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工作創新發展思考
時間:2022-09-22 04:05:00
導語:人才工作創新發展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的**大,首次將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寫入報告和黨章,把人才工作擺在了突出位置。報告指出,要“堅持黨管人才原則,統籌抓好以高層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為重點的各類人才隊伍建設”,要“創新人才工作體制機制,激發各類人才創造活力和創業熱情,開創人才輩出、人盡其才新局面”。這是黨對人才工作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在新形勢下,我們必須提高堅持黨管人才原則的自覺性,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開拓進取、勇于創新,推動人才工作不斷向前發展。
創新工作理念,用科學人才觀引領人才工作
從全國人才工作會議,到黨的**大,都強調要堅持黨管人才原則,這是我們黨著眼于改進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增強黨的執政能力所作的重大決策,有利于加強宏觀管理,有利于協調和發揮各部門的職能作用,形成人才工作合力。堅持黨管人才原則,是新形勢下黨管干部的深化和拓展,是黨的干部工作與時俱進的必然要求。在新形勢下,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必須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大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黨委、政府的中心任務和工作重點,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下去謀劃、推進人才工作。
宣武區歷來重視人才工作,堅持解放思想、改革創新,用科學的理念來引領人才工作,在黨員干部中倡導“大人才觀”。樹立和強化“大人才觀”,就是堅持公平正義,充分認識“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可以成才”的科學人才觀,不唯學歷、不唯職稱、不唯資歷、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選人才,真正做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得”;就是堅持以人為本,始終把促進人才健康成長和充分發揮人才作用放在首位,鼓勵人才敢干事業、支持人才干成事業、幫助人才干好事業,努力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就是堅持統籌抓好黨政人才、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高技能人才隊伍以及文化創意產業人才、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創新人才體制機制,優化人才發展環境,激發各類人才的創造活力和創業熱情,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撐。
形成工作合力,不斷創新人才工作體制機制
**年以來,宣武區積極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認真落實中央、市委關于人才工作的精神,著力推進了體制機制創新。及時建立健全了職責分工明確的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定期研究部署人才重點工作和重要政策措施,制定實施了“十一五”人才發展規劃、人才評選管理辦法等一系列制度和文件。探索建立了各類人才考核評價機制,完善了選才用人和人才激勵機制。堅持公務員凡進必考,處級領導干部通過筆試、結構化面試選拔,后備干部公開選拔,科級干部實行競爭上崗,事業單位通過聘用制等形式選人用人。開展了全區“有突出貢獻的高技能人才”、“人民滿意的政法干警”和“巾幗女杰”等一系列評選表彰活動。更加注重在引才的同時引智,鼓勵企事業單位采取咨詢、講學、短期聘用、技術合作、人才租賃等靈活方式引進國內外人才和智力,形成了多樣化的人才引進機制。為進一步建立健全以業績為導向的人才激勵和保障機制,實施優秀人才培養資助辦法,資助了高級公共管理人才培養、宣南寺廟文化研究等20多個人才培養項目,充分發揮了帶動和示范效應,促進了人才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目前,基本形成了區委統一領導,區委組織部牽頭抓總,有關部門密切配合,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人才工作格局,人才工作的整體合力得到有效增強。
面對新階段、新形勢對人才工作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大精神,確保黨管人才工作進一步取得實效,在堅持和完善有效做法的基礎上,宣武區將進一步建立健全人才工作的六個運行機制。一是人才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聯動機制。充分發揮宏觀經濟管理部門的作用,將人才工作納入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增強人才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契合度和對接度。二是統一權威的決策機制。對人才工作的重點計劃、重要安排、中長期規劃等,要在充分聽取各職能部門意見、建議的基礎上,由區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研究后統一報區委決定。三是完善權責明確的分工負責機制。每年年初,由區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確定工作任務和目標,并將其分解到各成員單位和其他相關部門,明確完成時限和質量要求。四是快捷順暢的信息溝通機制。建立重要信息及時制度,及時通過新聞媒體、宣傳人才工作重要政策和重大活動。五是系統高效的督辦落實機制。建立人才工作督辦制度,完善人才工作目標責任與考核評價制度。六是積極主動的協調服務機制。加強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之間的溝通、協調與服務,及時解決相關問題。
抓好載體創新,著力搭建區域人才互動平臺
