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倡廉工作經驗

時間:2022-10-13 09:41:00

導語:反腐倡廉工作經驗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反腐倡廉工作經驗

黨的**在總結過去反腐倡廉工作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目標。這是我們黨對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提出的新要求,是加大源頭治腐的根本舉措,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深遠的現實意義。

一、認清形勢,深刻反思,充分認識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反腐體系的客觀必要性

標本兼治、綜合治理,逐步加大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的力度,這是當前反腐敗斗爭形勢的迫切需要,是黨中央進一步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深入開展反腐敗斗爭的一項重要戰略舉措。

從近年來腐敗現象產生的原因分析,不外乎三個方面:一是思想道德滑坡。一些黨員、干部放松政治學習和思想改造,受社會上腐朽思想的侵蝕,信仰喪失、道德淪喪,貪圖金錢、美色,從而走上了違紀違法的道路。二是權力制約不力。隨著開放開發步伐加大,出現經濟主體多元化、利益格局多樣化,在一些新的領域里,權力制約機制未及時建立,監管制度建設滯后,而原來一些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未得到有效執行,從而出現體制、制度、管理上的漏洞,給腐敗分子以可乘之機。三是對領導干部、尤其對“一把手”監督不到位。由于監督體制不順、監督權力受限、監督手段單一,目前對領導干部、特別是對“一把手”的監督乏力,出現上級監督太遠、下級監督太難、同級監督太軟的現象,最終必然導致腐敗。

上述情況表明,單靠懲治腐敗是不夠的,而且反腐敗成本越來越高,難度越來越大,必須多管齊下,懲防結合,建立起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腐防腐的新體系。

二、以教育為基礎、制度為保證、監督為關鍵,建立標本兼治、懲防并舉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

(一)加大思想教育力度,在牢固樹立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上下功夫。黨風廉政教育是搞好黨風廉政建設的基礎性工作和固本之策。我們從眾多的腐敗分子沉痛的懺悔中不難發現,盡管他們走向罪惡深淵的軌跡有所不同,但有一點幾乎是一致的,那就是忽視學習、忽視接受教育、忽視世界觀改造。因此,我們必須認識到抓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時刻注意加強思想教育,提高黨員干部的“自控”能力,通過思想教育創造一種氛圍,營造一種環境,使正氣上揚,邪氣收斂,達到有效抑制腐敗的目的。在抓法上,要由單一紀委抓向“大宣教”格局抓轉變。要把教育納入各級黨委中心學習組的計劃,統一部署,統籌安排。注重與組織、宣傳、文化、新聞、教育、司法等部門和黨校、街道等單位的協調配合,逐步形成黨委統一領導、紀委組織協調、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廣大干部群眾積極參與的“大宣教”格局,以整合資源,形成合力。應建立、健全各單位、部門宣教工作的聯系、協調制度和總結、表彰制度,使宣教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在方法上,要由集中教育向經常性教育轉變。黨風廉政教育應常抓不懈,運用多種教育手段。要采取多種教育形式,開展靈活多樣、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做到“長流水不斷線”,保持警鐘長鳴。應不斷拓寬教育渠道,使教育深入到社區、學校、農村、家庭。在內容上,要由單一性向綜合性轉變。應不斷豐富教育內容,做到政治思想道德教育和黨紀政紀條規法規教育相結合、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相結合、廉政教育和勤政教育相結合,增強教育的深度和廣度,提高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要突出教育重點,抓好對黨政領導干部等重點對象的教育,把握教育的側重點和時機。針對不同行業、不同對象,教育內容安排應有所側重,同時注重在節日前、喜慶前、任職前、退休前等重點時機進行教育。

(二)加大制度建設力度,在預防腐敗的滋生和蔓延上下功夫。制度帶有根本性、全局性。制度建設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反之亦然。因此,必須加強制度建設。當前,制度建設的重點應突出“制權、管錢、用人”關鍵環節,這是反腐敗治本的關鍵。

1、在“制權”方面,以分權、限權、制權為原則,以規范行政行為為突破口,健全完善權力制約機制。一是嚴格規范決策權。建立黨的代表大會常任制和全委會、常委會票決制。健全完善全委會、常委會議事規則和工作程序規定,防止大權獨攬,有效避免“決策腐敗”。二是嚴格規范行政審批權。進一步減少行政審批項目,規范保留的審批項目。建立行政服務中心和經濟發展環境投訴中心,實現“一站式”辦公,“一條龍”服務,做到便民、透明、高效。三是運用市場機制規范權力運行。落實建筑工程招投標、經營性土地出讓、產權交易和政府采購制度;完善產權交易市場和政府采購市場;逐步建設綜合招投標中心,發揮社會資源的市場配置作用,減少腐敗問題發生的機率。

