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選任難題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
時間:2022-06-26 04:07:00
導語:解決選任難題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的十七大報告強調要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這對于堅持新時期干部選拔任用的根本標準,按照德才兼備、注重實績、群眾公認原則選好人用好人,堅持正確用人導向,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和重要意義。
針對目前干部選拔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難題,本報特別邀請基層組織部門同志,結合各自工作實際,探討如何解決干部選任工作中出現的“跑官要官”、“帶病上崗”、“以票取人”、“暗箱操作”等弊端,從而為一大批想干事、能干事、會干事的優秀干部打開進一步發展的通道,同時,也讓選出來的干部,能真正得到群眾的認可。
如何避免“以票取人”,提高推薦質量科學分析結果重視日常考核
參與投票范圍越廣、人數越多則越能接近準確地評價干部
民主推薦、歷次推薦、年度考核、目標任務完成等幾方面情況相結合,縝密分析個別干部推薦票異常較高或較低的原因
民主推薦是群眾在干部選拔過程中行使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督權的有效載體,是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用人不正之風的重要舉措。但民主推薦失真,也是近期出現的一個共性問題,如何防止簡單“以票取人”,進一步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這是當前各級黨委和組織部門都在研究探討的課題。結合工作實際,我認為,提高民主推薦質量,科學分析推薦結果,重視日常考核,是解決目前“以票取人”的有效途徑。
提高民主推薦質量。一要擴大投票范圍。實踐證明,參與投票范圍越廣、人數越多則越能接近準確地評價干部。為避免簡單以票取人,將民主推薦、民主測評范圍適當地擴大。二要加強引導。要引導參加投票人員客觀公正對待手中權力,使他們認識到民主推薦既是一項民主權利,更是一種神圣職責,不以好惡恩怨出發,以感情代替原則,不填友情票、同情票、地域票、資歷票、關系票,確保從源頭上防止評價和選任干部失真、失實、失誤。三要嚴密組織操作,嚴肅推薦紀律。民主推薦時可建立“秘密寫票間”或者分開填寫,防止互相影響,為群眾提供可以完全真實地表達個人意圖的場所和空間。同時嚴肅推薦紀律,凡發現有拉票、串票、賄選等干擾破壞正常投票活動,一經查實,嚴懲不怠。四要分類推薦。把班子成員的推薦票和普通干部群眾的推薦票分開計算,并適當提高在班子成員中得票率所占比重。
科學分析推薦結果??b密分析民主推薦票,科學確定考察對象是防止簡單“以票取人”最關鍵、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在選拔任用工作實踐中,青田縣主要從五個方面去印證民主推薦情況:即把民主推薦情況同歷次推薦情況互相結合,同近幾年的年度考核情況相結合,同目標任務完成情況相結合,同平時了解到的干部情況相結合,同考試成績相結合。如何結合呢?就是把這幾方面的情況細化量化,確定適當比例同民主推薦情況相加,以此確定考察對象的目的是為了走出“一次推薦定終身”的誤區,防止簡單“以票取人”。因為,一個品質不是很好、行為不是很端正的干部,可以通過一時的表現或迷惑而獲得大多數人的好感或認同,但要長期堅持下去,就不那么容易了。通過結合,能全面了解干部德、能、勤、績、廉的綜合表現,也能縝密分析個別干部推薦票異常較高或較低的原因,有效防止其他因素對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影響,把優秀干部推薦選拔到各級領導崗位上,堅持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
