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挑戰電力經驗交流
時間:2022-09-25 06:41:00
導語:冰雪挑戰電力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08年春節前后,我國南方十幾個省份冰雪造成的災害突如其來。據報道,50年甚至百年一遇的冰雪災害,讓供電系統承受了徹骨之痛。輸電網線的折損,導致大面積停電,讓電力職工冒雪破冰,挺進山林和原野,護網保電。各級領導在一線指揮,廣大職工在一線拼搏,企業文化在一線閃光,剛毅精神在破冰保電的實戰中彰顯,譜寫了一曲抗災保電壯歌。然而此次冰雪災害暴露的問題也引發了眾人從深層次加以反思。北方人說,這樣的冰雪在北方的冬天常見不鮮,但并未引發像南方式的雪災。據氣象專家分析,同樣是下雪,北方下的是干雪,濕度僅有15%-30%;而南方是濕度達到60%-95%的“濕雪”和凍雨附著在導線、鐵塔上結冰為害。上饒市工業與民用35千伏以下的架空電力線路設計規范,均為上世紀80年代國家標準,所用計算氣候條件,以當地氣象資料和已有線路運行經驗確定,一般只有15年一遇。10千伏及以下的架空電力線路更低,這一設計標準承受覆冰厚度最高值僅為10毫米,而今年是50年一遇的冰災,重要的輸電線路設計標準要達到能承受覆冰厚度30毫米以上方可保有災無害。南方電力系統每年應對“迎峰度夏”時周到的準備、精心的調度,還有聯合反事故演練和“黑啟動”試驗,真正做到了有備無患,有效提高了處置突發事件能力。而對冰雪災害的認識就不一樣了。這次冰雪仍然是涉及到人的思維、人的素質、人對自然災害挑戰的心理準備問題。當我們面臨危機,除有預防的警醒,還要摒棄以地域經驗為依據的“慣性”思維。因為僥幸心理,往往會放松積極的應對準備。僅舉一例說明:這次雪災倒桿之后,包括本地重型水泥電桿定點生產的廠家,都存貨不多,難以滿足抗災需求,只能一邊緊張組織生產,一邊向外省求援,有的遠道而求到了山東省。這次抗災對于我們過去設定最低庫存保障制度,提倡“零庫存”的管理理念,是一次實踐檢驗。同時對于遇事從大局出發,落實全國一盤棋的抗災思想,是一次有力的闡發。對于今后供電部門與廠家聯合抗災的模式也是一次翔實的論證。吃一塹,長一智。其一,供電企業趁此災后重建,正好借鑒中外成功經驗,高標準、嚴要求,把電網建設得更堅強,尤其是高電壓等級的輸電線路。這樣做,雖然牽涉到提高標準、增加資金,但確有必要。痛定思痛,較之于電網受災而被動蒙受損失,無論從量或質上講,都不如主動解開死結,使基礎建設更上一層樓;其二,建立供電企業與配件生產廠家聯合抗災的庫存機制,制定應對突發事件所需的合理庫存標準,以避免突發性自然災害到來時的被動局面;其三是發揮電網企業在電源布局中的主導作用,引導發電集團對電源進行合理布局。為此建議有關部門積極論證,爭取在上饒市上廣玉地區建設一個火力發電廠,以加強對上饒電網的支撐,增強整個電網的容災抗災能力,避免在有關輸電線路遭到毀壞時贛東北區域發生大面積停電。居安思危,瞻前顧后,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近幾年南方一些區域網也曾出現過類似險情。比如2006年華中電網就曾經遭受冰雪襲擊,壓垮過一條主干線。幸虧有另一條主干線支撐,從而避免了整個區域網絡的“解列”,也未招致城鄉人民點蠟燭過年。再如2005年除夕,渝東南黔江至秀山220千伏黔秀線發生覆冰災害,導致秀山縣孤網運行1個月。2005年后,重慶市電力公司立即對黔秀線進行改造,原設計標準是覆冰10毫米,改造后達到40毫米,這次220千伏黔秀線雖然覆冰嚴重,卻沒有倒塔斷電。由此可見,今年的雪災雖有突發性,但也應從內因找依據,對以往的教訓總結不深,記取不牢,恐怕是最大的教訓。努力發揮現代科學技術的威力,則是我們要重點思考的另一個問題。寶雞的輸電線路,由于早已掌握了高壓輸電線路“帶負荷融化線路覆冰技術”,工作人員可在監控室通過微機系統隨時據實進行融冰操作,是近期全國唯一在重冰區保證線路安然無恙的電網。相關部門應迅速推廣這項技術,并著手修改有關技術規范,容納最新技術措施,以增強電網抗災實力。今后在防自然災害研究中,應改進跨路、跨山、跨江等跨度大的線段、線路設計,重點進行穩定性和堅固度的強化建設,用科技技術應對天災,完全可以減少大面積停電的風險。我國幅員遼闊,南北有溫差,東西有時差。不可否認,這種千差萬別的條件,發生任何一種自然災害,大家都能訓練有素去應對,難度非常之大。問題在于應抓住主要矛盾。
一是完善應對制度、強化抗災機制。譬如在各行各業配套建立完善的預警系統,通過信息系統告知相關人群,使其盡量避開災害的損傷,及早做好防災、減災的準備
。二是普及教育,提高人群應對自然災害的能力。并宣傳教育民眾在自然災害面前不再單純處于等待救援的被動狀態,而是主動投入自救和相互救助的行列當中。
三是慎防“現代化依賴性”。任何行為,產生“依賴性”,往往是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人的行為一旦產生依賴性,則往往積重難返。不是時尚生活不好,而是要有意識預防某個環節不幸而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相信這種缺陷一定會在我們兩輩人中得到改進。
◆饒企文
- 上一篇:企業預防職務犯罪思考
- 下一篇:變電運行經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