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踐行共產黨員先進性

時間:2022-07-10 08:20:00

導語:如何踐行共產黨員先進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如何踐行共產黨員先進性

在構成共產黨員先進性的諸多要素中,“嚴謹”是一種意志和方法的體現,決定著踐行先進性的距離遠近和成效大小。要從構成嚴謹的多元“細胞”入手,找準并激活每一個鏈接點,為踐行共產黨員先進性提供精神動力和方法支持。

鏈接點之一:思維求準

嚴謹是思維的產物。思維決定著“為什么做事”、“做什么事”。如果思維不正確,在人生的價值取向上就會出現偏差。古往今來,因思維瓶頸誤導,傷身誤國者教訓甚多。如梁武帝蕭衍篤信并倡導佛教,是歷史上有名的“菩薩皇帝”。他耗費巨資大修寺廟,結果侯景發動政變,菩薩皇帝被俘餓死。現今官員因思維墮落而落馬掉頭的也不少。胡長清因書法而接受“潤筆”作為貪污“捷徑”,李真利用職權聚斂錢財而遭斃命,馬向東生性好賭而一擲千金也走上斷頭臺等。凡此種種,無不說明貪污腐吏在走向深淵的過程中,錯誤的思維當屬一個重要原因。

權力是一把雙刃劍,權力讓具有先進性思維的黨員領導干部掌握,可以成就一番事業,造福一方百姓;反之,會耽誤事業的發展,損害群眾的利益,也會把自己推向萬劫不復的深淵。“不妄沒于勢利,不誘惑于心態,心有長城,能擋狂瀾萬丈。”要確保思維求準,必須掌權思源,用權為民,這也是嚴謹之源。要筑固思想道德“防線”,做到不為名利所累,不為物欲所惑,不為人情所困。要時常保持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警惕性,必須慎獨、慎微、慎欲,保持“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不慮于微,始飴大患”;“不防于小,終累大德”,才能加強思維修養,才能提高嚴謹能力,才能抵得住誘惑,經得住考驗,誠心踐行黨員先進性。

鏈接點之二:行為求寬

行為是“嚴謹”由思維向實踐的轉化過程,決定著踐行共產黨員先進性的成效大小。其實,人的生命是長度和寬度的統一體,一個人的人生價值,就等于人生的長度與寬度的乘積。人生的長度,即一個人活了多大年紀;人生的寬度,即一個人在有生之年干了多少事業,做了多少貢獻,創造了多少物質和精神財富。有的人雖然活到百余歲,生命的長度很可觀,但一輩子沒干出什么象樣的事情,生命寬度太可憐,乘積也就自然是個微乎其微的小數;有的人歲數活的也不小,就是光干丑事、蠢事和壞事,其生命的乘積只能是個負數;有的人盡管生命的長度有限,可他為黨和人民的事業無私奉獻,奮力追求,其生命的寬度達到了常人所無法企及的水平,長寬相乘,其乘積之大,可以驚天地、泣鬼神。自然規律不可抗拒,人難免生老病死,生命的長度我們是沒法控制的,也是有限的。與其感嘆光陰之短,不如積極生活,奮力工作,多干實事,奉獻社會,盡量拓展踐行先進性的行為寬度,把自己的才能和精神發揮到極致,在有限的生命中,最大限度地實現一個共產黨員的人生價值。

要擴大行為的寬度,就得有強烈的敬業精神和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同志曾說,人是需要一點精神的。如果失去精神和信念,就會降低生命的質量,失去生活的光彩。我們每一個黨員和干部都應該有一點“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高尚情懷,不只是把自己從事的工作當作掙錢養家的一種手段,更要把它作為一項實現人生價值、奉獻社會的光榮事業來經營,這樣,我們才會永遠保持旺盛的斗志和昂揚的銳氣,才能不斷攻堅克難,取得事業的成功。要擴大行為的寬度,還要具有“打鐵先要本身硬”的本領、素質和能力。提高素質和能力要靠學習和實踐。“欲為一代經綸手,須讀數遍要緊書。”要不斷加強學習,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論素養,提高領導水平和駕馭復雜局面的能力,增強帶領和幫助人民群眾致富奔小康的能力。“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須躬行。”通過實踐,我們可以學到許多書本上沒有的東西。要勤于思考,通過總結經驗教訓,掌握正確的工作方法,才能提高嚴謹辦事效率。

鏈接點之三:律己從嚴

嚴謹態度通常是和嚴于律己劃等號的。嚴謹是一種規范,律己是規范的重要途徑。通觀現實生活,為“官”的律己境界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假“公仆”之名,行“老爺”之實。一事當前,先替自己打算,濫用權力,以權謀私,甚至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二是珍視“公仆”稱號,在其位,謀其政,善其任,在職權范圍內能為群眾謀利益。三是始終把手中權力看作是人民給予的,以民為本,奉獻至上,為了人民的利益甘愿犧牲個人的一切。第一種境界顯然歪曲了共產黨人的權力觀,顛倒了主仆關系,錯置了價值觀念,混亂了律己思維,必為人民所唾棄。第二種境界是人民公仆必備的素質,為官盡職盡責,律己勤廉,利用手中的權力,為基層、為群眾辦實事、行善事,屬情理之中,也較容易做到。第三種境界則是為官律己的最高境界,全然沒有自己的私利,只有對祖國、對民族、對人民的赤誠奉獻。焦裕祿、孔繁森、李潤五、鄭培民等就是這樣突出的典型,他們的實際行動,書寫了人民公仆嚴于律己的最高境界,鑄就了自己的崇高和偉大。

