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的主要壓力來自既得利益
時間:2022-07-21 04:56:00
導語:解放思想的主要壓力來自既得利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任省委書記甫來南粵,即開宗明義,強調要以思想大解放,推動大發展,掀起又一輪解放思想的大討論。今日憂心國事者,早不在器物之憂,而深為思想禁錮、精神虛弱、無力自新所困。主政一方的高層要員,能以解放思想切題,而求刷新沉悶的社會氣氛,實在深中肯綮。連日來各界反響之盛,亦已表明,于解放思想一論,
可謂已是太久的等待。
何至于一提解放思想,便有社會的思緒涌動,論說如潮?可以說,一直以來,國人幾乎是以解放思想的反面體驗,而深刻領悟到這四字于國于民的極端重要。這既是對改革開放30年所得進步的社會歸因,也是對百余年國族御侮圖存的血淚總結,還有對今日改革遲滯不前的深層認定。一句以思想大解放,推動大發展,各界輿論熱烈反應,真切期待,改革再起步的共識仿若重又找回。
中共元老任仲夷說,解放思想并不是很容易的,是要冒風險的。這既道出了解放思想的前因,也道出了禁錮思想的后果。省委書記提出再次解放思想,也不忘重溫廣東當年引領風氣之先、“殺出一條血路”的改革氣魄,并現場發問,“那時的勇氣,我們現在還有沒有?”正因為束縛改革的思想仍在,思想解放的風險才依舊,而解放思想的勇氣才總是這般稀缺可貴。
但是,當我們再度重溫先人的勇氣,意欲汲取精神能量時,思想解放的風險卻也已經悄然移易。如果說,30年前的老人們提著人頭的改革風險,源于黨內意識形態僵化的巨大殺傷力,那么,30年后的今天,意識形態僵化的癥結已經稍稍舒展,利益調整已經取代意識形態的話語修正,成為繼續改革的一條主線。因此,今天再談解放思想的風險,已經不是意識形態教條之下的政治正確,而是日漸固化的利益格局下的利益平衡。
從與時俱進到科學發展觀,從三個代表到和諧社會,對社會現實的及時回應,成為中共執政能力提升的顯著標志。這表明,一度令改革老人有殺頭之虞的意識形態僵化已經大大緩和,思想層面的風險已經大大化解,所剩只是更加驚心的利益調整,這其中自然也包括執政集團的利益調整。這后者的風險,可能不再是來自政治正確的思想風險,而是來自既得利益假借思想之名,使解放思想難以措手的風險。
一方面,既得利益的固守者,不會歡迎哪怕是公正的利益調整所帶來的損失,千方百計使得迫切的改革一再推遲,從而極大增加了社會失序的風險;另一方面,正當利益受損者,在持續的要求不能得到制度體現時,會增加社會內部的摩擦力,使社會進步淪為虛耗。這些風險的客觀存在,使得今天的執政官員倡導解放思想,不僅要有對歷史方向的高度自信,還要有自外于既得利益的道德自律,更要有不避繁難的現實韌性,以穿透特殊利益戀舊守成的思想拉力。
就此而論,對于再次解放思想的風險評估,恐怕不在于政治正確的思想壓力,而在于利益博弈的現實壓力。這就使得今日再談解放思想,決非鼓漲虛榮的道德勇氣,而是要直面真實的利益訴求。每一種利益,只要有可能,都會尋求一種思想表達。解放思想,意味著要讓每一種利益都能公開表達,公正博弈,公平選擇。就此而言,解放思想,恐怕將難以止步于只解放我們愿意接受的思想,反過來說,解放思想的最大風險,恰恰就在于我們只能選擇性地解放我們愿意解放的思想。
因此,認清今日解放思想的風險,積蓄起今天再論改革的勇氣,才可能產生理念的真砥礪,思想的真碰撞,社會的真進步。所釋放的,也就不僅僅是官員體系內部的進取心,更是整個社會的凝聚力和創造力。這樣的思想解放,廣東當為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