2、在“管錢”方面,全面規范財政管理體制,通過經濟手段,健全防治腐敗的防范、保障機制。一是實行國庫集中收付。將現有的會計核算中心逐步納入國庫集中收付,使國庫集中收付中心同時具備會計集中核算職能。二是加強非稅收入管理,將政府所有非稅收入全部納入“收支兩條線”管理,減少“批條子”撥款的機率。三是推進領導干部職務消費貨幣化改革,做好通訊費、公務用車、公務接待、差旅費等方面的貨幣化改革試點工作。鄉鎮都要實行辦公經費、公務接待等管理改革,村級都要推行零接待費管理。

3、在“用人”方面,健全公開、公平、競爭、擇優的科學選人用人機制。一是進一步完善民主推薦、民主測評、考察預告、差額考核、公開選拔、競爭上崗、任前公示、試用期、職務任期、交流輪崗、辭職等制度。二是實行干部任用票決制,重要人事任免推行由黨委常委會無記名投票表決,基層黨政班子正職擬任人選和推薦人選由全委會無記名投票表決。通過此項建設加強對常委及黨委主要負責同志的監督,三是實行用人失察失誤責任追究制度,在干部推薦、考察、決策等各個環節建立責任機制,保證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嚴肅性。

(三)加大監督力度,在規范權力運作上下功夫。監督是落實各項制度、遏制腐敗現象的有效途徑。首先要加強上級監督。一是完善“三談兩述”制度,開展廉政談話、誡勉談話、任前談話和述職述廉。二是試行派出紀檢機構直管制度,由紀委對派出紀檢機構統一管理、直接領導,進一步加大對各部門領導干部的監督力度。三是繼續落實個人大事報告制度和廉政檔案制度,完善對領導干部的定期考察、考核制度。四是加強財政、審計等執紀執法部門和權力機關、派、司法機關的監督,健全、完善會計檢查、經濟責任審計、聯合執紀執法等監督制度。其次要強化同級監督。一是堅持民主集中制,黨委會實行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的制度,嚴格執行議事規則和工作程序,防止個人專斷,保證決策科學、民主。二是健全民主生活會制度,領導班子成員在民主生活會上應認真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加強互相監督。三是推行質詢制度和罷免制,地方黨委會和紀委會的委員,有權對所在委員會的會議決議、決定執行中的問題進行詢問或質詢,有權向上級黨組織提出罷免或撤換所在委員會不稱職的委員和常委。再次要落實下級監督。一是進一步規范政務公開、村務公開、廠務公開,擴大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加強群眾民主監督。二是發揚黨內民主,擴大黨代表的監督權力,保障其質詢權、追究檢查權、反映及要求限期答復權,保護廣大黨員的檢舉、控告和申訴等權利。三是注重輿論監督和群眾監督,充分發揮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特邀監察員、職工代表等的監督作用。

三、加強領導、求真務實,確保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落到實處

一要組織領導到位。各級黨政領導要充分認識建立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重要性,切實把這項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納入黨委和行政工作的整體格局,通盤考慮,統籌安排,狠抓落實。要建立健全由黨委領導、紀委組織協調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聯席會議、協調會議、例會等制度,加強黨委對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領導,強化紀檢監察機關與各有關部門的聯系溝通和協調配合,統一部署和開展反腐倡廉教育、制度建設和監督工作。二要責任分解到位。建立健全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將反腐倡廉教育、制度建設和監督工作納入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明確分工、落實責任,一起部署、一起檢查、一起考評。三要檢查考核到位。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檢查考核和獎罰制度,探索科學、合理的檢查考核方式方法和評價標準,廣泛推行民主評議,將組織的考評與群眾的評議相結合,公正衡量每個單位、部門及其責任人的責任落實情況。考核結果要作為業績評定、獎勵處罰、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對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做得好的單位、部門及其責任人,給予精神和物質、職務提升等獎勵。四是責任追究到位。嚴格執行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的處罰制度,抓好責任追究,對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做得差的單位、部門及其責任人,視情況給予適當的組織處理或紀律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