重視干部日??己恕.斍耙恍┑胤酱嬖谥赝扑]輕考察的問題,同時還存在任前考察的分量明顯重于日??己?,這就導致了一些干部錯誤地認為“提拔不提拔不在平時工作好不好”,等到提拔或者是換屆時才積極表現,以取悅群眾和上級組織部門。因此,完善考核內容,研究探討考察“生活圈”、“社交圈”等方面切實可行的辦法。要在干部和群眾中形成“干部是否得到提拔重用,著重看干部的一貫表現”的干部選拔任用導向,促使干部腳踏實地干工作,一心一意謀發展。為掌握干部平時表現情況,青田縣年終都對科級單位組織考核,并由縣領導對所聯系單位寫評語,確定分管干部考核等次,存入干部檔案。根據日??己饲闆r,對業績比較突出、群眾公認度高的同志作為后備干部進行培養,并規定所有擬任干部必須從后備干部提出。最近的鄉鎮、縣直換屆中,青田就根據不同層次投票推薦情況和平時考核結果進行量化來確定考察對象,經考察、集體研究任用。
如何解決“帶病上崗”,正確導向科學考核嚴格管理
建立科學的考核評價機制,全面、準確、客觀、公正地考核評價干部,是防止干部“帶病上崗”的關鍵所在
嚴格干部教育管理,防止干部走上崗位“染病”
作為基層黨委,在干部選任工作中如何提高選人用人的公信度,防止干部“帶病上崗”?筆者認為,必須要做到“三個堅持”,即堅持正確用人導向,堅持科學考核評價,堅持嚴格教育管理。
用人導向是最大的政策導向。用什么樣的人,不用什么樣的人,不僅關乎黨風民意,而且直接關系著黨和國家的興衰和人民的禍福。因此,各級黨委和組織部門,要堅持從事業出發,以“六個”用人導向為標準選拔任用干部,把德才兼備的干部選拔上來,堅持尊重信任干部、關心愛護干部,充分調動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堅持培養鍛煉干部,大膽使用干部,為干部干事創業搭建舞臺;堅持客觀科學地評價干部,公平公正地對待干部,切實營造干部工作的良好環境。唯有如此,才能通過樹立、落實和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褒獎那些貢獻突出的干部,支持那些一身正氣的干部,鼓勵那些老實干事的干部,鞭策那些相形見絀的干部,教育那些跟風行事的干部,約束那些投機鉆營的干部,進一步提高選人用人水平。
建立科學的考核評價機制,全面、準確、客觀、公正地考核評價干部,做好干部提拔前的“體檢”工作,是防止干部“帶病上崗”的關鍵所在。重點要把握三個方面工作:一要創新考核評價方式。把定性考核與定量考核、年度考核與平時考核、組織考核與群眾評議結合起來,變突擊性考察為經常性考察,變室內考察為實地考察。積極運用量化分析、財務分析、跟蹤了解、現場查看等靈活有效的方式,強化績效考核。二要拓寬干部考察的范圍。在談話對象上,要選擇對考察對象比較了解的同志,把談話范圍擴大到基層干部群眾、原工作單位或有工作聯系的知情人,特別是要重視聽取離退休干部、原工作單位的意見。在考察內容上,要重視加強“工作圈”、“生活圈”的考察,除了考察干部思想政治素質、工作能力水平、工作實績成效等方面內容外,還要認真了解考察對象在工作時間以外的思想言論、行為表現、接觸范圍、興趣愛好等方面的情況。三要提高考核評價的民主化程度。在個人述職,民主測評、民主推薦、個別座談、調查核實等過程中,都要堅持群眾路線,確保群眾廣泛參與。認真落實群眾對干部選拔任用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督權。
干部選準之后如何進行有效管理,使干部不犯錯誤或少犯錯誤,防止干部走上崗位“染病”,是我們當前干部工作的又一個難點問題。要破解這個難題,從組織方面來說,要做好幾個方面的工作。一要重視教育。教育不是一個軟指標,千萬不能忽視教育的作用,但教育的成效周期較長,需要持之以恒。受市場經濟競爭因素的影響,現在一些干部急功近利,聽不進大道理,對學習教育不以為然,有的甚至不顧各種規章制度和法律法規,為所欲為,等到染了“病”,出了問題,才后悔沒有好好學習,沒有好好改造世界觀。二要推進干部輪崗交流。在領導班子調整中,要把干部交流同培養使用結合起來,逐步規范、認真做好回避性交流、培養性交流、任職期滿交流、調整性交流工作,防止一個干部在一個部門或地方工作時間太長,形成“圈子”,降低了“免疫”能力。三要加強監督管理。監督是預防干部“染病”最有效的管理手段,要建立健全監督機制,把干部監督工作貫穿于干部活動的全過程。要根據平時對干部的考察、考核及群眾來信來訪所反映的問題,及時找干部談話,該提醒的提醒,該教育的教育,該批評的批評,抓好“防疫”工作,預防干部在崗位上“染病”。
