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計量管理經驗交流

時間:2022-09-26 04:23:00

導語:電力計量管理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力計量管理經驗交流

一、建章立制,規范工作流程。

依法依規開展電能計量工作的前提,必須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來支撐。因此,我局在嚴格執行《計量法》和國家有關檢定規程的同時,不斷修訂和完善電能計量管理制度,使之能夠適應電能計量工作的快速發展。**年初,為加強電能計量管理,堵塞管理漏洞,掃除管理死角,根據我局電能計量工作的實際情況,重新修訂了電能計量管理制度,新增加了計量的有關規定、管理細則和考核辦法等共計10余項,做到了各項工作有安排、有制度、有考核辦法。通過“電能表領用和發出管理細則”和“考核辦法”的執行,杜絕了電能表隨意領、發現象,有效遏制了輪換和拆回的電能表不及時退庫現象,強化了表庫的管理。通過“電能計量封印模和封印鉗管理細則”和“考核辦法”的執行,加強了對封印模和封印鉗的管理,責任到人,“彩色防偽封印”的使用,使各類工作人員使用不同顏色的封印,有效的防止了個別客戶通過偽造封引進行竊電的現象。

二、提高計量精度,確保計量準確性。

(一)安裝S級電能表、互感器,提高輕負載時的計量準確性

提高電能計量裝置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是保證計量準確的前提。就要求電能計量裝置具有更寬的準確計量范圍,特別是輕負載、季節性負載以及沖擊性負載的電能計量點就更需要配置高動熱穩定、寬量限的互感器和寬負載的S級電能表。S級電能表與普通電能表的主要區別在于小電流時的要求不同,普通電能表5%Ib以下沒有誤差要求,而S級電能表在1%Ib時即有誤差要求,提高了電能表輕負載的計量特性。S級電能表可運行在發電企業上網、跨區聯絡線、省網聯絡線及其省內下網等關口,用于貿易結算和內部經濟指標的考核。我們選擇了一戶負荷變動較大的高壓客戶安裝0.5S級多功能電能表,并與原裝的0.5級多功能電能表同時計量,經過5個月的比對試驗,0.5S級的電能表計量的電量比0.5級電能表計量的電量平均多0.2個百分點。事實證明,負荷變動較大的客戶安裝S級電能表的確能夠提高計量的準確性。根據DL/T448-2000《電能計量裝置技術管理規程》的有關規定,我們在戶縣電廠4條關口饋路裝設了8只0.2S級主副電能表,提高了關口計量裝置的準確性。同時,從**年5月份開始要求新裝客戶一律使用S級互感器,以保證電能計量的準確、可靠。

(二)試點安裝基波電能表,提高計量準確性

諧波不僅對電網有危害,而且對計量也有影響,為了了解諧波對計量準確性影響的程度,我們選用了DSSD331/DTSD341-9C型0.5S級電能表,該表采用當今世界流行的高檔電能表設計方案:DSP+管理MCU,將DSP高速數字信號處理功能和高檔MCU完善的管理功能結合。基本工作原理:16位A/D轉換器和DSP高速數據處理器對各相電流、電壓進行采樣。通過相應的數學計算,由DSP部分完成對電參量測量、電能累計、諧波分析、諧波電能及諧波電量計算等工作。計算數據通過高速通信接口與管理MCU進行數據交換;管理部分采用一款16位MCU,主要完成顯示、數據統計、存儲、通信、電表功能選擇以及初始化數據設定等工作。在西安市紡織城電鐵牽引變試點安裝能夠計量諧波電量的基波電能表安裝的基波電能表與普通電能表進行比對試驗,經過一個月的比對,基波電能表計量的電量比普通電能表計量的電量多2個百分點。從比對結果可以看出,給產生諧波的客戶安裝計量諧波電量的基波電能表,能夠準確計量普通電能表不能計量的諧波電量,減少了電量損失,提高了計量的準確性。目前,我們已在電鐵牽引變、冶煉、鑄造等容易產生諧波的客戶安裝了基波電能表。

