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部門識人善用思考

時間:2022-10-17 11:27:00

導語:組織部門識人善用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組織部門識人善用思考

國以人興,政以才治,千秋大業在用人。用好一個人,就能樹立起一面旗幟,引導干部群眾“見賢思齊,見不賢而自省”;用錯一個人,則會挫傷一大批人的積極性,使黨和人民的事業受到損失。作為任用干部的組織部門,如何才能做到知人善用,如何才能提高這種知人善用的本領和能力?筆者思考有三:

思考一:提高識人善用能力必須要完善干部選用制度

干部選用制度是加強干部隊伍建設,解決選人用人上存在問題的一項治本之策。只有完善的干部選用制度,才能創造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用人環境,才能真正建立起干部能上能下、能進能出、充滿活力的管理機制,才能完善紀律嚴明、群眾參與的監督體系,促使優秀人才脫穎而出,防止和克服用人上的不正之風。自《干部任用條例》頒布以來,我旗制定出臺了旗委常委會議事、旗委常委會培養教育和選拔任用干部、科級領導干部任免程序、旗委常委會干部任免票決、現職領導干部推薦副科級領導干部責任追究等20多項制度,有力地規范了干部選用工作程序和行為,促進了干部工作的科學化、民主化、制度化進程。為了更好地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相適應的干部制度,應著重抓好以下幾個環節:一是要在干部選任上擴大民主,引入競爭機制。過去,我們在選人用人上的主要弊端是靠少數人選人和在少數人中選人,實質是民主不夠和缺乏競爭。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擴大民主,就是在堅持黨管干部原則的基礎上,堅持黨的群眾路線,相信群眾,依靠群眾,擴大群眾參與程度,注重社會公論,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通過擴大民主,擴大群眾參與,變“暗箱操作”為透明產生,變少數人“相馬”為廣大群眾“相馬”。擴大民主過程的本身,就是競爭的過程。一個人行不行,強不強,只有在競爭中才能分出高低。在選人用人上引進競爭機制,就可以變在少數人中選人為在多數人中選人。從社會實踐的競爭中選用人才,就可以好中選好,優中選優,使出類拔萃的優秀人才脫穎而出。這樣,才能體現客觀、公正、準確,使上者硬氣、下者服氣、群眾順氣。當前,要著力在面向社會公開選拔領導干部、黨政機關競爭上崗、聘任制、任期制、試用制這幾個方面積極加以推進,取得突破性的進展。二是要進一步完善考核制度,改進干部考核方法。嚴格科學的考核,客觀、公正、全面地評價干部的德、能、勤、績,才能為干部選拔任用提供客觀依據。要根據不同層次、不同類型領導職務的特點,對考核內容進行分解細化,逐步形成科學的考核評價標準體系。干部考核也要堅持群眾路線,注重群眾公認,廣泛聽取被考察對象上級、同級、下級的意見。要建立和完善領導干部任職經濟責任審計制度,把經濟審計方法引入干部考核管理。要重視考核結果的運用,根據考核結果決定干部升降去留,堅決克服不出問題不調班子、不犯錯誤不動位置,干好干壞一個樣、干與不干一個樣、能干與不能干一個樣的傾向。三是加大干部交流的力度。尤其要重點抓好黨政主要負責人的交流,黨政機關的中層干部的定期輪崗交流、上下交流、內外交流,使干部交流制度化、規范化。

思考二:提高識人善用能力必須要嚴格干部政策標準

德才兼備和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是我們黨的選人用人原則和方針,我們必須始終不渝、不折不扣地貫徹執行。古語說,“有德無才不足以堪大任,無德有才足以售其奸?!钡屡c才,二者不可偏廢,我們在考察和使用干部時,必須把德與才統一起來,把革命化和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統一起來。政治路線確定之后,由擁護和贊成的人執行,還是由不贊成或持中間態度甚至反對的人去執行,其結果大不一樣。講政治,就是在貫徹“四化”方針和德才兼備原則中,堅持把德放在第一位。德既包括政治品格,也包括人品。有德,就是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品格。德在不同時期有著不同的內容。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條件下,我們在選人用人上講政治講正氣,堅持德的標準,就是要選用那些能夠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同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政治上保持高度一致的人;選用那些辦事公道正派,不謀私利,清正廉潔,敢于堅持原則,抵制和反對不正之風的人;選用那些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有強烈的革命事業心和責任感,勇于任事,敢于創新,開拓進取,真抓實干的人;選用那些關心群眾疾苦,密切聯系群眾,善于團結同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反之,對那些理想信念動搖,政治觀念淡薄,在原則問題上態度曖昧,患得患失,對黨離心離德的人;對那些思想僵化,抱殘守缺,缺乏改革意識的人;對那些跑官要官,任人唯親,拉拉扯扯,吹吹拍拍,鬧無原則糾紛,在班子內勾心斗角,為達到個人目的不擇手段的人;對那些作風飄浮,搞形式主義,弄虛作假,沽名釣譽的人;對那些貪圖享受,奢侈浪費,沉溺于吃喝玩樂,搞權錢交易的人,堅決不能起用,已經起用的也要堅決拿下來。在選人用人上堅持德的標準的同時,我們也決不能忽視才的標準。所謂才,主要是指一個人的理論政策水平,科技文化和專業知識水平,勝任本職工作的實際能力。作為一名領導干部,要管人治事,沒有才干就不能帶領群眾開創新局面,就不能完成黨交給的任務。這就要求我們選用的人要有較高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和政策水平,只有這樣,才能正確地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擔負起帶領群眾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責任。

