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黨員參與社區黨建思考
時間:2022-10-28 04:03:00
導語:職黨員參與社區黨建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化,人們工作、學習、生活消費等的多樣化,使得城市社區建設顯得更為迫切,如何將黨建工作由單一的街道內部向社區不斷拓展,發揮社區黨員的積極性,成為我們當前乃至今后面臨的一個新課題。接納居住在轄區的在職黨員參與社區黨建工作,這是深化和發展社區黨建工作的內在要求,也是新形勢下探索社區黨建工作又一有效途徑。街道在近年來不斷開展轄區黨建工作的實踐中,已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感到在抓社區黨建工作方面要建立起“以街道黨工委為核心,居民區黨支部為基礎,社區黨員為主體,社區群眾共同參與”的工作格局。由于艮山街道在吸納居住在轄區內的在職黨員參與社區黨建工作方面起步較晚,還僅處于探索階段,因而對這項工作目前還缺少一套較行之有效的辦法。在新形勢和新的要求下,如何動員轄區在職黨員都來參與,怎樣去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在實踐過程中存在什么問題,有什么對策等,還需要我們去探索和研究。本文試圖就這些方面結合艮山街道的實際,談談粗淺的認識。
一.吸納居住在轄區的在職黨員參與社區黨建工作的重要性
社區黨建工作是改革開放下的一項新生事物,它是在實踐─探索─再實踐─再探索的過程中發展成熟起來的,而社區黨建工作的主體──社區黨員也是隨著社區黨建的不斷深入和發展而得到拓展和延伸的。原有的主體,居民區離退休黨員雖然也為社區黨建工作作出了較大的貢獻,但由于他們年齡大了,身體差了,思想、思維方式也跟不上形勢的變化,有一些力不從心了,因而使社區黨建工作發展受到了局限。即使是轄區單位黨組織所在的在職黨員,由于他們絕大部分不居住在本轄區,只能在8小時之內參與,8小時之外就無能為力了,因而要參與社區黨建同樣也受到了局限。因此,居住在轄區的在職黨員參與社區黨建就成為了必要和可能,同時,通過實踐,他們的重要作用也就顯現了出來,主要表現為:
1.他們是社區黨建工作的主力軍。在職黨員是社區中最為豐富的人力資源,他們年齡輕、文化層次高、思想素質好,事業心、責任心強,在單位里,他們絕大部分是生產、技術骨干和中堅力量,都有一技之長,在社會上,他們彼此都有著廣泛的聯系,因此,無論在單位,還是在社區,他們都是最活躍,最具生命力和活力的一支隊伍。最主要的是他們分散在各行各業,掌握了各行各業的知識和技能,而社區建設也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內容和知識,也要有方方面面的聯系,因此,可以利用在職黨員的這些豐富資源,來為社區建設服務,共同搞好社區的建設和管理,而這些,對于其他黨員來說,是難以做到的,因此,社區黨建離不開這支隊伍,這支隊伍在參與社區黨建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他們是社區黨建工作最主要的依靠力量。由于轄區在職黨員具備了在年齡上、知識層次上、技能上的優勢,因而他們思想活躍、思路敏捷、政策水平高,又具有一定的宣傳組織能力和協調工作能力,當社區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可以為社區發展獻計獻策,設計藍圖,還可以親自參加社區建設。又由于他們人數多,力量雄厚,從艮山街道的情況看,所屬支部的黨員總數截止99年9月底為893人,而組織關系不在街道居住在街道轄區的在職黨員數,據不完全統計目前為1200余人,如果這支隊伍的潛能能夠得到較好的利用和發揮,將是我們開展社區黨建最主要的依靠力量。
3.他們在社區黨建工作中最具感召力和影響力。在職黨員在單位是技術骨干,是中堅力量,在家庭是子女崇尚的榜樣,在社區也是群眾的樣板,他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尤其是在社區中的表現、與鄰里間的關系,群眾會看在眼里,記在心里,有些居民群眾還會經常把黨員的表現拿來對照,教育自己的家人。因此,在職黨員參與社區建設、社區管理,服務鄰里百姓,他們的示范作用和奉獻精神會影響和帶動廣大的居民群眾,使居民群眾也自覺地關心、支持、參與社區建設和管理,形成齊心合力,共建美好家園的氛圍。
二.吸納居住在轄區的在職黨員參與社區黨建工作的可能性
隨著社區黨建工作的進一步深入,不僅為街、居二級黨組織提出了新的課題和新的要求,也為轄區在職黨員參與社區建設和管理,在8小時外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提供了廣闊的天地和有利條件:
