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工作要點思考
時間:2022-10-27 06:59:00
導語:人才工作要點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年全區人才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實施人才強區戰略,堅持黨管人才原則,進一步創新人才工作機制,優化人才成長環境,提高人才綜合素質,在抓好黨政人才、企業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的同時,著重抓好鄉土人才隊伍建設,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
一、加大宣傳力度,努力營造有利于人才成長的良好氛圍
1、深入宣傳黨的人才政策,進一步優化尊重人才、愛護人才、培養人才的社會氛圍,大力弘揚先進典型,利用各種形式加大對有突出貢獻專家、企業經營管理者、鄉土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先進典型事跡進行宣傳報導,表彰獎勵。
2、加強科技宣傳,普及科技知識,集中宣傳科學技術、科技人才在社會生活和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強化人才強區意識,樹立重視人才工作、依靠人才發展的思想,總結挖掘推廣各級各部門在落實人才政策,開發利用人才工作中的典型經驗。
二、培養各類人才,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動力
3、突出抓好鄉土人才和實用技能人才的開發利用。把農村中從事科技、生產、經營、流通、建筑等方面的“田專家、土秀才”發現出來,組織起來,充分發揮他們的引導和示范作用;加強職業教育,加大培養力度,全年力爭在工、農業生產一線培養、選拔100名區級實用技能人才、100名農村科技致富帶頭人,新培養各級各類鄉土人才2000名,充實全區鄉土人才庫。
4、做好有突出貢獻專家的評選和申報工作,建立完善有突出貢獻專家、拔尖人才培養選拔機制,做好聯系和服務工作。各部門都要重視本系統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選拔使用,要根據我區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提出的新要求,結合中青年知識分子和科技人員的特點及成長規律,適時組織各類培訓班,采取學術交流、繼續教育和鼓勵在職自學等多種方式,加強人才培養,不斷提高人才的綜合素質。全區文文化、教育、衛生、交通、城建和農、林、水等部門都要選拔培養1-5名本行業的學科帶頭人。
5、著力培養黨政后備干部。加強理論培訓,強化實踐鍛煉,實行崗位交流,結合全區重點工作,選派優秀人才和業務骨干到對口單位進修學習或到基層掛職鍛煉,參與中心工作、重點項目,使他們不斷錘煉提高。建立建全各類后備人才庫,實行動態管理,常年考核,努力培養適應**發展的優秀后備人才隊伍,同時積極抓好非黨干部、婦女干部的培養選拔工作。
三、采取多種措施,充分調動各類人才的積極性
6、積極組織農業科技人才服務農村生產一線,以農業增產增效、農民收入增加為重點,圍繞發展區域經濟、調整產業結構、推廣先進實用技術、發展優質高效產業進行關鍵技術攻關。繼續推行技術特派員制度,選派技術骨干聯系鄉鎮,到點、到地、到場提供技術指導,服務農村重點產業。
7、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和優秀人才到農村基層從事醫療、教育和農技服務;鼓勵專業技術人員到企業,到農戶和其它生產經營單位開展技術承包、推廣科技成果和實用技術、創辦經濟實體活動,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吸納、引進外地和鼓勵本地各類人才通過兼職、項目合作、考察講學、技術入股、擔任業務顧問等形式,促進我區經濟社會發展。
8、積極開展科技文化下鄉活動,鼓勵文化藝術從業人員深入農村開展文藝宣傳演出;加大對文化、藝術類專業人才的培養力度,努力培養選拔一批活躍在農村的農民文化藝術骨干,推動農村文明村風建設。
四、開展調查研究,探索和完善人才激勵政策和制度
9、繼續加強對人才隊伍建設重大問題的調查研究,探索開展人才工作的途徑和方法;突出做好鄉土人才的利用激勵機制的調查研究;開展社會工作人才狀況的調研,初步提出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圍繞全區社會經濟發展“十一五”規劃制定相關政策,增強指導人才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10、進一步改革、完善事業單位用人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落實單位用人和人才擇業的自主權。健全完善人才市場體系,抓好人才招聘和引進工作,促進人才合理流動。探索為民營企業提供人才支持和服務的辦法,引導和支持民營企業吸引人才,幫助民營企業提高管理水平和技術檔次,增強市場競爭力。
11、圍繞新農村建設,積極探索鄉土人才在農村專業協會中發揮作用的有效途徑,力爭30%的村建有專業協會,建成100個支部加協會興農致富示范點。
五、加強組織領導,積極做好人才的管理服務工作
12、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努力形成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有關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人才工作格局。切實加強人才工作領導機構建設,進一步明確全區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的職責,解決職能交叉,多頭管理、工作落實不夠的問題。實行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重要工作報告制度,充分發揮各職能部門的作用,加強對重點工作的綜合協調和督促檢查。積極爭取建立人才開發基金,加大對人才開發的投入。
13、繼續堅持領導聯系專家制度,“一把手”親自抓第一資源,及時解決人才在科研、工作、學習和生活方面的困難。通過政策支持,精神激勵和環境保障,不斷優化人才工作環境,為人才成長和發揮作用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