思考三:提高識人善用能力必須創造良好的干部工作環境

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需要有一大批與之相適應的人才。但現實中有很多陳舊的思想觀念和習慣阻礙著新型人才脫穎而出,必須破除和糾正。第一,破除終身制、鐵交椅,樹立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在推進干部制度改革方面有了一定的進展,包括廢除實際存在的領導干部職務終身制。但現實中仍然存在著終身制的問題,這種狀況,必然使干部隊伍老化,也必然壓制年輕人才的發展進步。第二,破除論資排輩的習慣,樹立以績取人的觀念。論資排輩是與我們任人唯賢的組織路線大相徑庭的,是封建等級制殘余的反映。這種不看能力看資歷,不看水平看輩份的思想,導致一些人混年頭,熬歲月,墨守成規,不思進取,使一些有年頭而政績平平的人得到提拔,更使大批年輕的優秀人才遭到壓抑。這種狀況不改變,我們干部隊伍就會陳陳相因,毫無生機。衡量干部的德和才,應該主要看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的實績,這是一個干部是否德才兼備的具體反映。樹立以績取人的用人觀,用實績來判斷一個人的德才,就會使那些無私奉獻,埋頭苦干,真抓實干的人感到揚眉吐氣;就能夠把那些立黨為公,政績突出的人民公仆選上來;就能夠保證能者上庸者下,強者上平者下;就能夠堵塞那些只說不干、營私舞弊、媚上求榮的人的政治投機之路。第三,反對遷就照顧,樹立因材授職的觀念。遷就照顧的思想,實質是組織權力人情化,是用庸俗的人情關系代替高度嚴肅的黨性原則。一些同志為了照顧上級、同鄉、同學、同事、戰友、親朋等方方面面的關系,將一些不該提拔的提拔了,不該重用的重用了,應該下去的保留了。這種不講原則講關系,不講黨性講人情的行為,是組織工作中的不正之風,助長了講關系不講才干,講關系不講政績等腐敗現象。所謂善任就應該才盡其用,揚長避短,因材授職。根據工作需要去選人用人,工作需要什么人就選什么人,你能夠做什么就用你干什么。這樣才能充分發揮人才的作用,加快我們事業的發展。第四,反對求全責備,樹立看主流、看本質、看發展的觀念。第五,不搞“近親繁殖”,樹立不拘一格用人才的觀念。不拘一格地選賢任能,就要搞五湖四海,不分地域、部門和單位。但現實中,我們一些單位在選人用人上視野狹窄,眼光僅僅停留在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和身邊少數人身上,搞“近親繁殖”?!敖H繁殖”既有胸懷、視野問題,也有任人唯親的問題?!敖H繁殖”的結果,不僅使社會上的大量人才報效無門,也使我們的干部隊伍僵化和退化。因此,我們必須跳出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的小圈子,以寬闊的胸懷,寬廣的視野,面向社會、面向群眾,廣開進賢之路。第六、必須堅決糾正選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風。吏治腐敗是最大的腐敗,沒有約束的權力必然產生腐敗。為了解決在選人用人中推薦失真、考察失實、用人失誤、無人負責,甚至利用職權弄虛作假、買官賣官的現象,必須進一步強化干部選任工作的管理和監督。要嚴格貫徹《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暫行條例》,做到堅持選拔任用干部的原則不動搖,嚴格掌握選拔任用的標準不走樣,切實遵守選拔任用程序不變通。堅持任人唯賢,搞五湖四海,反對任人唯親,拉小圈子。要堅決做到多數人不贊成的不提名,未經組織部門認真考核的不討論,集體討論中多數人不同意提拔任用的不通過。對違反《條例》,在干部人事工作中以權謀私,搞權錢交易、買官賣官的人,要嚴加懲治。要建立健全干部選拔任用工作責任制和用人失誤追究制,推薦好的和考核準的就予以鼓勵,推薦和考核失真、失實、失誤的,要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