(三)對電壓互感器二次壓降超差的客戶進行改造,提高大用電客戶計量準確性

對高壓供電高壓計費的大電力客戶,影響電能計量裝置計量準確性的因素除電能表的本身誤差、互感器的合成誤差外,還包括電壓互感器二次回路壓降引起的誤差。電壓互感器二次回路壓降引起的誤差與電壓互感器的二次負載、導線截面、導線長度等因素有關,《電能計量裝置技術管理規程》(DL/T448-2000)規定:“Ⅰ、Ⅱ類用于貿易結算的電能計量裝置中電壓互感器二次回路電壓降應不大于其額定二次電壓的0.2%。”因此,應保證電壓互感器二次壓降引起的誤差在允許范圍之內。

安裝運行于變電站和客戶處計費用的電壓互感器,往往離控制室配電盤上的電能表有較遠的距離,它們之間的二次連接導線較長,二次連接導線上的電壓降會導致電能表端子上的電壓不等于電壓互感器二次端電壓,其幅度和相位都有變化,從而給電能的測量結果帶來誤差。**年我局對部分電壓互感器二次壓降超差的客戶進行了改造,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三、采用技術手段,加大防竊電力度。

(一)試點安裝單相防竊電電能表,減少電量損失

長期以來,一些地區居民竊電比較嚴重,用電秩序混亂。主要竊電方式有:表前接線、斷開電壓掛鉤、U型環竊電等方式,長期造成線路線損較大,經過城網一戶一表改造,將原有的機械式電能表更換為單相電子式電能表,杜絕了上述竊電行為。經實踐證明,線損較前下降許多,但在居民地區的少數客戶隨之又采取了新的竊電手段進行竊電,如將電能表封印剪斷后用強力膠粘接,在表內短接線或改變表內電子電路,以及一火一地的用電方式,手段更加隱蔽,不易發現,繼續達到竊電目的。

為了解決這問題,我局決定在這一地區試點安裝單相防竊電電能表。防竊電電能表不同于一般的單相電能表。防竊電電能表外殼螺絲采用了封閉處理,表殼一次性裝配,竊電戶在進行表內短接線時必須破壞該表外殼的封閉處理,從而用電檢查人員能夠及時發現并制止竊電行為。防竊電表采用了特制芯片,兩路電流采樣,無論是火線、零線均按最大電流進行取樣,對電流進行智能判斷,有效防止采用“一火一地”或在表內加裝短路線竊電行為。我們在某竊電比較嚴重的居民區,隨機挑選了36戶安裝單相防竊電電能表,經過三個月的試點運行,較好地遏制了竊電現象。截至目前共安裝550只防竊電電能表,運行良好,

(二)安裝防竊電計量箱,有效防止竊電。

為了解決困擾我局線損高、用戶竊電嚴重的問題,我局在用戶變壓器上安裝了計量箱,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我局運行的計費計量箱主要有三種形式:上扣式計量箱,組合式計量箱,分體式計量箱。

上扣式計量箱是將計量箱安裝在變壓器的低壓樁頭上,電能表和互感器安裝在計量箱內,計量箱與變壓器緊密接觸形成一體,有效的遏制了用戶的竊電,現在這種計量箱運行的時間最長、數量最大,銹蝕、損壞也最為嚴重,主要用于農村綜合變、抗旱變、及磚廠、煉鋼廠等部分竊電嚴重的企業。

組合式計量箱是將計量箱安裝在電線桿上,電能表和互感器安裝在計量箱內,低壓線從箱體中穿過,能較好的防止竊電。主要用于不方便安裝上扣式計量箱的用戶,如變壓器樁頭采用T字型接線的用戶。

分體式計量箱是互感器和電能表分別安裝,計量箱安裝在墻上,互感器安裝在配電柜內并加裝防竊電罩,主要應用在信譽較好的企業。

(三)推廣使用“YZJ-2000用電管理自動監測系統”進行自動監測防止竊電。

“YZJ-2000用電管理監測系統”集微電子、現代通信、計算機等多項技術為一體,子站采用最新的CPLD和CPU相結合,完成多路模擬量、數字量的采集。并且具有RS-485、TTL接口,可連接此標準接口的設備。主站選用性能穩定的工控機,和WINDOWS2000系統。整個系統的軟、硬件采用模塊化、多冗余設計,既易于擴充和軟件升級,又保證設備工作可靠,通信采用無線通信方式,具有可靠性高、通信快等優點。全部性能指標符合相關行業最新規范,提高了對用戶用電的無線監控能力,有效的防止了竊電,降低了線損。該系統具有:

