,濫設濫建,給國家和集體造成損失,給群眾看病就醫帶來不便。
第二是制定先建設、后完善、再發展的社區衛生服務工作思路。我們依托現有的基層醫療保健單位,首先在人員、房屋、設施、管理等四個方面把關,要求每個社區衛生服務站配備4—5名醫務人員。業務用房不少于80平方米,設置診斷、治療、觀察、藥房、保健、康復和健康教育室,配備基本藥物300種以上,添置通訊工具、康復器材、心電圖機等設施.與此同時還建立健全了13項規章制度,確保社區衛生服務站的建設有一個好的設施和好的遵循。
再就是對申報和設立衛生服務站嚴格把關,保證質量。我們對申報設置衛生服務站的單位,按照建站初期對人員、房屋、設置和規章制度的要求,實地查看,認真把關,然后報市衛生局檢查驗收。經過級級把關,目前我區共建立社區衛生服務站24個,其中企業醫院轉型的4個,政府督辦的醫療機構8個,企業醫院院外院內設置的12個。所建社區衛生服務站都頒發了《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從業人員全部具有執業醫師、執業護士等資格,確保了衛生服務站的質量。
三、圍繞衛生服務站的工作任務和內容,明確服務方向,實行規范化管理
為提高社區衛生服務質量,推動社區衛生服務工作健康發展,根據《河南省社區衛生服務站評審細則》,結合我區社區衛生服務工作實際,我們制定下發了《湛河區社區衛生服務工作規范化管理方案》,統一設計、印制下發了《致社區居民的一封信》、《社區衛生服務聯系卡》、《家庭健康檔案》和《健康教育處方》4000多份,統一了社區衛生服務健康教育宣傳、社區衛生服務站規劃平面圖、社區衛生服務站標牌,建立了“兩冊、五檔、四卡、十本、一合同”的管理規章。“兩冊”就是社區診斷資料冊、社區疾病篩查、管理方案、行為干預資料冊;“五檔、四卡”就是個人和家庭檔案,65歲以上老人檔案、健康管理卡,五類慢性病人檔案、健康管理卡,孕婦檔案、系統管理卡,0—7歲兒童檔案、系統管理卡;“十本”就是門診診療心理咨詢登記本,出診登記本,家庭病床、康復期管理、臨床關懷登記本,雙向轉診、急危重病人搶救登記本,預防接種登記本,傳染病登記本,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登記本,健康教育站內外人員培訓登記本,消毒及一次性醫療用品處理登記本,差錯事故登記本;“一合同”就是家庭保健合同。
目前,全區24個社區衛生服務站,能夠做到從健康調查入手,醫療先行,不斷擴大服務內涵,拓寬服務領域,逐步向預防、醫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和計劃生育服務等綜合性服務領域過渡。社區衛生服務站同居民委員會密切配合,深入社區,走進家庭,開展居民健康情況調查,免費為居民進行健康體檢,建立健康檔案。社區衛生服務站還與綜合醫院和專科醫院實行雙向轉診制度,對疑難重癥病人做到及時轉診,爭取第一治療時間,基本做到了“小病不出社區、大病快送醫院”,使群眾能夠得到及時、優質的服務。此外,我們還采取站內服務和上門服務的形式,相繼開展了家庭病床、電話預約、電話咨詢、康復指導、現場急救、臨終關懷等多項工作,從而把衛生服務工作做到千家萬戶,形式多樣,扎實有效。在健康教育方面,社區衛生服務站充分利用電教設備,經常為病人播放健康教育宣傳片,醫務人員無償為病人開具常見病、慢性病健康處方,還充分利用宣傳櫥窗進行健康宣傳,受到群眾的好評。全區共建立健康檔案18200冊,診療病人103000人,建立家庭病床503人次,上門服務2989人次,義診宣傳365次,接受健康教育咨詢25000人次。
四、針對存在的矛盾和問題,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推動社區衛生服務持久健康地開展
總結回顧近幾年來我區社區衛生服務的工作,雖然在調查摸底、制定規劃、設置審批、規范管理、完善服務和提高質量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為人民群眾作出了一些貢獻,但與城市社區的發展還不相適應,存在一些問題和矛盾,有待于進一步解決。一是政府對社區衛生服務的投入還不夠,一些衛生服務站的設施落后,設備陳舊,環境較差,發展后勁不足,有的甚至是負債經營;二是有關政策出現交叉,落實起來有難度,如預防接種工作,衛生防預部門要求門診化接種,而社區衛生服務工作要求實行醫療、預防、保健、康復、健康教育和計劃生育六位一休,預防接種工作無法開展;三是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內缺乏全科人才,服務項目少,服務領域狹窄,醫療文書管理滯后,健康教育也存在重形式輕內容,效果不佳的問題;四是社區衛生服務的軟件,特別是相關的政策和規章制度還不夠健全完善,缺乏必要的法律法規作保障。
針對上述矛盾和問題,在下一步的社區衛生服務工作中,政府要加強領導,加大投入,不斷改善設施和環境,創造必要的條件;衛生部門要唱好主角,打好主動仗,傾心盡力把社區衛生服務站建設好,提高服務質量和層次;其它相關部門要密切配合,大力支持,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從而把社區衛生服務工作推上一個新的水平。財政部門要加大對社區衛生服務站的投入,確保社區衛生服務工作正常有秩地開展,充滿發展后勁和活力。民政部門要將社區衛生服務工作作為加強社區建設和開展社區服務的一項重要內容,抓住不放,在評先表彰、優撫獎勵、政策援助上給予大力支持。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要把符合要求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作為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機構,把有關規定和政策落實到社區衛生服務站,促進社區衛生服務的發展。物價部門要建立完善社區衛生服務價格體系,合理制定社區衛生服務收費標準,保證衛生服務正規開展。建設行政部門在新建或改建城市居民區時,要把社區衛生服務站的設施建設納入規劃,街道辦事處要積極為協調轄區內各方面的力量,在衛生行政部門的指導下,為社區衛生服務站解決工作中困難和問題,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幫助。網友劉選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