載體是推進工作的有效途徑,也是提高工作組織程度的重要抓手。近年來,宣武區積極拓寬思路,為人才創業、發展搭建載體,有效促進了區域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緊緊圍繞功能街區建設,搭建各類人才載體,吸引了一大批高層次人才。目前,馬連道茶葉一條街吸聚了全國大批茶商,宣外傳媒產業園區也聚集了大批新聞傳媒人才,琉璃廠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天橋演藝園區、牛街民族文化區等園區也為各類人才創業發展提供了廣闊平臺。同時,以宣武人才實踐園區為載體,進一步拓寬了與各大院校及科研機構的合作渠道。近一年來,宣武區與北京大學合作,先后組織19名博士和博士后進行了掛職鍛煉,開展了宣武區高層次人才戰略研究,促進了人才的柔性流動,增強了區域人才吸納能力。此外,還探索實踐了大學生擔任社區黨委書記、主任助理工作,并先后接收來自北京市直機關、新疆和田地區、貴州省遵義市、安徽省黃山市等數十名黨政干部到宣武區掛職鍛煉,進一步加強了人才工作的溝通協調和資源整合力度。
為更好地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宣武區將進一步整合人才資源、創新人才載體,積極推進區域人才合作培養項目。**年,重點抓好“雙向流動、素質提升”計劃的實施。以掛職鍛煉為主要形式,組織17家市直機關優秀黨政人才和10名高校干部或博士到宣武區進行掛職鍛煉,并選派10名宣武區優秀后備黨政人才到市直機關、區屬企業、發達地區和艱苦地區進行掛職鍛煉,加大復合型黨政人才的培養力度,促進不同區域、不同行業間各類人才的柔性流動,實現引才和引智的預期目標。
加強教育培訓,統籌推進六支人才隊伍建設
提升人才隊伍整體素質,加強教育培訓是重要渠道。近年來,宣武區積極探索人才成長規律,加強人才培養力度,形成了立體化人才培養格局。在黨政人才方面,在積極發揮黨校主體培訓陣地作用的同時,舉辦了黨政領導干部周末大講堂、文化創意產業人才培訓班、北大高級公共管理人才培訓班等精品培訓項目。**年,共培訓5400余人次,全面提高了干部的綜合素質。堅持全方位考察與多崗位使用相結合,采取“上掛、橫聯、下派”等方式,加強了后備干部的實踐鍛煉,近1/2的后備黨政人才走上了處級領導崗位。在專業技術人才方面,主要采取“壓擔子工程”、“141骨干教師隊伍建設工程”、定期帶薪脫產培訓、優秀教師資源輻射帶動、個性化培訓等形式不斷提升專業技術人才綜合素質。在企業經營管理人才方面,主要通過開展EMBA課程培訓等形式,對200余名中高級經營管理人員進行培訓,提升他們的經營管理能力和素質。在技能人才方面,**年,共培訓25506人,完成年計劃的170%,其中創業培訓帶動就業214人。**年,累計培訓23325人,完成年計劃的155.5%,實現了技能人才的總量增長。在社會工作人才方面,結合“五星級和諧社區”創建活動,不斷加強社會工作人才隊伍教育,促進了和諧社會建設,總書記曾到廣外車站西街15號院視察,對和諧社區建設給予了充分肯定。
著眼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宣武區今后要繼續以高層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為重點,統籌抓好全區六支人才隊伍建設。**年,要著力抓好五項工作。一是適時召開全區人才工作會議,總結交流人才工作經驗,部署人才重點工作,制定人才工作重要制度措施,進一步明確各成員單位、相關部門任務分工。二是加強組織領導體系建設,建立健全各支人才隊伍領導小組,充分調動主管部門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三是加強信息化建設,進一步充實完善各類高層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數據庫,進行定期更新、動態管理,全面準確地掌握全區高層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基本信息。四是積極探索和實踐“青年公務員職業生涯規劃設計”項目,鼓勵各單位、各部門結全本單位、本部門特點先行試點,不斷加強調查研究。五是結合區域特點,實施高技能人才培養工程。通過實施高技能人才培養資助項目,計劃五年內培養100余名高技能人才,提高宣武區高技能人才數量和質量,帶動技能人才隊伍的健康成長。
激發人才活力,著力營造創新創業的好環境
激發人才活力,提高廣大人才投身于區域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離不開良好的人才發展環境。近年來,宣武區堅持以人為本,倡導人性化管理,堅持用事業凝聚人才,用精神鼓勵人才,用真情關心人才,使人才感受到了實現自身價值的自豪感、貢獻社會的成就感和榮譽感。利用報紙、網絡等媒體,廣泛宣傳黨的各項人才工作方針、政策,大力褒揚優秀人才事跡,在全社會形成了“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社會氛圍。通過實施“宣武人才卡”工程,制定重點引進職業和專業目錄,保證了綠色人才通道暢通。建立了區領導聯系拔尖人才制度,每位區領導聯系1至2名拔尖人才,在醫療和子女入學等方面為人才提供便利,積極營造良好的服務環境。投資建立了“北京?宣武職業技能人才網”,為企業引進人才和人才就業提供了便捷、高效的現代化網絡服務。為進一步充分聽取、收集各類人才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及人才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先后舉辦了一系列人才論壇,主要有“黨政一把手論壇”、“拔尖人才論壇”、“文化創意產業人才論壇”、“中青年骨干人才論壇”和“非公企業人才論壇”等。系列化論壇,既增強了各類優秀人才為區域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發展建言獻策、貢獻智慧的積極性,又增強了優秀人才對宣武區的歸屬感、主人翁意識,形成了合作共贏的局面。
全面推進人才工作,需要進一步優化人才成長環境。下一步,宣武區要著力加強人才服務體系建設,改進服務方式,完善服務手段,提升服務功能,拓寬服務領域,不斷提高為人才服務的水平和質量。一是探索建立智力服務機構與黨政機關、企業需求的對接機制,堅持引才與引智相結合,按照“多種形式、多方協作、互惠互利、共同受益”的思路,進一步加強人才實踐園區建設,不斷豐富其內容和形式。二是繼續建立和完善以競爭擇優為主導的人才選拔機制,深入落實《宣武區引進優秀人才暫行辦法》,進一步增強對人才的吸納能力。三是完善人才考核評價機制,進一步調動各單位、各部門“一把手”抓人才工作的自覺性和主動性,發揮其在綜合協調、服務大局、承擔責任、解決問題方面的主導作用。四是繼續加大對各類優秀人才的評比表彰力度,充分發揮各類新聞媒體作用,進一步營造“尊重知識、尊重勞動、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輿論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