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科學發展觀交流

時間:2022-11-09 10:30:00

導語:工商科學發展觀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商科學發展觀交流

黨的十七大曾提出要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強化社會管理和社會服務。總局周伯華局長在全國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會議上指出:“在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中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就要進一步做到‘四個統一’,在監管執法水平上有新提升,在服務大局上有新局面,在維權能力上有新突破,在行政執法上有新成果。”筆者認為,運用行政指導、創造性的開展工作,是貫徹十七大精神、落實總局要求的一項舉措,同時也是在和諧社會中抓好工商系統各項工作落實、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的關鍵。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有的單位和個人對如何搞好行政指導工作,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堅定性、創造性地抓好工作的落實思考不夠,嚴重影響和制約了社會經濟又好又快的科學發展。因此,增強行政指導工作能力,創造性地抓好行政指導工作,引導個私商戶和群眾作出或不作出某種行為,開拓工商事業健康有序發展,便成了當前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

強化行政指導意識是適應新形勢工商服務快速發展的客觀要求。

個私商戶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細胞,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基礎在于個私商戶。只有搞好行政指導工作,抓好個私商戶良性發展,工商才能為社會經濟更好地服務,為社會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不注重正確行政指導,不注重抓個私商戶發展建設,便會出現“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就會影響工商服務于群眾,為社會經濟發展保駕護航的進程。當前,一些行政執法人員對行政指導工作存在這樣那樣的認識。有的同志認為,行政指導是不是就不能進行行政執法了;也有的同志認為,行政指導帶有一定的職能風險,搞不好會影響行政執法部門的權威性,削弱了依法行政的嚴肅性。這些片面的認識導致一些行政執法人員抓工作習慣于按舊方法、老經驗辦事,缺乏創新的勇氣和動力,嚴重地影響了建設和諧社會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市場監管工作中,要堅決克服“安于現狀”思想,樹立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和“大膽創新”觀念,要充分認清行政指導是促進工商事業發展、促進和諧工商的一條新路子、新舉措,新手段,要努力增強在實際工作中運用行政指導的自覺性和緊迫感,把行政指導作為服務于人民,服務于經濟發展的一件大事抓緊、抓好、抓出實效。

行政指導工作是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一種體現,從中能看出行政執法人員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搞好行政指導工作,提高工作素質是關鍵。要緊緊圍繞“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總要求和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原則,著力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發展提供良好社會環境。”增強行政指導意識,更新觀念,開闊視野,努力創造全新的工作方法,把握發展規律、創新發展觀念、轉變發展方式、破解難題,不斷總結有益于提高工商服務發展質量和效益的新做法、新經驗,不斷提高自身素質,通過正確指導實現社會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強化行政指導意識是提高工商工作質量和水平的迫切需要。

增強行政指導意識,與時俱進,大膽改革,工商發展才會不斷進步,服務的質量和水平才會不斷提高。要在工作方法上適應創新的要求,不斷增強經濟發展工作實效。行政指導工作的開展是堅持工商所能、法律所依、政府所想、企業所需、創造性開展工作的重要環節。作為工商行政管理人員,必須堅持“立足職能、積極行政、因事制宜、和諧監管”的要求,搞好工作指導建議。行政指導工作要按照“四個統一”的要求,進一步解放思想,樹立強化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轉變工作作風,提高監管服務工作水平。工商行政管理工作要樹立科學管理觀念,大膽探索服務型管理、綜合治理、跨越和諧發展的路子;要積極探索社會化改革的路子,在行政指導工作中,要建立起一些切實可行的制度,確保行政指導工作和經濟建設順利發展。要堅持調查研究制度,對行政指導工作方案反復論證,集思廣益;要堅持計劃制度,制定詳細的、科學的計劃,確保行政指導工作順利進行;要堅持跟蹤反饋制度,不斷修正錯誤,改進工作。系統在激勵機制上適應創新的要求,切實激發在實際工作中行政指導的熱情。

行政指導是一項嶄新的事業,要不斷進行實踐和探索。系統在對指導創新的個人,制定相應的激勵機制,不斷激發這些個人指導創新的熱情。要用政策激勵,對勇于行政指導創新的單位在保障經費上實行重點傾斜;要用精神激勵,對行政指導成績突出的個人要在評選先進、宣傳典型、提拔使用上優先考慮;要用物質激勵,對那些敢于創新,有突出指導成果,能不斷給經濟建設提出建設性意見的個人給予適當的物質獎勵。通過各種激勵,營造人人在行政指導工作中謀求好做法、總結好經驗、發揮新成效的良好氛圍。

強化行政指導意識是克服市場監管中形式主義的有力保證。

形式主義是片面追求形式忽視內容的一種形而上學的觀點、方法和作風,是樹立科學發展觀,推動經濟建設的“毒瘤”。在市場監管中克服形式主義,改進工作作風,既是行政指導工作中應有之義,又是推動行政指導工作的有力保證。當前,形式主義名目繁多,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一是主觀性形式主義。抓行政指導工作不是在“親知、真知、深知”上下功夫,在“結合”上找規律,而是帶著題目做文章,定了框框找例子,不能光出于口中,見于紙上,要落實在具體行動上。二是利己性形式主義。名曰行政指導工作,實則隱藏濃厚的個人目的和小集體利益。一事當前,先考慮個人和本單位得失,總想為自己貼金,為本單位爭榮,在座談、匯報、交流會上講喜繪聲繪色,講丑輕描淡寫。三是習慣性形式主義。把工作當于走過場、敷衍了事、弄虛作假、瞞上欺下,深入基層走馬觀花,指導工作蜻蜓點水。四是教條形式主義。把上級的指示當教條,生搬硬套。在工商系統中行政指導不能只尋求于某一區域、某一行業、某一時期、某一內容、某一情況,要全方位地深入工作的展開。

形式主義對促進經濟發展危害極大,同時也敗壞了黨的作風,破壞了工商形象。行政指導工作中,克服形式主義,關鍵是少指責、多指導,少敷衍、多用心,少打擾、多幫助,不斷改進工作作風。要培養調查研究作風,培養求真務實作風,培養真抓實干作風。應該強調的是,在落實科學發展觀正確運用行政指導過程中,克服形式主義改進工作作風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標本兼治。平時工作指導中,既要注意對出現的一些形式主義及時予以糾正,更要不斷端正工作指導思想,搞好調查研究,深入問題抓落實;二是注重實效。行政指導不是面子工程,也不能為圖名掛號而搞“短期效應”,刻意讓領導滿意,而要實事求是,通過行政指導,切實把影響經濟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的問題糾正過來。三是端正形象。克服形式主義,改進工作作風,把自身形象搞端正,領導機關要起良好的示范帶頭作用,帶動整個系統風氣的好轉,增強行政指導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采取必要的指導措施,提倡雷厲風行,糾正辦事拖拉,要強化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的觀念,求真務實,真抓實干。只有這樣,經濟建設才會有新的發展,一些“亂”、“漂”、“假”、“難”的問題才會得到有效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