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調查與建議

時間:2022-08-07 05:30:00

導語:對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調查與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對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調查與建議

擴大農村基層民主,實行村民自治,是黨領導億萬農民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偉大創造。要全面推進村民自治,把村民自治事業不斷推向深入,關鍵在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改革和完善黨在農村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加強黨內民主制度建設,這對于推動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具有根本性的作用。筆者結合對清鎮市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調查情況,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議

一、基本情況

清鎮市多數村黨支部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大力弘揚求真務實、奮發進取的精神,在加強以村黨組織為核心的村級組織建設方面,在促進農村改革和兩個文明建設方面,在實行村民自治、推進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其特點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黨支部一班人具有較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尤其是黨支部書記具有良好的民主意識和民主作風,帶頭執行民主集中制,善于團結同志,包括團結同自己有不同意見甚至反對過自己的同志,班子成員同心同德,共謀發展,形成了朝氣蓬勃、奮發有為的領導層;二是堅持走群眾路線,同黨員和群眾保持密切的聯系,遇事同大家商量,在重要決策上通過黨員大會或黨員議事會廣泛討論,實行集體決策,共同把關;如新店鎮各村都成立了評議小組,有事請評議小組評議,保證了決定事項(如分配救災、救濟物資等)公平公正。三是尊重和保障黨員的各項民主權利,把黨員的義務和權利有機地統一起來,使黨員對黨內事務有充分的了解權和參與權,激發了廣大黨員的政治責任感,確保了黨內政治生活的健康發展;四是積極探索黨內民主制度建設的途徑,使黨內生活逐步走上制度化、程序化軌道。尤其是村支部換屆中把民主機制引入黨內生活,切實在黨內選舉中實行“兩推一選”制,使農村黨員中的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強化了黨員干部的公仆意識、責任意識和競爭意識,并形成黨內外監督的有效機制。黨員群眾對村兩委換屆比較關心,參與意識有所增強。如暗流鄉陽山村在貴陽打工的黨員特意趕回來參加換屆選舉。

二、存在的問題

一是有些黨組織缺乏暢所欲言的民主氛圍;二是有些黨組織負責人對黨務、村務的重要決策,不經過充分醞釀和討論,喜歡獨斷專行;三是有的基層黨組織習慣于包攬一切,包辦一切,搞強制命令,村委會形同虛設;四是缺乏監督制約機制,村務不公開,辦事不公道。有的村沒有村務公開欄,有的有公開欄,但公開內容不及時,不全面。以上問題,盡管只存在于一些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中,但其消極作用不可低估,如果長期發展下去,勢必嚴重影響黨內民主和基層民主政治的發展,削弱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領導地位和核心作用。因此,大力加強黨內民主制度建設,推動農村基層民主的發展,是一個非常迫切的現實問題。

三、幾點建議

(一)黨內民主制度建設必須以保障黨員民主權利為基礎。必須明確,黨員是黨內權力的主體,黨員的民主權利是任何一級黨組織都無權剝奪的。黨章規定了黨員的八項權利,涉及到民主參與、民主選舉、民主討論、民主監督等方面內容。保障黨員的民主權利得到正確運用和充分行使,必須同黨員認真履行義務有機地結合起來,這對于增強黨員的政治責任感,保護和發揮黨員的積極性創造性,確保黨內政治生活的健康發展,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建立和完善“兩推一選”的黨內民主選舉制度。要確保村民自治機制的良性運行,必須堅持黨組織的正確領導,關鍵在于有一個素質較高、能得到農民群眾普遍擁護和支持的堅強有力的黨支部班子。隨著農村基層民主的發展,把民主機制引入黨內,對基層黨支部班子的產生方式進行改革,推行“兩推一選”制,突出強調“兩個大多數原則”,即支部成員必須得到大多數村民的擁護,必須得到大多數黨員的支持,并在此基礎上由黨內投票決定人選。

(三)不斷完善農村基層黨組織的議事和決策機制。實現黨的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將有利于解決農村“兩委”干部工作決策中不民主或各自為政的問題,真正做到民主決策有序運作、齊心協力為民服務。把重大村務的決定權交給廣大村民,凡村政大事,僅“兩委”研究決定還不算,要由黨員或黨員代表議事會、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議事會充分討論后再決定,做到“兩委”干部、黨員、村民代表三者決策的有機統一。

(四)做好農村發展黨員和提高農村黨員隊伍素質工作。針對農村黨員年齡老化、文化不高、整體素質偏低及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大量外出的問題,必須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農村發展黨員工作,始終遵循“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改善結構、慎重發展”的方針,積極探索在青年農民、外出務工人員、專業協會負責人、致富能手中培養入黨積極分子的有效方式,改善農村黨員隊伍的年齡結構、文化結構和知識結構,不斷增強生機與活力。大力實施“五培三帶”工程,把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養成為黨員,把黨員致富能手培養為村組干部,把突出的黨員村組干部培養成支書主任,把支書主任培養成先進典型,提高農村黨員干部帶頭致富、帶領群眾共同致富、帶動農村社會全面進步的能力。搞好管理培訓,提高農村黨員隊伍素質。

(五)抓好領導班子自身建設,努力提高黨員干部的素質。農村黨組織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先進性,增強在群眾中的影響力和號召力,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才能成為廣大群眾擁護和支持的領導核心。因此,必須一手抓自身建設提高先進性,一手為群眾辦實事增強號召力,不僅要教育農村干部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和利益觀,樹立執政為民和依法辦事的觀念,把代表、維護和實現廣大群眾的利益作為出發點和歸宿,建立支部辦大事、黨員辦好事的目標責任制,強化農村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同時,要不斷壯大黨的群眾基礎,充分尊重廣大群眾的意愿,使村委會成為一個群眾充分行使民主權利的村民自治組織,積極引導村民投身于村民自治活動中來,增強駕馭全局的能力、協調各方矛盾的能力和依法辦事的能力,把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各項制度落到實處,為農村改革、發展和穩定創造一個良好的政治環境,帶領廣大農民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