1.雙休日制度的實行,為轄區在職黨員參與社區黨建提供了時間上的保證。自我國實行雙休日制度以來,再加上國家規定的其它的節假日,一年中,人們從事休息和參加社會活動的時間大大地增加了,合計起來,休息日占了全年1/3的時間,因此,在職黨員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利用雙休日、節假日參與社區建設和社區服務是完全可能的。
2.企事業單位把它過去所承擔的社會職能剝離出來還給社會,為轄區在職黨員參與社區建設和管理提供了更多接觸社區、了解社區的機會。隨著改革的深入,企事業單位為了在市場競爭中求生存、求發展,不得不把原來由他們承擔的安全保衛、環境衛生、職工的物質文化生活、社會保障等職能剝離出來,還給社會去承擔,而其中有不少職能就得由職工居住的社區來承擔和管理,由此,職工與社區的聯系就逐漸多了起來,進而去了解社區,關心、支持社區工作,使職工包括在職黨員參與社區工作成了可能。
3.家庭勞動的社會化,使轄區在職黨員參與社區服務有了依附感和依托感。隨著現代社會生活、工作節奏的加快及居民生活的日益富足,人們越來越不愿意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化費在鎖碎的家務勞動中,而是千方百計要解脫出來,由此,家務勞動的社會化應運而生,而社會化了的家務勞動自然而然就直接落在了社區,如家政服務、寒暑期孩子的托管等。隨著時間的推移,家庭對社區的依賴性越來越強,越來越大,家庭成員包括在職黨員也會在這種依賴性中變為越來越關心、支持社區服務,有些在職黨員、居民群眾甚至會發揮自己的一技之長,主動、積極地參與到社區服務中來,因此,轄區在職黨員參與社區服務變成了完全可能。
三.吸納居住在轄區的在職黨員參與社區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
為了了解轄區在職黨員是否愿意參與社區黨建工作的情況,為下一步深入開展社區黨建工作打好基礎,做到“心中有數”,今年7月份,我們在初步了解、登記轄區在職黨員人數的基礎上,專門在轄區在職黨員中進行了問卷調查,還在10多個居民區里召開了在職黨員座談會。在下發的1300余份卷子中,回收1227份,占94%。調查的問題也涉及多方面,現就在職黨員是否愿意參與社區黨建工作的調查情況匯總如下:
人數比例
愿意參加社區黨員志愿者服務隊87471.2%
不愿意參加社區黨員志愿者服務隊373%
工作忙顧不上25921.1%
隨便574.6%
愿意參加居民區社區服務103384.2%
不愿意參加居民區社區服務947.7%
怕別人議論856.9%
與己無關110.9%
愿意參加社區民主管理40030.7%
讓我干啥就干啥13911.3%
形式主義沒必要19415.8%
愿提合理化建議49440.3%
從表中可以看出,大多數在職黨員對開展社區黨建工作持支持和贊同的態度,并且表示愿意參與社區黨建活動,參與社區服務和社區管理,同時還愿意為社區建設獻計獻策,參與決策管理。也有一部分在職黨員表示因工作忙,顧不上,只有一小部分在職黨員對社區黨建還缺乏了解,表示不受居民區管,與己無關,或怕參與后沒有名份,遭人議論,這些心態、想法都在情理之中,說明在職黨員中對社區黨建的認識存在著客觀上的差異。
根據調查和分析,在吸納居住在轄區的在職黨員參與社區黨建工作的問題上,目前感到還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從在職黨員本身來說,參與意識不強,缺乏主動性。雖然在職黨員對社區黨建工作有了一定的認識也表示愿意參與,但要做到真正參與還必須加強思想認識,了解社區黨建的意義、范圍、目的,使其增強參與的自覺性、主動性,而不僅僅是靠組織、動員。
2.從居民區黨支部來說,黨務干部的年齡結構、知識文化、素質與不斷拓展的社區黨建工作不相適應。目前,居民區中的黨支部書記年齡普遍老化,最大的已69歲,文化偏低,顯然已不能勝任新形勢下社區基層的黨建工作。雖然也有3名是機關黨員兼職的,比較年輕,但由于平時工作忙,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居民區支部工作中,因而也不能很好地發揮支部的領導核心作用。
3.居民區黨支部與在職黨員之間缺少有效的聯系。由于在職黨員必須同居住地的社區黨組織進行聯系缺乏文件依據,社會大環境對社區黨建工作也不夠了解和關注,又由于街道在這項工作中起步較晚,還沒有建立起一套相應的聯系制度,對在職黨員的情況了解甚微,因而不能很好地組織、發動社區在職黨員全方位地投入到社區的兩個文明建設之中
4.對如何設計行之有效的活動載體,使之取得最佳效應,還有待于進一步的探討。
四.對吸納轄區在職黨員參與社區黨建工作的幾點思考
