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煙生產中問題思考
時間:2022-08-31 07:09:00
導語:烤煙生產中問題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烤煙是我縣近幾年興起的主導產業之一,發展烤煙生產是促進農民增收的必由之路。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始終把烤煙生產作為調整產業結構、興縣富民的大事來抓,以此來推動全縣經濟實現追趕型、跨越式發展。目前已基本形成一定規模。截止*年,我縣烤煙生產基地鄉鎮由10個發展到15個,種植面積由*年的4581畝發展到*年的10810畝,烤煙產值達到603萬元,煙稅收入達到121萬元,烤煙面積、產量、產值、煙稅分別比*年增長135%、71%、123%、124%。
根據多年來我縣發展烤煙生產的實際和對烤煙生產督促檢查的情況來看,筆者認為,目前烤煙生產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一是土地機制問題。從我縣人均占有土地面積來看,戶均土地面積最多的不足3畝,二輪土地承包以后,好多農戶土地已經相對固定,而烤煙種植戶需要6畝以上,方可達到種植規模,達到建一個烤煙爐的條件。所以好多煙農想種植烤煙,苦于沒有足夠的土地,這樣導致一部分煙農放棄了種煙。
二是勞務輸出影響烤煙生產。時下,農民外出打工的優厚待遇極大的吸引了農村60%以上的青壯年農民,他們被眼前的利益所驅使,每年外出務工,月收入最低也可以賺1000元以上,一年可收入1-2萬多元,他們看不上種煙的收入,所以對發展烤煙生產影響較大。當然,勞務輸出也是政府大力提倡的一項增加農民收入的主要措施,可是大量勞力外出,家庭剩余勞力嚴重不足,直接影響了烤煙種植。
三是政策問題。主要是部分基地鄉鎮和煙草企業對煙農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夠,例如煙農種植烤煙需要的肥料、搭建烤爐的補貼、改善基礎設施條件的補貼等普遍與其他縣市偏低,也影響了煙農種植烤煙的積極性。同時還存在激勵機制不健全,部分基地鄉鎮領導存在“小河有水大河滿”的意識,政府制定的優惠政策不能及時兌現到位,特別是對村級干部10%的煙稅兌現困難,村組干部抓烤煙生產的積極性難以調動,從而使他們的帶動作用難以發揮。
四是技術服務不到位。烤煙是技術含量較高的作物,如果技術服務跟不上,而煙農多數都缺乏生產技術,如果技術服務不能及時到位,一次種植失敗,煙農就會失去種植烤煙的信心。重種植、輕管理、忽收購、服務跟不上的問題尤為突出,在面積落實時層層抓落實,當煙農的煙苗栽入大田后,工作嚴重脫節,防蟲、紡病、鋤草、打頂、抹杈、采收、烘烤、分級、扎把等環節缺乏組織領導和技術指導,造成煙葉質量不高、煙農效益低,也影響了烤煙生產發展。
五是烤爐設施建設和烘烤技術手段落后。新發展煙農的烤爐建設緩慢,成熟的煙葉不能及時烘烤,腐爛在煙田,也給煙農的收入造成損失。烘烤的先進設施和技術不能有效推廣,投入大、風險高,是嚴重影響烤煙種植向規模化、集約化烘烤轉型的瓶頸。
六是技術培訓和技術更新措施跟不上發展的要求。對煙農的技術培訓不夠,相當一部分煙農很難掌握全程生產技術,出現顧此失彼的現象,對生產環境出現的問題不能正確對待和及時解決。技術指導方面不能結合實際運用新技術,死搬硬套,在生產技術指導上出現失誤,使煙農蒙受損失。如品種老化、育苗期不適時氣溫特點、肥料的配方和施肥標準不合理、高起壟不覆膜、打頂不合理等現象,也影響烤煙發展。
七是企業利益和煙農利益的矛盾問題。這種矛盾主要反映在種植與收購方面,煙草企業為了追求企業自身利益,在收購過程中總是以趣著以質論價、按目標收購,使部分煙農種煙的收入不夠明顯,損傷煙農的利益,也是造成煙農不愿種植烤煙的重要因素。
八是認識上存在偏差。少數鄉鎮領導對發展烤煙的缺乏正確的認識,他們認為現在中央的惠民政策,發展經濟,調整產業結構,就是靠群眾自覺自愿,群眾不愿做的事,干部磨破嘴皮也無濟于事。所以在工作中只是輕描淡寫的,蜻蜓點水式的,不做深入實際的宣傳發動,不耐心細致的作群眾工作,缺乏正確引導和典型引導工作,只求存在,不求發展。
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必須采取下列措施:
