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理解和把握寬嚴相濟刑事政策

時間:2022-07-11 07:41:00

導語:正確理解和把握寬嚴相濟刑事政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正確理解和把握寬嚴相濟刑事政策

實施寬嚴相濟的刑事司法政策,有利于增加社會和諧因素,減少社會不和諧因素和緩解社會沖突,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在刑事司法工作中,如何正確理解把握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才能使辦案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與社會效果得到有機的統一,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去理解和把握。

一、把握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內涵

寬嚴相濟是刑事基本原則之一,該嚴的一定要嚴,該寬的一定要寬。要從三個方面把握二者之間的關系:一是要準確把握“寬”與“嚴”的內涵。“寬”,是指對犯罪較輕或者具有從寬情節的被告人依法從輕處罰,盡可能減少社會對立面,分化瓦解犯罪分子,以增加社會和諧因素;“嚴”,是要對嚴重犯罪和具有從重情節的被告人依法從嚴懲處,以震懾犯罪、預防犯罪、維護社會穩定,以減少和消除不和諧因素。二是要堅持寬嚴有度,寬嚴有據,不能“寬”無邊,“嚴”無度。正如肖揚院長指出的,“重罪輕判固然不對,輕罪重判一樣也是錯誤”。三是要堅持寬嚴并用。對于因婚姻家庭、鄰里糾紛等民間矛盾激化引起的犯罪,以及犯罪情節輕微的初犯、偶犯、具有法定從寬情節的被告人依法從寬處理。對屬于“嚴打”對象的嚴重刑事犯罪,必須堅持“嚴打”方針,依法嚴厲懲罰,保持高壓態勢。“寬”和“嚴”,是刑事政策的兩個方面,“寬”和“嚴”都是相對的,不能強調一方面而弱化另一方面。堅持“嚴打”方針不動搖與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并不矛盾,寬嚴相濟刑事政策不是對“嚴打”的取代,更不是對“嚴打”的否定。“嚴打”是“寬嚴相濟”刑事政策體現“嚴厲性”方面的一方面的一項內容。對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犯罪、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以及爆炸、殺人、綁架、等嚴重危害社會治安、嚴重影響人民群眾安全感的犯罪,必須依法嚴厲懲罰。“嚴打”并不是與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并行的另外一個刑事政策,只有在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總體構架內,根據社會治安形勢貫徹“嚴打”方針,才能對寬嚴相濟刑事政策進行全面正確的理解。

二、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在刑事司法工作中適用的對象和范圍

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應掌握嚴格的適用對象和適用條件,輕緩絕不是放縱。我院在刑事司法工作中,充分用足用好法官手中的自由裁量權,切實做到當寬則寬,該嚴則嚴。當寬則寬就是在貫徹執行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時,堅持重視被告人如具有自首、立功、未遂、中止、從犯、認罪態度良好、積極賠償損失等情節,一般應掌握從寬處理。該嚴則嚴就是在實際判處中,對于被告人如具有累犯、主犯、慣犯、社會危害性和主觀惡性大、性質惡劣、手段殘忍、后果嚴重、未賠償經濟損失等情節,一般應掌握從重處罰。

