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項創建主題思考

時間:2022-10-03 02:51:00

導語:三項創建主題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三項創建主題思考

**縣立足新起點,把握新要求,緊緊圍繞“和諧崛起,強縣富民”主題,全面深入地推進“三項創建”活動,極大地促進了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年,全縣GDP達46.92億元,增長12.9%,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財政總收入達3.456億元,增長29.9%;農民人均純收入達4456.3元,增長10%。

一、突出班子建設這個重點,通過深化“三項創建”活動,不斷建強建好創建活動主體

深化“三項創建”,主體是各級領導班子,關鍵也在各級領導班子。**縣始終把加強領導班子建設作為深化“三項創建”的首要任務,以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表率作用引領創建活動。一是加強思想建設,增強科學發展意識。堅持在全縣機關和領導干部中開展每月讀一本書、聽一次講座、集中學習一次、外出招商考察或爭資一次“四個一”活動。深入開展“遠學溫嶺市、近學吉安縣”活動,先后組織黨政學習考察團赴溫嶺市、吉安縣等地參觀考察,學習借鑒他們工業園區建設、新農村建設和城市建設的好經驗、好做法,并與溫嶺市締結為友好縣市。二是加強能力建設,提高駕馭發展能力。圍繞經濟社會發展,每年堅持精心篩選40個左右重點項目作為全縣工作的主攻點,定期調度,全力推進。建立縣四套班子領導掛重點項目、掛招商團、掛民生工程等干大事抓落實制度,將每項重點工作落實到每個縣級領導、落實到相關責任單位,實行定任務、定責任、定進度、定獎罰工作機制。三是加強制度建設,凝聚共促發展合力。認真執行民主集中制,修訂完善了縣委全委會、縣委常委會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重大決策、重大項目安排都通過縣四套班子會、縣委常委會集體研究。堅持重大工作定期通報、重大決策事前征求意見和社會聽證制度,調動了各方面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形成了以黨委為核心、四套班子協調一致、各方支持配合、共促發展的謀事干事格局。四是加強作風建設,樹立務實發展形象。在全縣大力倡導“善于學習、善于創新、求真務實、廉潔從政”四種風氣。堅持開展機關效能監察,集中開展民主評議政風行風活動,嚴肅工作問效、問責,有效解決了少數班子存在的議而不決、決而不行、行而不果等作風飄浮現象和少數干部存在的學風不濃、玩風偏盛、效率低下和攻堅破難不力等問題。比如,**工業園區磚窯廠拆遷涉及面廣、工作難度大、事關發展大局,但**縣干部大力弘揚攻堅破難精神,依法辦事、合力攻堅,短短6個月就拆除機磚廠7座、青磚窯56座,騰出工業用地1085畝,不僅速度快、成效好,而且沒有發生一起群眾上訪事件。