如何消除“暗箱操作”,完善制度群眾參與陽光監督
建立健全民主開放的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機制,打破傳統權力運行的封閉系統,是消除選人用人中“暗箱操作”制度空間的關鍵所在
擴大群眾參與面,提高民意取向在干部選任中的權重,可以有效壓縮“暗箱操作”存在的彈性空間
消除選人用人中的“暗箱操作”是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的有效舉措之一。要消除“暗箱操作”,筆者認為,首先要完善選人用人的制度設計,其次要讓群眾有效參與干部選拔任用工作,還要實施“陽光監督”,讓選人過程在陽光下運行。
完善制度設計,構建民主開放的選人用人工作機制。機制就是導向,規則決定公平。建立健全民主開放的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機制,打破傳統權力運行的封閉系統,是消除選人用人中“暗箱操作”制度空間的關鍵所在。宿遷的干部任前公示制、公推公選、公推直選等舉措,可以說都體現了構建民主開放的選人用人機制,從實踐上看,成效也比較明顯,有效地避免了“暗箱操作”。因此,應牢固堅持民主公開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向,進一步健全完善公開選拔、競爭上崗、公推公選、公推直選等制度設計,完善公開、公平、公正的選人用人機制,真正將決定權交到廣大群眾手中,深入推進干部工作的民主化、科學化進程,以公開求透明,以透明破神秘,以公平求公認,以公正求公信。
擴大民主,讓群眾有效參與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擴大群眾的參與面、提高民意取向在干部選用中的權重是消除“暗箱操作”的重要保證。應圍繞干部選拔任用工作中初始提名、民主推薦、考察、醞釀、討論決定等關鍵環節,進一步擴大民主,提高民意參與的廣度和深度。宿遷市對群眾全程參與干部選拔任用工作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如在干部初始提名環節,制定了黨委常委會或全委會“公開提名”制度,使隱性的干部提名權力顯性化,提名行為公開化;在民主推薦環節,實施擬任職干部人選定向推薦和集中推薦相結合的“兩輪推薦”制度,并公開推薦結果,形成“多數人選人、在多數人中選人”的開放式選拔任用工作機制;在干部考察環節,全部實施干部考察預告制、考察人選公示制,讓更多的干部群眾了解考察程序、職位要求,積極參與考察工作,擴大干部考察的廣度和深度;在醞釀環節,規范醞釀通氣的主體、時間、內容、范圍、方式、結果運用和紀律要求,形成廣泛征集各方面意見和建議的有效機制;在討論決定環節,健全完善全委會票決制度,對下一級黨政正職,同級黨委、政府工作部門與群眾團體正職,黨委部門副職的擬任人選和推薦人選,由黨委常委會提名,全委會審議,進行無記名投票表決。上述舉措,擴大了群眾參與面,提高了民意取向在干部選任中的權重,有效地壓縮了選人用人“暗箱操作”存在的彈性空間。
實施“陽光監督”,讓選人過程在陽光下運行。把監督權交給廣大群眾,置干部選拔任用于陽光下運行,是堵塞“暗箱操作”漏洞的最有效手段。宿遷市探索實施了干部選拔任用工作全程記實公開制度,對干部選拔任用過程中的民主推薦、初始提名結果、考察、醞釀、任職、競爭性選拔干部、考核、監督等各個環節的情況,以及干部選用過程中出現的容易影響干部使用的一些重要情況,進行全過程記實,并通過適當方式向社會和群眾進行全面或適度公開,接受群眾的民主監督,有效避免了“暗箱操作”。同時,完善黨內監督機制,建立黨委常委會向全委會全體會議專題報告干部工作并接受民主評議和委員質詢制度,不斷擴大群眾的知情權、監督權,增加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透明度,使干部選拔任用工作始終置于廣大群眾的“陽光監督”之下,從而有效地避免了選人用人“暗箱操作”的人為因素。
