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開展“信訪直通車”活動的實踐與思考
時間:2022-08-05 06:31:00
導語:關于開展“信訪直通車”活動的實踐與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去年以來,*市紀委、監察局按照“與中心工作貼得更緊,與基層群眾貼得更近,為群眾排憂解難更加有力”的工作思路,堅持市、縣、鄉、村四級聯動,紀檢、監察、信訪、政法、軟環境建設等部門協同配合,在全國率先開通了面向農村基層的“信訪直通車”。“信訪直通車”以其關注“三農”問題的準確、處理信訪問題的及時、解決問題的到位,有力地促進了農村的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一、“信訪直通車”順應形勢需要,堅持分類施策,是新形勢下化解農村基層矛盾的新載體
*是地處蘇北腹地、有著510萬人口的農業大市,同時也是革命老區和經濟次發達地區。近年來,隨著改革的深入、開放的擴大,農村基層在加快發展過程中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矛盾逐步顯現,特別是支農惠農政策落實、征收征用土地、社會保障以及看病就醫、子女上學等與加快新農村建設直接關聯的“熱點問題”升溫,信訪問題呈現出多發、易發態勢。信訪工作原有的“坐等上訪多、主動下訪少,層層批轉多、直接辦訪少,單兵作戰多、齊抓共管少,應急處理多、超前防范少”的被動狀態已不能適應新的形勢和任務的需要。為此,*年初,*市紀委在繼續推行“三個依法”辦信訪、“行風熱線”大型戶外直播等制度的同時,結合實際大膽創辦了“信訪直通車”。
所謂“信訪直通車”,即在市、縣(區)紀委配備帶有“信訪直通車”標志的處理信訪專用車;在市政府網站設立“信訪直通車”專用電子郵箱;在市、縣(區)信訪局設立“信訪直通車”信箱,實行免費投寄;在市、縣(區)經濟發展軟環境建設辦公室設立“信訪直通車”專線電話;在全市各縣(區)及鄉(鎮、街道辦)社會矛盾糾紛調處中心設立“信訪直通車”聯系點;在村(居委會)聘請“信訪直通車”信息員,并使上述載體并行互補,市、縣、鄉、村四級聯動,構建起覆蓋全市的快捷處理基層信訪問題的工作網絡。
在開展“信訪直通車”活動中,該市十分注意利用市、縣、鄉、村四級信訪信息預警系統,對發生在基層的信訪問題,定期進行分析,根據不同的信訪情況和信訪特點,組織有關部門開出不同主題、不同形式的“信訪直通車”。如:針對突發性信訪,開通現場處置“直通車”,堅持在第一時間到達現場,及時處置;針對復雜疑難信訪,開通協調會辦“直通車”,組織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到信訪發生地現場會辦;針對重大越訪集訪,開通跟蹤督辦“直通車”,強化跟蹤督查,推動問題解決;針對久訴不息信訪,開通信訪聽證“直通車”,通過讓當事人訴說原委,有關部門陳述理由,新聞媒體跟蹤采訪,群眾代表參與評議,最終達到宣傳政策,使有關當事人息訪的目的。此外,針對偏遠地區群眾信訪難,特殊行業、特殊時期信訪易發多發等情況,還定期、不定期地開出巡訪“直通車”、宣傳“直通車”等,化解矛盾,維護穩定。
為了推動“信訪直通車”活動的順利開展,該市建立和完善了“三聯單”、信訪承諾、“兩次回訪”、責任追究等四項制度,確保群眾反映的問題“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信訪直通車”開通以來,全市先后開展集中接訪活動25次,受理群眾咨詢投訴6275件次,解決各類復雜疑難信訪問題134件,化解越級訪、集體訪22起,為群眾辦實事428件,受理投訴問題按期辦結率97.5%,回訪率、反饋率均為100%。*年,全市信訪總量同比下降12.8%,去省個訪批數、人數同比分別下降39.7%、40.5%,無一批去中央紀委、省紀委集體訪。
二、“信訪直通車”工作優勢獨特,綜合效應明顯,在黨委、政府和基層群眾之間架起了一座新的“連心橋”
“信訪直通車”直接面向農村基層,以新穎的工作載體,有效整合了信訪資源,彰顯出獨特的工作優勢,在黨委、政府與群眾之間架起了一座新的“連心橋”。
——“信訪直通車”通過強化信訪督查,推動了熱點難點問題的解決,維護了群眾的切身利益。“信訪直通車”通過深入基層廣泛宣傳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圍繞房屋拆遷、征地補償、環境保護、法律維權、子女入學、看病就醫等,為群眾解決了大量的熱點難點問題,促進了黨的“三農”政策在基層的落實。去年3月,少數農民群眾向“信訪直通車”反映購買大型農機具補貼不到位,對此,市紀委隨即責成農機部門按時足額發放補貼。此舉大大調動了農民群眾購買農機具的積極性,全年農民購買農機同比增長69.8%。
——“信訪直通車”通過組織黨員干部現場處理群眾信訪問題,增強了黨員干部為民服務意識,改進了工作作風,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開展“信訪直通車”活動,使機關干部親身感受到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求,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便民服務活動。市、縣兩級政府組成部門在新聞媒體公開作出服務承諾,與“三農”問題密切相關的部門“一把手”就改進作風、提高效率接受電視采訪。市直34個重點部門和單位將行政許可辦理時限壓縮到平均只有5個工作日。針對農民反映的發展經濟缺乏資金問題,市有關金融部門在全市實行“信用一證通”,全市共有34萬多戶農戶使用了“信用一證通”,貸款金額達20.9億元。
