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抓機遇發揮優勢主動承接萬商西進
時間:2022-07-31 05:29:00
導語:搶抓機遇發揮優勢主動承接萬商西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貫徹國家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戰略,商務部推出“萬商西進”工程,即從*年起,通過貿易和投資,用3年的時間推動1萬家左右的境外和東部地區企業到中部地區開展投資、采購和經營協作,以緩解東部資源、環境壓力,發揮中部資源和勞動力優勢,加速資源的轉化。這項工程,可以說是一項為中部崛起“量身定做”的工程,為我省開放型經濟提供了又一次難得的發展機遇。
國際產業向中國轉移、沿海產業向內地轉移是市場經濟“梯次推進”的大趨勢,隨著國家促進“中部崛起”戰略的明朗,這兩個“產業轉移”面臨新的提速。產業轉移的黃金周期不會很長,可能就是3-5年的時間。面對“萬商西進”潮水奔涌,面對中部其他省份強烈的競爭態勢,江西必須搶抓機遇,發揮優勢,以開放的態勢力爭在更多的領域承接產業轉移,努力成為“萬商西進”的橋頭堡。
一、江西在“萬商西進”中承接產業轉移的優勢所在
1、具有承接國外和東部地區產業轉移的經驗。近幾年來,江西積極推進大開放主戰略,緊緊抓住東部地區產業向中西部轉移的難得機遇,按照“對接長珠閩,融入全球化”的方針,主動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努力建設“三個基地,一個后花園”,已經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十五”期間,全省實際利用外資累計達75.7億美元,是*年以前實際利用外資總和的2.8倍。*-*年,我省新批外商投資企業數和實際進資兩項指標在中部地區連續三年位居第一。同時,引進省外資金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其中絕大部分投資來自浙江、廣東、福建等沿海發達地區。目前,我省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氣候,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具備了一定的基礎。
2、具有良好的投資環境。江西省近幾年十分注重投資環境建設。在軟環境建設方面,提出要“三分招商,七分安商”。著力打造“成本低、回報快、信譽好、效率高”的招商品牌。在硬環境建設方面,重點加快高速公路建設,傾力打造了省際間“8小時經濟圈”和省內“4小時經濟圈”,為承接發達地區產業轉移創造了條件。工業園區已成為江西經濟發展的發動機,目前全省有經國家正式批準的93個工業園和經濟技術開發區,數量名列全國第四,中西部第一;有經國家正式批準的九江和南昌兩個出口加工區。良好的工業發展載體,為我省更多更好地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增加了吸引力。
3、具有較好的區位資源優勢和產業發展基礎。江西是中國大陸唯一直接毗鄰長珠閩的內陸省份,處于承東啟西、連通南北的重要位置,在承接東部沿海地區產業梯度轉移方面,有著獨特的地理優勢。江西省資源豐富,除礦產資源種類多并且蘊藏量大外,其他如農產品資源、旅游資源、勞動力資源等也比較豐富,具有投資成本低、投資回報率高的優勢。經過多年的努力,特別是近幾年的引進外資,目前江西在汽車、航空、冶煉、家電、精密制造、化工、醫藥、紡織服裝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產業比較優勢,圍繞這些產業拉長產業鏈,形成規模集聚效應,具有很大的市場發展空間。
4、具有較高的“人氣”和影響力。近幾年江西大力實施大開放主戰略,努力為創業者、投資者營造機遇多、成功率高的發展環境,已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許多海內外客商慕名前來考察觀光,投資興業,“人氣”指數大大上升,輻射力和影響力不斷提高。今年上半年,全省共有94家外商投資企業增加了投資規模,增資額達3.13億美元,外商對江西的投資前景進一步看好。
二、“萬商西進”中江西開放的對策建議
1、加快政府職能轉變,促進體制和科技創新,營造最優的投資環境。
要創造投資者需要的環境,包括市場準入便捷、投資低成本、服務優質、審批程序便捷、法律規定透明、減稅和金融激勵以及良好的基礎設施等。加快行政體制改革,通過健全法律法規體系,打造扁平式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行政審批制度,提高行政效率,建設“服務型”和“效能型”政府。鼓勵和引導各種社會群體在自愿的基礎上建立規范的社會組織,而且政府要從一部分傳統職能中淡化出來,把不該由政府管理的事務交給社會組織和中介機構。加快技術進步和科技創新。當前,要以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為主,在重點領域組織力量集成創新,在優勢領域原始創新。要建立和完善對技術創新的激勵機制,激發企業對技術改造和創新的積極性。
2、以工業園區為招商平臺,作好產業招商,努力構筑產業集群。
按產業基礎和資源優勢對生產力進行合理布局,促進產業鏈相關的企業向園區聚集,引導產業集群集約化發展。加大財政、稅收、金融支持力度,增強產業配套能力。通過協調制定合理的稅收、產值等分配機制,吸引東部到我省收購或重組現有工業園區、開發區,利用東部的優勢向國內外招商,或把東部一些項目直接轉移過來,盤活存量,提高效益。充分發揮我省區位、資源和勞動力優勢,以擴張特色為主線,以要素聚集為抓手,各方參與、多元投入、合力推進,積極培育特色產業,建設一批專業特色園區,打造江西園區特色品牌。
3、打造職業技術教育強省,為“西進企業”提供人才支持。
加大對職業教育的投入。按照國家實施職業教育“四大工程”的要求,安排好省級配套資金。圍繞我省六大支柱產業和國家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的要求,建設一批綜合性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實行資源共享。鼓勵職業學校與行業、企業實行聯合辦學,為學生提供實訓場所;根據用工需求,鼓勵學校為企業實行“訂單式”人才培養計劃;建立職業教育貧困家庭學生助學制度;加大實施“陽光工程”的力度,積極實施“公民職業化”工程。
4、加快發展資本市場,鼓勵企業進行資源整合。
我省資本市場的發展明顯滯后于經濟發展的步伐,突出表現在資本板塊不大和后備資源不足。要緊抓股改后恢復發行新股的機遇,認真研究加快利用資本市場的政策措施。一是加快推進股份制改革,加強股份公司的優選培育,按照改造儲備一批、重點培育一批、優選申報一批、發行上市一批的要求,壯大上市后備資源;二是切實抓好股權分置改革;三是加大對上市公司的指導和輔導;四是加強資本市場監管和機制建設;五是對“外資”企業實行“國民待遇”,積極培育一批上市公司的“外資型”后備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