一是進一步轉變觀念,提高認識。搶抓發展機遇,特別是政策支持機遇、市場要求機遇。首先是各級領導要提高認識,把烤煙生產當作強縣富民的朝陽生產抓緊抓好,認真落實各級政府的責任,實行嚴格的目標考核管理,并與經費掛鉤。還要解決群眾的認識問題,采取正確引導,算帳對比的方法,利用各種形式,廣泛深入地宣傳種植烤煙的優勢和面臨的新機遇,讓群眾自覺地接受這一產業讓他們充分認識種植烤煙的實惠,用利益驅動來督促煙農種植烤煙。
二是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好土地問題。土地問題是制約發展烤煙生產的瓶頸,所以各級政府及其主管部門要認真研究土地政策,根據各烤煙基地鄉鎮的實際,制定出相應的補償標準,做好群眾的思想工作,特別是對那些土地寬余的農戶、外出務工的農戶,提供一定的補償,將有限的零星土地資源有償地向煙爐和能人轉移,并成為穩定的煙農,實現規模化種植、集約化生產,讓煙農可以得到更多的土地,這樣才能讓煙農有足夠的土地種植烤煙,不因為缺少土地而發愁,成為收入穩定的固定煙農。
三是要加強政策促動。在發展烤煙生產的過程中,各級政府都要制定切合實際,靈活多樣的激勵政策,從面積落實、烤爐建設、物資供應、跟蹤服務等方面對煙農給予傾斜,用政策調動群眾種煙的積極性。同時要抓激勵政策的落實。縣烤煙生產管理部門要根據烤煙生產進度要求搞好階段安排,定期不定期地搞好檢查督促,通報情況。對發展烤煙生產工作力度大、措施得力,成效顯著的鄉鎮、村組和煙農實行重獎,以此來激勵和促進烤煙生產的均衡發展。
四是要搞好技術服務和指導。首先,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要以群眾利益為重,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搞好協調服務,認真負責地指導群眾發展烤煙。其次要加強技術服務。煙草管理部門及煙葉技術人員要抓住農時,嚴格按技術要求,進行技術指導,統一技術口徑,促進烤煙生產達產達效,要將指導成效和工資掛鉤,促使其撲下身子,深入田間地頭,搞好技術指導,幫助群眾發展烤煙。再次要搞好物資供應。根據烤煙發展的任務要求,早計劃、早購進化肥、農膜等專用物資,實行無償服務,送貨到村組,發放到農戶,最大限度在保證煙農發展生產之所需。
五是加大技術培訓力度,普及技術知識,幫助煙農掌握各環節的生產技術。狠抓各個生產環節的技術培訓,確保每個種煙戶有一個明白人,不斷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探索新思路,加大運用和推廣新品種、新技術,在技術上要更新、管理上要創新、服務上要實際,把增產、提質、達效的措施落到實處。一要抓好試驗對比,引進秦煙96號優質品種;二要引導煙農選擇最佳育苗期(2月10日前后)和移栽期(5月20-25日前后)。三要搞好地塊酸堿度測試,科學配制煙用肥料。四要結合我縣土地瘠薄的實際,低起壟、全覆膜、深栽煙,使水分、養分快吸收。五要科學打頂,合理留葉,提高產量。六要大力推廣熱風循環烤爐、密集烘烤,達到節能、降耗、減少投勞、自動調控、烘烤標準一致、質量好、風險小、效益高的目的。最好是在密集烤房建設投入方面作到企業投入,權屬歸企,大戶使用,個體經營,收益分配,企業長期見利,政府獲稅,形成大戶種植,連片規模生產,集約化烘烤,面積穩定,穩步推進。
六是正確處理好煙葉生產與煙葉收購的關系。一要切實加強對煙葉收購工作的組織領導,加強政策指導,向群眾宣傳煙葉收購有關政策規定,協助收購部門按照“約時定點、干部帶隊,輪流交售”的原則,組織煙農有序交售。二要完善收購制度,強化收購管理。堅持以質論價原則,堅持杜絕壓級壓價、抬級抬價,堅決杜絕“人情煙,后門煙”,嚴格實行“四公開一監督”制度,即公開收購政策、公開等級標準、公開收購價格,收購人員亮證上崗,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同時全面推行收購預檢制度,煙農交售煙葉前,必須經技術員初檢,并發給初檢合格證,增強自我監督力度,提高工作透明度。三要各方配合,規范收購市場。嚴厲打擊煙販、煙霸,強買強賣等擾亂煙葉收購市場的違法活動,切實維護煙農利益。
總之,發展烤煙生產,是一件農民增收、財政增稅的好事。各級政府及其主管部門只有認真研究制約烤煙生產發展過程中的關鍵因素和環節,采取強有力的措施,消除障礙,從而達到認識上一致、謀求發展信心堅定、保障措施得堅強有力、扶持政策扎實有效、服務全面到位、技術指導一絲不茍,才能保證這一主導產業穩步發展,為全縣經濟超常規發展發揮優勢作用。
- 上一篇:山區設施建設問題思考
- 下一篇: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