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和諧發展經驗交流
時間:2022-10-21 04:48:00
導語:社區和諧發展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堅持把建設和諧社區作為踐行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的基礎工程,通過強化組織領導,加大資金投入,完善社區服務功能等措施,使長期以來制約**市社區建設發展的“基礎設施薄弱、人才匱乏、財力保障不足”等“瓶頸”問題得到破解。
突破基礎設施瓶頸,確保社區“有地方辦事”
“社區干部夾個包,平時辦公家家跑”。幾年前,許多社區居民常常用這樣的“順口溜”來形容**市部分社區辦公的窘況。2004年,**市按照“老城區不低于150平方米,新建小區不低于300平方米”的標準,先后投入資金3882萬元對全市49處無辦公服務用房、109處面積不足50平方米的社區辦公服務用房集中進行了新建、改建和擴建,并于2006年年底前全部竣工投入使用,全市建房面積由改造前的4226平方米增加到了37414平方米。目前,**市社區辦公服務用房面積平均達到了530平方米。
**市政府出臺有關政策,要求開發商在工程開工前,按照每平方米80元的標準先期交納社區公用設施建設保證金,在工程驗收合格后再將保證金還本付息,否則就用保證金購買社區公共服務設施。為進一步改善社區辦公服務條件,各區縣又為社區居委會統一配備了電腦、打印機等現代化的辦公設備,并按照社區辦公服務信息化工作要求,先后投入資金80余萬元,開通了“**市社區信息網”。目前,全市433個城市社區絕大多數實現了信息化管理、“一站式”服務。
突破人才瓶頸,確保社區“有人辦事”
“老頭老太干社區”,曾經是**市社區人才隊伍的主流。近年來,**市在不斷提高社區工作人員工資福利待遇,增強社區崗位吸引力的基礎上,逐步摸索出了一條“一寬二嚴三高”的社區人才選拔和培養的新路子。“一寬”就是選人視界寬。將機關干部、下崗職工、退役士兵和大中專畢業生全部納入選用視野;“二嚴”就是選人標準嚴、日常管理嚴。“三高”就是通過改善社區工作者能力素質結構,使之達到政治素質高、文化水平高、工作標準高。目前,全市1642名社區工作者中,黨員數達到了1309人,占79.7%。中專以上文化程度1328人,占80.8%,并有83人參加了中央黨校社區管理函授本科培訓班。如今,城市社區居委會不僅是推進**市和諧社會建設的前沿陣地,而且還是各級黨委、政府培養鍛煉干部的重要基地。近年來,僅**市中心城區張店區就有38名社區居委會書記(主任)被選拔為街道副科級干部。為確保社區和諧穩定,各區縣還結合本地社區工作的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先后面向社區公開招聘社區管理員800多名,配備社區民警1055人,發展社區志愿者44807人,成為**市推進和諧社區建設發展的又一支重要生力軍。
突破保障瓶頸,確保社區“有錢辦事”
社區雖小但開支不小。2003年以前,**市各級撥給社區的辦公經費每月只有60元,不足部分主要依靠社區微薄的經營性收入和駐地企事業單位提供的少量贊助,根本滿足不了社區辦公和服務的需要。為進一步加快和諧社區建設進程,2004年市政府下發了《**市社區建設三年規劃(2004-2006年)》,要求各地參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核發社區工作人員補貼。2007年,**市出臺了《關于建設和諧社區的實施意見》,決定從2007年1月份起將全市純城市社區辦公經費、社區工作者補貼和醫療、養老、工傷等社會保險全部列入市和各區縣財政預算。社區辦公經費的標準為:1000戶(含)以下的每年8000元,1001戶~2000戶的每年1.5萬元,2001戶~3000戶每年2.5萬元,3000戶以上每年3萬元;社區工作者的補貼按每人每月1000元核定,3000戶(含)以下的社區按3職負擔,3000戶以上按5職負擔。所需費用根據各區縣經濟發展水平,由市和各區縣按一定比例承擔。從根本上解決了社區“無錢辦事”的難題,目前**市社區工作者平均月補貼達到了1700元以上,最高的區縣達到了2000多元。部分區縣還將社區管理員每人每月100元工作補貼也納入到了財政預算。
精品范文
10社區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