三、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在我院刑事審判工作中的具體適用

第一、從寬處罰政策在我院刑事審判工作中要實現刑罰的輕刑化,必須要求法官對法律的精神有一種透徹的把握,在深厚的專業功底支撐下,運用良知、勇氣和技巧來編織權力之網,以實現寬嚴相濟刑事政策中的“寬”政策。其操作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具體運用:1、對于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依法“免予刑事”處罰。如*年被告人汪天文受賄人民幣15000元,是在聽了黨校法制課,深感自己的行為已觸犯法律,便主動到檢察院投案自首。我院審理后根據其行為,依法給于免予刑事處罰。2、正確運用刑罰第七十二條,適當擴大緩刑的適用范圍。基本掌握在:(1)、初犯、偶犯、在校學生、有監管條件的未成年人犯罪,一般判處非監禁刑。如*年適用非監禁刑15人,*年1-7月適用非監禁刑8人;(2)、對孕婦或哺乳期的婦女、殘疾人犯罪有悔罪,依法體現刑事政策,符合非監禁刑條件的,應適用非監禁刑。如被告人吳順元非法經營罪,因吳順元雙腿屬二級殘廢,生活自理能力較差,本院依法判處其緩刑。還有被告人陳柳販毒一案,因陳柳正在哺乳期,在被判處刑罰時,依法決定對其暫予監外執行;(3)、對“弱勢群體”犯罪,因生活所逼而犯罪,符合緩刑條件均以寬緩為主;(4)、對因人民內部矛盾引發的輕微刑事案件,一般從輕處罰。如被告人被告人盛治華故意殺人罪一案,因其丈夫夏云華脾氣很怪,長期與村鄰和家人的關系都不和睦,經常打罵家人。*年9月初的一天晚上,因夏云華將飯碗打倒在地,并追打孫女夏艷瓊、兒媳張國碧,被告人盛治華手提木板、鐵條將夏云華打死,最后,根據本案實際情況和社會效果,判處盛治華有期徒刑十四年,剝奪政治權利三年。(5)、對輕微犯罪中的初犯、偶犯,也一般適用緩刑;(6)、對由群體性事件引發的刑事犯罪中的一般參與者以及鄰里糾紛因小事就引起吵架、打架而造成傷害案件,有悔罪表現,又積極賠償損失,此類案件同樣適用緩刑。如*年上半年故意傷害案件就有23件40人,分別占公訴案件的13.22%/14.49%,判處緩刑13人。總之,*年度共審結238件334人,判處非監禁刑125人,其中未成年案件29件70人,除撤訴外未成年人犯罪41人,適用非監禁刑15人。*年一至七月,共審結167件261人,判處非監禁刑91人,其中審結未成年人犯罪案件22件47人,適用緩刑8人。

第二、堅持嚴打方針不動搖,該嚴的一定從嚴處理。其具體操作應做到:(1)、對危害公民人身、財產安全的犯罪,特別是暴力犯罪,如殺人、強奸、搶劫、綁架、販毒等案件。如被告人王盛權、鄒正華、鄒賢瓊搶劫、強奸一案,審理后我院以王盛權、鄒正華多次搶劫、多次輪奸按最高刑各判處有期徒刑二十年,剝奪政治權利三年和二年,鄒賢瓊犯搶劫最判處有期徒刑四年。(2)、對聚眾性斗毆犯罪、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等案件。如被告人李飛、徐成龍強迫一案,考慮到作案手段、社會效果,依法判處李飛有期徒刑十一年,剝奪政治權利二年,并處罰金二萬元,徐成龍有期徒刑七年,并處罰金一萬五千元。(3)、對危害公共安全罪,如放火、爆炸物品、涉槍犯罪以及造成嚴重后果的犯罪。(4)、對黑惡勢力犯罪的案件。如被告人周川、渝強、邱方洪、余建華、李翔、龍思偉等故意傷害一案,被告人周川等糾集在一起,橫行霸道,不計后果,持刀多次將別人砍傷,因此考慮到其社會效果和群眾的呼聲,依法判處周川有期徒刑8年及其同伙不等的有期徒刑。(5)、對貪污賄賂等職務犯罪適用的原則是遵循罪刑法定原則和罪刑均衡、公正原則。

四、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在刑事審判工作應注意的問題

1、加強法學理論學習,進一步提高法官的理論水平和業務素質,才能充分運用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強有力的司法保障。

2、加強非監禁刑罪犯的管理,認真做好脫、漏、管的清理和整治工作,讓罪犯真正在服刑,切實體現法律嚴肅性。使其非監禁刑罪犯在社會這一大家庭中能做到遵紀守法,重新做人,為社會做貢獻。

3、加強社區矯正工作,減少非監禁刑罪犯再犯罪的現象發生。*年上半年,我院收監執行原判刑罰8人,均系未成年人再犯罪,這說明未成年人思想不穩定,經不住社會不良之風的誘惑,加之監管力度不到位,很容易再犯罪。因此社區矯正工作非常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