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倡廉調研報告

時間:2022-10-13 09:42:00

導語:反腐倡廉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反腐倡廉調研報告

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是我們黨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從新世紀,新階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提出的重要戰略思想。新時期,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反腐倡廉工作,就要求紀檢監察機關必須在立“三觀”上下功夫,使馬克思主義的服務觀、群眾觀、政績觀植根于廣大紀檢監察干部思想深處,并把它貫穿于履行職能的方方面面。

一、緊緊圍繞發展“第一要務”,樹立服務觀

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其根本著眼點是要用新的發展思路實現更快更好的發展。圍繞中心反腐敗,懲治腐敗促發展是紀檢監察機關履行職能的基本要求。紀檢監察機關要牢固樹立第一要務意識,立足自身職能,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要優化環境,打造經濟發展平臺。以加強作風建設為重點,優化政務環境;以規范執紀執法行為為重點,優化法紀環境;以深化配套改革為重點,優化市場環境;以嚴教重懲為手段,營造良好的廉政環境。把優化發展環境作為服務經濟建設的切入點,積極打造良好的環境平臺,促進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二是要強化融入意識,提高主動性。確定工作立項要首先考慮能否更好地服務經濟建設,能否為經濟發展創造寬松的外部環境。開展工作要緊緊圍繞經濟發展來運作,既要善于根據中心工作需要和形勢變化,及時調整工作思路,主動延伸工作觸角,又要善于配合重大改革舉措出臺,拿出相應的辦法和措施;檢驗工作效果要看是否實實在在地支持和促進了發展。要選準切入點,增強針對性。通過充分履行自身職能,切實解決影響、干擾發展的突出問題,為加快發展創造良好環境。三是要敢抓敢管,體現嚴肅性。影響經濟發展的問題大都是群眾和企業關心的熱點難點,涉及范圍廣,情況復雜,解決起來有相當的難度,因此,紀檢監察機關服務經濟建設,一定要強化責任意識和保護意識,樹立原則觀念,以敢抓敢管的勇氣和膽識,毫不畏懼地去發現問題、揭露問題,對發現和存在的問題,不管干擾有多大、困難有多大,都要一抓到底,嚴肅處理,以保護各類經濟主體的合法權益,及時清除經濟運行中的“梗阻”現象,切實擔當起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保駕護航的神圣使命。

二、以人為本,堅決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樹立群眾觀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是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人為本就是要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堅持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當前,隨著經濟體制、政治體制和各方面改革的不斷深入,出現了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如:城鎮拆遷和土地征用過程中侵害居(農)民利益,企業重組改制和破產中侵害職工合法權益,拖欠和克扣農民工工資,教育亂收費和藥品購銷、醫療服務中的不正之風等等問題。這些問題事關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是黨和政府關注的重點和決策實施的難點,也是紀檢監察機關糾正不正之風的重點,這些問題解決不好,勢必影響黨和政府的形象,影響當前經濟和社會發展,影響社會的穩定。因此,紀檢監察機關必須堅定“群眾利益無小事”的政治立場和政治態度,順民心,達民意,抓住群眾最現實、最關心、最直接的問題,運用執法監察和專項治理等方式,加強監督檢查,嚴肅查處損害群眾利益的違法違紀案件,以嚴明的黨紀政紀法紀,堅決維護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使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成為密切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堅實紐帶,從而把以人為本的要求落到實處。

三、按照五個統籌要求,樹立正確的政績觀

政績觀是科學發展觀的延伸和發展,領導干部只有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才能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紀檢監察機關要按照“五個統籌”的要求,引導和保證干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要進一步拓寬監察渠道,堅持黨內監督和黨外監督結合,堅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監督結合,組織監督與社會監督相結合,形成多層次、全方位的監督體系,提高監督的實效性。通過采取檢查、調研、匯報等形式,改進監督方法,完善經濟責任審計和離任審計制度,及時發現領導干部在政績觀方面出現的問題,及時予以提醒和糾正,防患于未然。對那些政績觀發生偏差和扭曲,沽名釣譽,醉心于“形象工程”,追求“顯性”政績,“暫時”政績,“畸形”政績,而不從群眾利益出發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信奉“不怕群眾不滿意,就怕領導不注意”,迎合上級,追求“邀功”政績,專干“顯山露水、表面風光”者要進行嚴肅批評或依法依紀從嚴處理,對因搞形式主義造成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損失與浪費的,要嚴格實行責任追究。通過查處和責任追究,使領導干部思想上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從而為落實科學的發展觀提供紀律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