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經驗

時間:2022-07-04 05:49:00

導語: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經驗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經驗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更為注重承先啟后、繼往開來,對執政的歷史經驗進行了比較系統的總結。從1978年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到十七大召開前的今天,我們黨以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在正式文件中對自身執政的歷史經驗和啟示作過多次重要歸納和表述。它們不僅提煉了以往豐富的經驗、教訓和啟示,成為今后進一步提升執政績效的重要資政和借鑒,而且還為當代世界的政黨政治提供了寶貴的富有特色的政治智慧。

一、“十個必須”:

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執政經驗

*年6月27日,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作出《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其中,重點總結了建國以來“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和“”的教訓。用“十個必須”表述和總結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10條歷史經驗:

1、在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國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黨和國家工作的重點必須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

2、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必須從我國國情出發,量力而行,積極奮斗,有步驟分階段地實現現代化的目標。

3、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變革和完善必須適應于生產力發展狀況,有利于生產的發展。

4、在剝削階級作為階級消滅以后,階級斗爭已經不是主要矛盾。

5、逐步建設高度民主的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是社會主義革命的根本任務之一。

6、社會主義必須有高度的精神文明。

7、必須改善和發展社會主義的民族關系,加強民族團結。

8、在戰爭危險依然存在的國際條件下,必須加強現代化的國防建設。

9、在對外關系上,必須繼續堅持反對帝國主義、霸權主義、殖民主義和種族主義,維護世界和平。

10、根據“”的教訓和黨的現狀,必須把我們黨建設成為具有健全的民主集中制的黨。

二、“六個要”:

建黨60周年的歷史經驗

*年7月1日,《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六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深刻總結了黨的建設的歷史經驗。指出:“六十年來的歷史經驗,集中到一點,就是一定要有一條馬克思主義的革命路線,要有一個能夠確立和堅持這條路線的無產階級政黨。”這一《講話》概括出黨的建設的“六個要”:

1、我們全體黨員要為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奮不顧身,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2、我們要善于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把馬列主義、思想推向前進。3、我們要進一步健全黨的民主生活,嚴格黨的組織紀律。凡屬重大問題,都必須經過黨委的集體討論,作出決定,不能個人說了算。4、我們要善于經常清除自己身上的灰塵,在執政條件下永葆革命青春。5、我們要把更多德才兼備、年富力強的干部選拔到各級領導崗位上來。6、我們永遠要堅持國際主義,同全世界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同呼吸共命運。

三、“三個不動搖”:

改革開放后14年執政經驗

1992年10月,黨的十四大作出三項具有深遠意義的決策:一是抓住機遇,加快發展;二是明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三是確立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全黨的指導地位。在回顧十四年偉大實踐的基礎上,總結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14年的基本實踐和基本經驗。指出:“十四年偉大實踐的經驗,集中到一點,就是要毫不動搖地堅持以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的黨的基本路線,這是我們事業能夠經受風險考驗,順利達到目標的最可靠的保證?!边@些經驗歸納和表述為“三個不動搖”:

1、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關鍵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這十四年,盡管國際國內發生了這樣那樣的重大事件,我們都沒有動搖這個中心,今后還必須堅定不移地這樣做。2、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必須把改革開放同四項基本原則統一起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所以具有蓬勃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實行改革開放的社會主義。3、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必須鞏固和發展團結穩定的政治局面。沒有政治穩定,社會動蕩不安,什么改革開放,什么經濟建設,統統搞不成。

四、“三個建設”:

近20年來黨最寶貴的經驗

1997年9月,黨的十五大召開。在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21世紀的大背景下,指出“毫不動搖地堅持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同四項基本原則、改革開放這兩個基本點統一于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這是近二十年來我們黨最寶貴的經驗”。同時指出,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保持清醒頭腦,克服各種干擾,堅持鄧小平理論和基本路線不動搖。十五大將這一“基本路線”歸結為“三個建設”:

1、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就是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2、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人民當家作主的基礎上,依法治國,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3、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為目標,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

五、“十一個必須”:

十一屆三中全會后20年主要歷史經驗

*年12月18日,《在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二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總結了十一屆三中全會20年來,黨在領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經驗。表述為“十一個必須”:

1、必須堅持黨的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

2、必須全面、正確、積極地貫徹執行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3、必須把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擺在首要地位。

4、必須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

5、必須建立和完善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的經濟制度和經濟體制。

6、必須堅持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7、必須堅持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共同進步。

8、必須維護和保持安定團結的社會政治局面。

9、必須為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爭取一個長期的和平國際環境。

10、必須把實現和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改革和建設的根本出發點。

11、必須堅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這是我們的事業勝利前進的根本保證。

“二十年的歷史經驗歸結到一點,就是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p>

六、“十個堅持”:

十三屆四中全會后13年執政基本經驗

2002年11月,黨的十六大召開。對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13年黨的奮斗歷程作出總結。指出:“十三年來加深了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認識,“積累了十分寶貴的經驗?!边@些經驗概括為“十個堅持”:

1、堅持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不斷推進理論創新。

2、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

3、堅持改革開放,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4、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5、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實行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

6、堅持穩定壓倒一切的方針,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

7、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走中國特色的精兵之路。

8、堅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不斷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

9、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

10、堅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

“以上十條,歸結起來就是,我們黨必須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p>

七、“三個必須”:

人大制度50周年主要經驗

*年9月15日,《在首都各界紀念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5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對人大成立50年的歷史作出總結。指出“50年來的歷程充分證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符合中國國情、體現中國社會主義國家性質、能夠保證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也是黨在國家政權中充分發揚民主、貫徹群眾路線的最好實現形式”。主要經驗概括為“三個必須”:

第一,必須充分發揚人民民主,保證人民當家作主。中國共產黨執政,就是領導、支持、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維護和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二,必須堅持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不斷推進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進程。堅定不移地實施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第三,必須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改善黨對國家事務的領導,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

八、“六個必須堅持”:

55年來黨執政的主要經驗

*年9月19日,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專門以一個部分總結和論述“五十五年來的黨執政的主要經驗”。五十五年黨執政經驗概括為“六個必須堅持”:

第一,必須堅持黨在指導思想上的與時俱進,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第二,必須堅持推進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增強社會主義的生機和活力;第三,必須堅持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把發展作為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關鍵;第四,必須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第五,必須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不斷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第六,必須堅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強黨的建設,不斷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

這六條主要經驗,從指導思想、基本制度、第一要務、黨群聯系、治國理政和自身建設等方面,闡述了把握執政規律、提高執政能力、完善執政方略、改進執政方式、鞏固執政基礎和完成執政使命等問題?!稕Q定》指出:“這六條主要經驗,也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指導原則,必須在實踐中長期堅持并繼續豐富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