二、緊扣科學發展這個核心,通過深化“三項創建”活動,不斷推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把創建活動與加快發展緊密結合起來,既是“三項創建”的立足點和落腳點,也是“三項創建”活動永葆生機與活力所在。**縣以深化“三項創建”活動為契機,引導全縣上下形成科學發展共識,落實科學發展舉措,使加快發展、科學發展成為全縣上下的共識和共為。一是以創建活動找準科學發展定位。去年在創建活動中,縣黨政班子在廣泛調研、反復醞釀的基礎上,提出了“和諧崛起,強縣富民”發展主題,確立了“工業強縣、農業特縣、三產旺縣、環境優縣”發展定位,明確了“工業強縣、產業富民、城鄉提升、和諧平安”四大工程發展重點,通過“抓項目、抓基礎、抓作風”夯實了工作基礎。經過一年多來的實踐,充分表明“和諧崛起,強縣富民”符合黨的十七大精神,符合**的發展實際,符合**人民的根本意愿。二是以創建活動力促項目建設。牢固樹立“沒有項目就沒有發展,不抓項目就沒有抓手”理念,堅定不移地將項目建設放在促進發展的核心位置,用最好的資源、最強的干部、最優的環境大辦工業、大上項目。組建了由8個縣領導分別擔任團長的招商團和由22個鄉鎮黨政主要負責人分別擔任隊長的招商小分隊,強化產業招商和定向對接招商,初步形成了電子產業招商主攻深圳、東莞,機電產業招商主攻浙江溫嶺,食品藥品產業壯大主攻爭資立項的引資爭資新格局。緊扣“決戰工業100億,產值四年翻兩番”目標,先后成功舉辦了2次規模較大的招商引資重大項目推進活動、**(深圳)經濟合作懇談會和在外創業成功人士“情系桑梓家鄉行”活動,并與友好縣市——浙江溫嶺市合作建設一期占地2000畝、靜態投資20億元的溫嶺產業園,積極承接溫嶺市機電制造、鞋帽皮塑等產業轉移,項目建設有了新的變化,開放水平有了新的提升。**年,全縣引進億元項目8個,5000萬元以上內資項目實際進資6.8億元,外資實際進資3028萬元,出口創匯1248萬美元、增長207.3%,內資大項目進資、外資現匯進資、出口創匯增幅均列全市前3位,榮獲全省利用外資先進縣、引進省外資金先進縣。三是以創建活動推進產業富民。**縣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同時,采取“一個產業、一名領導、一支隊伍、一抓到底”方法,主攻烏雞、肉牛等主導產業,全力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年,全縣水稻種植面積達115.35萬畝,總產達8.4億斤,創歷史新高;**烏雞飼養量達1281.1萬羽、出籠747萬羽,**烏雞成功爭創中國馳名商標,成為全國首例“活體”馳名商標;成功引進湖南省省級龍頭企業三可食品公司落戶**,正在實現吉安市肉牛加工零的突破,全縣肉牛飼養量達30.5萬頭、出欄9.55萬頭,分別增長13%和15.1%;甘蔗種植、蔬菜播面、水產養殖均呈現出良好發展態勢。

三、圍繞執政為民這個根本,通過深化“三項創建”活動,不斷讓群眾共建共享創建活動成果

讓群眾共享創建成果,是深化“三項創建”活動的目標和歸宿。**縣牢固樹立執政為民理念,努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使群眾切實得到創建活動帶來的更多實惠。一是大興親民之風,搭建“連心橋”。建立縣級黨員干部“五聯三定”(聯系一個鄉鎮、一個村、一個社區、一個非公有制企業、一所學校,定目標、定職責、定措施)制度,實行“一線工作法”、“民情五制”,建立“民聲通道”、“和諧110聯動中心”,開展“千名黨員干部包萬戶”活動,讓干部深入一線、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實現了親民為民“零距離”。二是大干為民之舉,唱響“惠民歌”。一方面,強力推進縣城建設。大力加強城鄉建設規劃,聘請全國一流的同濟大學規劃設計院對縣城總體規劃進行修編,對全縣1882個20戶以上自然村全面進行規劃;按規劃建設了面積達2萬平方米的澄江休閑廣場,投資2600萬開工建設了一期開發面積達850畝的**公園;全面啟動了省級園林城市創建活動,集中開展了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市容市貌進一步改觀,人居環境進一步改善。目前,縣城建成面積達13平方公里,城鎮化率達35%。另一方面,強力推進新農村建設。按照“面上打基礎、點上抓示范、示范樹精品”的思路,選擇了213個自然村實施新農村建設,初步形成了產業帶動型、古村文化型、舊村整治型、生態莊園型四種新農村建設模式。目前,全縣公路里程達2124公里,100%的鄉鎮、73%的行政村通油(水泥)路,公路密度達到了每百平方公里79.6公里、每萬人41.6公里,均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三是大辦民生之事,譜寫“和諧曲”。堅持把民生工程作為“一號工程”來抓,努力讓人民群眾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年,全縣民生工程支出達2.55億元,七個方面80項指標全面超額完成,其中參加城鎮醫療保險居民4.7萬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民40余萬人,參合率達95.18%;城鎮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32577人,比2002年增加9000多人;城鎮新增就業4981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8124人。首批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年內將竣工并投入使用,第二批建設同時啟動,可解決500余戶困難群眾住房難問題。“兩基”工作成效明顯,“兩免一補”政策資助學生達72883人次,被評為全省“兩基”工作先進縣。高度重視群眾來信來訪,建立健全信訪突出問題縣級領導包案制度,深入開展了“平安創建”活動,全省公眾安全感排位由2006年的第89位前移到第11位,進入全省平安縣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