如何防止“跑官要官”,健全機制加強監督嚴厲懲處
要從根本上消除跑官要官、買官賣官等腐敗現象,必須從加強思想教育、推進制度建設、完善監督機制入手,在“導、堵、督、懲”上下功夫,有效防止和糾正選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風,確保黨的干部人事制度得到正確的貫徹落實
從近年來各級各地查處的一些典型腐敗案件來看,跑官要官、拉票賄選、甚至買官賣官的歪風在一些地方和部門潛滋暗長?!安慌懿凰?,原地不動;只跑不送,平級調動;又跑又送,提拔重用”在個別地方儼然成為一條干部升遷提拔的“潛規則”。這些腐敗現象嚴重地擾亂了正常的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扭曲了黨的干部路線方針政策,損害了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和威信。
要從根本上消除跑官要官、買官賣官等腐敗現象,必須從加強思想教育、推進制度建設、完善監督機制入手,在“導、堵、督、懲”上下功夫,有效防止和糾正選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風,確保黨的干部人事制度得到正確的貫徹落實。
要在“導”字上下功夫,使領導干部不要跑官要官。之所以出現干部跑官要官的現象,很大程度上是“官本位”思想在作祟。因此,必須圍繞權力是人民賦予的,要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這個根本問題,教育引導各級領導干部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正確對待權力、地位和自身利益,做人民的公仆,不斷提高抵制跑官要官、買官賣官行為的自覺性,分清榮辱界限,從思想上筑起一道牢不可破的防線。
要在“堵”字上下功夫,使領導干部不必跑官要官。選人用人制度存在的缺陷與不足,為跑官要官提供了現實的空間。因此,必須從制度上著手,“堵”住這扇腐敗之門。要進一步完善干部選拔任用制度,增強干部工作的透明度,讓選人用人權在陽光下運行。要進一步完善民主推薦、民主測評、任用提名等制度,推行干部任用票決制,進一步擴大干部選拔工作中的民主。要進一步完善公開選拔、競爭上崗、差額選舉等辦法,搭建公平競爭平臺。要建立健全干部考核評價體系,增強考核評價體系的科學性、完整性和系統性。通過完善和落實一系列的選人用人制度,真正做到有能力的、政績突出的,不跑也會提;不符合條件的,會跑也不提。
要在“督”字上下功夫,使領導干部不能跑官要官。管理監督機制乏力也是跑官要官現象時有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必須加強對選人用人權的過程監督、輿論監督和群眾監督。嚴格執行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有關事項報告制度,加強干部任前監督,對選人用人問題反映較多的地方和單位要進行重點檢查。要科學規范和有效監督“一把手”的用人行為,同時,加強組織、紀檢、審計等部門的協調聯系,疏通信息渠道,健全協調配合機制,形成預防用人腐敗的強大合力。
要在“懲”字上下功夫,使領導干部不敢跑官要官。跑官要官者得利則效仿者至,跑官要官者得懲則接踵者絕。一定要堅決懲處任何用人上的腐敗行為和腐敗分子,發現問題一查到底,決不姑息,決不手軟,不給投機鉆營者可乘之機,不使其心存僥幸。凡是有這樣問題的,不管情節輕重,按組織程序一律先免職,再按規定處理,從而形成嚴厲的懲處機制,讓跑官要官絕跡。同時,要建立選人用人失察追究制度,對用人失察者視情節輕重追究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