“無欲品自高,無矜威益重。”從政為官做到修身以德,操守自持,秉公盡職,自然能夠以德服人,以廉樹威,人格魅力自然能得到升華。西安孔廟碑林有一塊石碑上刻著為官自律的一條座右銘:“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威而服吾公。公則民不被慢,廉則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作為領導干部,手中都掌握著一定的權力,在錢財、名利問題上犯錯誤的可能性比一般人大。為官就意味著犧牲,這既為了保證手中的權力不會易手,而且也是確保執政為民的必然。譬如個人收藏,百姓可以,而官員如果鐘情于此,就難免招惹是非,就會給“小人”投其所好、拖你下水的機會。哪怕你自稱保持“高度警惕”,也還是難免落入人家精心設置好的“圈套”。所以,作為領導干部必須律己從嚴。《臣軌·慎密章》中說:“夫修身正行,不可以不慎;謀慮權機,不可以不密;憂患生于所忽,禍害興于細微。”《禮記·中庸》中也說“君子慎獨”。當律己成為終其一生的路標時,踐行共產黨員先進性將會成為我們畢生的追求。

鏈接點之四:責任求重

嚴謹是一種責任,常說“責重如山”。其實,通俗來講,建立在權力基礎上的責任,就是一種負擔。之所以把權力視為一種負擔,是因為擁有一定的權力,就得承受相應的負擔和責任;權力越大,責任愈重,負擔也就越重。抗日戰爭勝利前夕,有位美國記者問:“你們辦事,是誰給的權力?”回答:“人民給的。”“人民要解放,就把權力委托給能代表他們的,能夠忠實為他們辦事的人,這就是共產黨人。”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的二十八年,就是代表人民行使權力辦好事、辦實事的二十八年,就是對全國人民負責的二十八年。這二十八年,從國內革命戰爭到抵御外侮的八年抗戰,從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勢,可以說每前進一步,都付出了沉重的代價。這種責任有多大,負擔有多重,歷史已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詮釋。

如何對人民負責的問題上,鄧小平同志有一句發自肺腑的名言:“我是人民的兒子。”這種簡明的表白中體現的責任感,可以說字字千鈞,道出了一個忠誠兒子對偉大母親的莊嚴承諾。孔繁森肩負人民的重托支援西藏,手中擁有一定的權力。他從不把權力當作私有財產,而是視為一種神圣的責任,不為個人動用權力,不為私利謀求權力。他有家有室,天倫之樂,人之常情,但西藏人民的事情未辦完,“燕然未勒歸無計”,歸家事小,唯此為大。人民的好書記鄭培民堅持用權為民,視權力為責任,這是他被稱為“為民書記”而為人民所懷念的重要原因。

前蘇聯部長會議主席雷日科夫曾經說過:“權力應當成為一種負擔,當它是負擔時就會穩如泰山,而當權力變成一種樂趣時,那么一切也就完了。”這種過來之人的慘痛之言是很有道理的,它從另一個角度告誡我們共產黨人要珍視權力,勇挑重擔,用對人民高度負責的使命感,讓責任之山常壓心頭,負重踐行共產黨員先進性

鏈接點之五:作風求實

作風是“嚴謹”的內在驅動與外在表現,也是踐行先進性的一種本質需求。任弼時在生時身患嚴重高血壓,長期抱病堅持繁重工作,當同志們勸他休息時,他卻說:“我們都是共產黨員,肩負著革命的重任,能堅持走一百步,就不該走九十九步!”對此,曾寫道:“他是我們黨的駱駝,擔負著沉重的擔子,走著漫長的、艱苦的道路,沒有休息、沒有享受、沒有個人的任何計較。”同志們也把這種表現形象喻為“駱駝精神”。感念斯人,眼前不由幻化出浩瀚大漠、風沙蔽日、人煙稀少、水缺草乏,而駱駝則身負重載、忍饑耐渴,如“沙漠之舟”般地朝著綠洲的方向,堅定地一步一步向前、向前。遺憾的是,當今有些共產黨人這種“駱駝精神”有所淡化,有的心浮意躁、嬌驕二氣,不愿再伏下身子拉車;有的急功近利,熱衷于形式主義和表面文章,總想輕輕巧巧“樹形象”、“出政績”,恨不得一口吃個“胖子”;有的爭待遇、鬧報酬,“無利不起早,無草不拉套”,生怕多出了力、少拿了錢、當不了官。這自然與“駱駝精神”相去甚遠,充其量不過是吃肥養胖不逮老鼠的“寵貓”。

在永葆共產黨員先進性的實踐中,要弘揚“駱駝精神”,必須把黨員干部的作風落腳到“愛民、敬民、惜民、利民”上來。民乃為政之本,情是百善之源。廣大干部特別是各級領導要胸懷憂民之情,經常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體民疾,察民苦,思民憂,想民慮。由此而從心底激發出的對群眾的愛,才是真誠的、持久的。各級領導干部在想問題、作決策時,要有“以民為師”的胸襟,要善于營造聚集民智的寬松環境。我們要十分珍惜與群眾的魚水之情。古人云:“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順民意,要求各級干部思想上要尊重群眾,感情上要貼近群眾。踐行先進性,落腳點就是為民謀利。人心有桿秤,是真心為老百姓謀利,還是擺花架子,群眾感受最直接,評價最公平。我們要樹立“群眾利益無小事”的觀點,永葆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本色。古人云:“拯天者,唯以至誠;拯民者,莫如實惠。”實踐黨員先進性,只要我們通過嚴謹務實的作風,把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這片廣闊之“水”,才會載著政權之“舟”,乘風破浪,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