1、用電管理功能

數據采集:采集有功功率、無功功率、電流、電壓、CT、PT的狀態參數;

遠程抄表:通過RS485口可對4塊電表進行電表數據采集,并通過無線通信方式傳至主站,可計算任意時段的有功電量并自動生成曲線圖;

事件記錄:子站可存儲一個月的報警和屯量。主站可存儲10-20年的數據;

數字地圖顯示:直觀的電子地圖顯示事件發生的地址;

電表常數和底數設定:可分別設置多只電表的表常數和系數(機械初值)。

2、用戶用電異常報警服務功能

以報表和直方圖方式顯示、報警單位、地址、時間、報警類型顯示并能存儲、記錄、即時打印。

3、用電計量管理

可在系統主站任意設定兩次抄表時間或臨時抄錄計量電表(由RS-485口讀取)的數據,可對各項用電指標進行分類、查詢、統計。

4、防竊電功能

計量柜開門報警;

計量柜超溫報警;

高、低壓CT、PT二次接觸點阻值增大、開路、短路。

目前在我局,共安裝主站1臺,子站206臺,運行情況良好。該項目榮獲省電力公司2003年度科技進步二等獎。

四、突出科技創新,提高工作效率。

(一)計量資產錄入采用二維條碼提高工作效率

為提高我局計量資產在運行、校驗、維護、檢修、使用跟蹤及新資產的走字、入庫等管理上的自動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減少人為出錯的可能,研制開發了資產二維條碼管理系統,該系統應用后,實現了計量管理的任何一個環節都能夠自動、方便地獲取計量資產的所有信息。使計量管理各個環節包括資產錄入、入庫、出庫、檢索、顯示等工作簡單到只需用掃描槍一掃即可,從而大大提高了計量資產管理的自動化水平。而且采用的二維條碼具有多重防偽特性、譯碼可靠性極高、糾錯能力強、編碼范圍廣等優點,目前國內還沒有采用二維條碼進行計量管理的報道,因此該技術屬前沿科技。該項目榮獲省電力公司2003年度科技進步二等獎。

(二)安裝桿上無線抄表裝置提高工作效率

我局部分高供高計、高供低計和臺區考核的電能表安裝在電桿上,營業抄表人員在抄表時,不得不采用人工登桿抄表這種原始方式,存在著極大的安全隱患。每次抄表,需要2人一組,一人監護,一人登桿,每天抄表大約30臺,抄表效率極低。

由于抄表效率低,抄表時間長,原本作為線損計算依據的臺區考核電能表的表底數不能實時采回,因此,線損計算存在較大的誤差,不能正確進行線損分析,無法提供正確的決策依據。

為解決上述問題,我局曾嘗試使用遠紅外抄表技術,由于受光線、角度、距離的限制,試驗未能獲得成功。2000年4月,我局與西安亮麗自動化公司合作開始共同研發數字無線抄表器,經過一年多的研究開發,終于研制成功,并在城東分局安裝49臺,進行試運行,經實際使用,完全滿足了準確、可靠、安全抄讀電能表的要求。

抄表原理:在電能表端和手持機端分別加裝微功率無線收發器,手持機通過標準RS232接口與手持機端微功率無線收發器連接,電能表通過標準RS485接口與電能表端微功率無線收發器連接。

該系統具有抄表距離遠(無障礙,無強干擾情況,最遠通信距離可達300米。一般情況下,有效抄表距離大于50米)、無方向性、功耗低(小于10兆瓦、誤碼率低(誤碼率小于10-5)、溫度范圍大等特點。經過現場試驗,在視距100米以內抄表正確率100%。由于抄表距離較遠,不但可以實現不登桿抄表,還能夠實現移動抄表,即在汽車內,實現不停車抄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此項目榮獲省電力公司**年度科技進步二等獎、省電力行業協會**年度現代化創新成果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