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共建工作思考

時間:2022-10-28 04:05:00

導語:社區共建工作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區共建工作思考

近年來,各級黨組織深入開展社區共建工作,進一步增強了社區黨的工作的影響力、滲透力和社區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有力地推動了社區建設各項工作的開展。但社區共建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突出表現為共建合力不足,內在動力不強,參與率低,“一頭熱、一頭冷”的現象還普遍存在。在實踐中我們深深體會到:做好新形勢下社區共建工作,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

一、提高認識,營造共建氛圍。駐區單位是開展社區黨建和社區建設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開展社區共建工作,要從強化駐區單位共建意識入手,確立“共建美好家園、共育文明之花”的共建思想,使駐區單位積極參與社區建設,營造“社區是我家、建設靠大家”的共建氛圍。一要加強宣傳,通過多種形式廣泛深入地宣傳共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要加強溝通,通過不同層面上的會議,使駐區單位由“局外人”變成“熱心人”。三要培育典型,要培育一批有活力、有特色、有成效的共建典型單位,并通過典型引路的方法,引導駐區單位、居民群眾積極參與共建。

二、圍繞需求,開展共建活動。社區黨建是“總抓手”,涉及社區建設各個方面,內容很廣泛,要搞好這項工作,最根本的就是要找準黨建工作與駐區單位共同關心事務的結合點,多做社區單位想做而沒有做、不便做或做不到的工作,增強黨建工作的針對性、生動性和有效性。一是搞好方便快捷的服務,在服務中,不應搞面面俱到,而要從駐區單位、居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問題入手,積極開展活動。二是形成豐富多彩的社區文化,要從加強對居民群眾的教育入手,與駐區單位密切配合,營造社區良好的人文環境,用先進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領社區陣地,逐步提高居民群眾的思想道德素質。三是營造安定祥和的生活環境,要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把創建“五好”社區黨組織與維護社區穩定有機結合起來,創造良好的社區環境。

三、創新載體,激發共建活力。開展共建活動,必須立足社區實際,不斷創新載體,增強共建活動的吸引力,提高其有效性,以達到相互聯動的目的。一要抓好黨員奉獻載體。黨員是社區黨建工作的主力軍,其作用發揮如何,直接影響到共建活動的成效。隨著黨員分布情況發生的新變化,社區黨員和黨員在社區的活動越來越多,黨員在社區活動無依托、不規范、盲目性大的狀況也越來越突出,這就需要通過編建“黨員社區活動小組”、開展黨員“亮身份、樹形象”活動,找出一條有效的管理途徑,倡導黨員自覺奉獻在社區。二要完善組織載體。區、街道、社區三級要分別建立健全相應機構,并充分發揮其溝通、協商、議事的作用,協調解決工作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三要抓實活動載體。社區共建必須以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結對共建活動為依托,通過一些靈活多樣的活動載體來付諸實施,使駐區單位與社區由過去“點上的接觸”轉變為“面上的結合”。

四、健全制度,完善共建機制。規范社區黨建各項工作,健全和落實各項制度,真正做到按制度辦事,是城區基層組織建設的治本之策,也是社區黨建工作的難點之一。因此,開展社區共建工作,應從制度建設入手,激發社區共建合力,積極推動社區共建活動的深入開展。一要明確共建雙方的責任。要制定街道社區黨建工作規章制度,明確規定各級黨組織、社區黨員和駐區單位在社區共建活動中的地位和職責,為開展社區共建活動提供制度保證。二要健全社區黨支部相關規章。街道社區黨組織一般應建立民主決策制度、社區事務公開制度、公開承諾制度等,以增強街道社區黨組織的責任感,提高工作效率,保持社會穩定,密切黨群、干群關系。三要實行聯考聯評制度。要按照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群眾評議與自我評價相統一的原則,在對街道社區黨組織進行全面考核的同時,由居民群眾對街道社區黨組織、駐區單位共建工作進行評議,要把評議結果作為創建文明單位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