——“信訪直通車”通過推進民主管理,加強了基層組織建設中的薄弱環節,促進了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和政權建設。針對因村級財務管理不規范導致群眾上訪多的情況,該市制定了《村級集體財務管理辦法》,建立了民主理財等十項制度,同時,全面推行鄉鎮政務、村務和財務公開,完善陽光議事程序,規范“一事一議”、“勤廉雙述”等制度,引導農民依法行使民主權利,強化對村干部的監督管理。該市金湖縣推行村級財務會審制度后,去年村級群眾信訪總量同比下降了56.6%。
三、“信訪直通車”活動啟示我們: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求是我們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紀檢監察機關必須牢固確立科學發展觀,更加關注農村基層,更加關注農民的切身利益,在服務新農村建設的大局中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在創辦“信訪直通車”的探索實踐中,許多生動的事例一次次警醒我們,紀檢監察機關必須更加直接地面向基層,真心實意地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切實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必須全面履行黨章賦予的職責,進一步創新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堅持“群眾利益無小事”,協調方方面面力量為群眾排憂解難。“信訪直通車”堅持把維護和發展農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一竿子”扎到農村基層,不僅為群眾解決了大量的熱點難點問題,而且使信訪工作實現了“四個根本性轉變”,即:變群眾來訪為干部去訪,變被動受理為主動上門服務,變間接處理為直接處理,變各部門“單兵作戰”為上下聯動、齊抓共管;使紀檢監察機關維護群眾的切身利益更及時、更有力、更到位。
——必須適應新農村建設的要求,加強監督檢查,推動黨的各項支農惠農政策的落實。在群眾向“信訪直通車”反映的各種問題中,有屬于農田水利的,有屬于道路交通的,有屬于看病上學的,大多涉及到支農惠農政策的落實。隨著中央、省、市對農村幫扶力度的不斷加大,將有大量的財力物力投入農村。為此,紀檢監察機關要按照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原則,切實加強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情況,財政支農資金、用于農村建設的國債和預算內建設資金、社會事業經費等管理使用情況,“三減免、三補貼”等政策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推動各項支農惠農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
——必須堅持以群眾滿意為最高標準,執紀為民,督促各級領導干部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在“信訪直通車”受理的各類投訴中,群眾最不滿的就是干部碌碌無為,不為民辦事;最痛恨的就是干部制造虛假政績,損害群眾利益;最盼望的就是干部帶領他們創業致富。紀檢監察機關要運用先進性教育活動中創造的好做法好經驗,在鄉村黨員干部中深入開展科學發展觀教育、黨章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理想信念和權力觀教育、黨紀條規和國家法律法規教育,增強基層黨員干部的群眾觀念、法紀觀念和廉潔奉公意識。結合新農村建設的各項任務,開展行風評議,督促鄉(鎮)七站八所和鄉(鎮)村黨員干部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改進工作作風,真正做到辦事要公、作風要實、用人要當、為政要廉,真正成為群眾信賴的貼心人和組織農民創造幸福生活的帶頭人。
——必須堅持改革創新,著力建立健全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懲防體系,為建設新農村提供政治保證。要結合深化鄉鎮機構、農村義務教育和縣鄉財政管理體制等農村綜合改革,深入研究當前農村黨風廉政建設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問題,針對容易滋生腐敗的重點部位和關鍵環節,制定具體管用的制度。通過加強教育、創新制度、強化監督,努力從思想、作風和紀律上為建設新農村提供有力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