針對存在的問題及今后工作的方向,提出以下幾點意見:
1.加強對居民區黨支部的工作指導,是動員轄區在職黨員參與社區黨建工作的基礎。隨著黨建工作重心的下移和社區黨建工作的開展,居民區黨支部將擔負起越來越繁重的工作任務,這與它目前存在的人員結構不合理、支部書記人選來源匱乏的現狀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在這種情況下,加強對居民區黨支部的工作指導就顯得非常迫切。在現有支部成員中,對社區黨建這一新生事物也并未完全理解,有的反而認為給他們增加了工作負擔,因而有些牢騷怨言。因此,為順利開展社區黨建工作,街道黨工委一是可以建立居民區黨支部指導員制度,以此加強對支部的工作指導。可派街道機關黨員進行一對一的聯系、指導,這樣,不僅可以彌補居民區黨支部力量的不足,也可發揮機關在職黨員的作用,使機關在職黨員的資源得到利用;二是要對支部成員及指導員進行培訓,使他們首先明確開展社區黨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明確社區黨建的涵義、內容和基本任務,以統一思想認識,更好地去組織、動員轄區在職黨員參與社區黨建,為社區的兩個文明建設服務。
2.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參與意識,是動員轄區在職黨員參與社區黨建工作的前提。面對全新的社區黨建工作,社區居民和黨員缺少應有的了解和認同,因而表現出社區意識和參與意識的淡溥,不知社區黨建是什么。街道黨工委要針對這些情況,通過發公開信,召開座談會,進行調查問卷等形式,加大宣傳力度,向社區居民和社區黨員重點宣傳社區黨建的意義、內容、任務和參與的渠道,通過由點到面,分層次、多形式的大張旗鼓地宣傳,使他們明確社區建設必須依靠社區的力量,利用社區的資源,才能達到建設社區的目的。而社區黨員則是社區建設的“中堅力量”,更要培養自己的參與意識,增強參加社區建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走出單位,跨出家門,“單位下班,社區上班”,逐漸地變單位人為社區人,從而帶領社區居民共同搞好社區管理和服務。
3.增進聯系,創新載體,是吸納轄區在職黨員參與社區黨建工作的關鍵。加強聯系,是社區黨組織與轄區在職黨員相互溝通的有效途徑,要發揮在職黨員的作用,首先必須摸清轄區在職黨員的人數、基本情況、他們的興趣愛好、特長以及他們愿意參與社區黨建工作的程度。在了解他們的同時,社區黨組織也要向他們介紹社區的基本情況、組織網絡、存在的問題以及正在開展的工作,使彼此都做到心中有數,為發動他們參與社區建設打好基礎。而要做好這項工作,可以通過建立轄區在職黨員登記站、聯絡站、信息組等機構來實現,還可由此建立起一套較為完整的聯系工作制度。同時建議上級黨組織以文件形式規定居住在轄區的在職黨員主動到社區黨組織進行登記,使社區黨組織及時掌握、了解黨員的情況,增進聯系。在此基礎上,社區黨組織尤其是居民區黨支部要因人而宜、因地制宜地精心設計一些行之有效的新載體活動,把轄區在職黨員動員、吸納到社區黨建工作上來,讓他們自愿地參與社區的管理、社區的服務,并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和巨大的潛能。使他們在為社區建設作出貢獻的時候,也實現了平時在工作崗位上難以實現的社會價值。
4.形成激勵機制,是鼓勵轄區在職黨員積極參與社區黨建工作的保證。在組織、動員轄區在職黨員自愿持之以恒為社區建設作出奉獻的時候,還要建立相應的與之配套的激勵機制,因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要在職黨員完全無私地、長期地默默奉獻在社區是難以做到的,雖然很多在職黨員思想覺悟較高,他們的付出并不是要獲取相應的報酬,但作為社區黨組織來說,應該考慮這些因素,使他們的奉獻精神,他們的勞動果實得到居民群眾、得到社會的認可、贊譽。因此,社區黨組織可以采取一是在社區配合一些主題活動、載體活動或定期半年、一年開展評比、評選活動,以表彰、獎勵先進,宣傳先進;二是可以建立報喜制度,即與在職黨員單位黨組織掛鉤,每年向其單位反饋在職黨員在社區參與服務、管理的情況以及受獎勵的情況,使其單位在年度考核時作為黨員的業績一并考慮,以此進一步激發轄區在職黨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并帶領更多的社區成員參與社區服務、社區建設,使社區的兩個文明建設在轄區在職黨員的積極參與下不斷推向前進。
- 上一篇:林業部植物檢疫細則
- 下一篇:貧困林場扶貧資金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