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七看考察交流
時間:2022-11-26 04:56:00
導語:干部七看考察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德才兼備,是我們黨對干部的一貫要求,同志說:“我們黨制定的干部隊伍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方針,……是德才兼備原則在新條件下的具體體現。”與此同時,我們黨又特別強調把“德”放在第一位,那么,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怎樣既堅持黨的一貫的干部政策,又適合時代特點,準確地、具體地考察中青年干部的“德”呢?筆者認為,主要是看以下幾個方面。
一看政治信念。我們的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我們的事業,是共產主義事業;我們搞的現代化是社會主義現代化,我們搞的市場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我們的事業對干部的本質要求,是帶領人民群眾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因此共產黨人什么時候都得講政治。我們在考察干部的“德”時,一定要把政治信念,擺在重要位置。尤其是對中青年干部,他們獨特的成長經歷和歷史賦予他們的重要使命更強調了這一點。有人可能認為,政治信念是“空”的,無法衡量,這種看法是片面的,其實政治信念是有著實際的、具體的內容的。一個干部是否真正擁護馬克思主義而不是用來裝潢自己;是否真正擁護黨的基本路線而不是停留在口頭上;是否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場堅定、旗幟鮮明地同黨中央保持一致;是否堅定不移地走社會主義道路,無論什么情況下都不動搖;是否在實際工作中自覺地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這些都反映了中青年干部的政治信念如何。不容置疑,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有些干部受到了一些腐朽、沒落的東西的影響,這樣的干部專業能力再強,政治上也是不合格的,“德”也是過不了關的。
二看理論水平。同志指出:“是否認真學習,是否通過學習和通過工作實踐真正提高了自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質,是有沒有黨性的重要表現。這同時也應該成為考察、任用領導干部的一個基本標準。”理論水平,始終是我們黨評價干部“德”的重要內容,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更是如此。沒有正確理論的指導,就沒有正確的世界觀,就沒有正確的行動。我們講的“德”,是指建立在清醒地、理智地認識和把握客觀規律的前提下的自覺意識,而要認識和把握客觀規律,不提高理論水平不行。看一個干部的理論水平,在當前,主要是看他對鄧小平理論的學習掌握情況:是不是真信,即真正相信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是指導中國人民勝利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正確理論,真正相信在當代中國,只有鄧小平理論才能解決社會主義的前途和命運問題,這是學好鄧小平理論的前提;是不是真學,即學習鄧小平理論不是為了裝裝樣子,單純完成學習任務或嘩眾取寵、跟潮流、趕時髦。真學就要下功夫學,認真學,聯系思想、聯系實際學,理解它的理論體系和精神實質,學到真諦;是不是真掌握,即是否真正掌握了科學理論的立場、觀點、方法,把它變成自己的東西,否則,學得再多,也無濟于事;是不是真實踐,即把學到的理論全面應用于實踐。再好的理論,如果不應用,只是束之高閣,等于沒學。我們衡量一個干部的理論水平,從這四個方面去看,并進行量化的分析,就比較科學、準確了。
三看做人。共產黨人所講的“德”,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繼承、升華和提煉。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的“德”,強調做人,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是把做人當作成就事業的基礎。正如老百姓所說,“只有做好人,才能做好官”,這樣的領導干部,才是人民群眾歡迎的領導干部。因此,我們在考察中青年干部時,一定要把“做人”作為重要的內容。考察中青年干部做人的情況,要有科學的標準。做人問題,歸根到底是個如何處理公與私、個人與集體、自己與他人的關系問題。只有大公無私、關心集體、先人后己的人才是真正有較高道德的人。
四看工作態度。考察中青年干部的工作態度,首先要看工作的指導思想正確不正確。正確的指導思想應當是為振興中華,為造福廣大人民群眾而努力工作,而不是僅僅著眼于私利或小部分人的利益,唯利是圖,急功近利,甚至不惜損害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而中飽私囊、沽名釣譽;其次,要看其在工作中有沒有敢于負責的精神。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是前人所未從事過的事業,是在探索中前進的事業,必定會有風險,作為一個領導者,必須承擔一定的責任,冒一定的風險。積極的工作態度應當是為了人民的利益,既敢于冒險、勇于承擔責任,又有科學態度,善于化險為夷,用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成功,而害怕風險,不敢負責、明哲保身,只求平安的工作態度與我們偉大事業的要求是不相稱的,更是中青年干部的“大忌”;再次,要看工作中有沒有干勁。工作態度如何,集中體現在工作干勁上,一個干部整天怕苦怕累,無所事事,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沒有朝氣,沒有干勁,無論如何也不能算是工作態度好。積極地工作態度,就應當能吃大苦、耐大勞,干工作既用腦,又用力,積極進取、勇于開拓,為了工作的需要,不惜嘔心瀝血,廢寢忘食,甚至作出必要的犧牲;另外,還要看政績如何。看一個干部工作態度怎樣,必須和其政績掛鉤。一般來說,一個干部的工作政績和其工作態度是成正比的,更何況我們工作的直接目的就是要出成績。政績突出的干部理所當然地應當受到重視。當然在衡量中青年干部的政績時,要注意實事求是,既要看主觀努力又要看客觀條件,既要看近期效果更要看長期效益,既要看個人作用又要看集體力量;同時還要看干部對其政績的態度,是出了點成績就沾沾自喜,好大喜功,自以為了不起,還是首先歸功于黨和人民,實事求是地看待自己。從這些方面來分析,一個中青年干部的工作態度就比較清楚了。
五看群眾關系。黨的事業是億萬人民的事業,只有動員廣大群眾才能成就事業。黨的各級領導干部的主要職責就是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就是組織、發動廣大人民群眾一道干人民自己的事業。鄧小平同志所談的人民擁護不擁護,人民贊成不贊成,人民同意不同意,人民答應不答應,不僅要作為我們進行現代化建設時的工作標準,同時也是我們選拔、考察中青年干部的標準。因此,我們在考察中青年干部的“德”時,要特別注意考察他的群眾關系如何。考察中青年干部的群眾關系如何,首先要看他心里是否想著群眾。同志指出:“必須把實現和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改革和建設的根本出發點”。黨的干部,作為人民的“公仆”,就應當時時刻刻把群眾的利益裝在心上,放在首位,制定政策,開展工作,進行決策都應當充分考慮群眾的利益。其次要看能否尊重群眾,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作為一名領導干部,必須深刻理解、認真掌握、實際運用這種方法,要永遠真心實意地甘當群眾的小學生;再次,要看他能否自覺地聯系群眾,和群眾打成一片。中青年干部,一定要掌握聯系群眾、團結群眾的本領,真心實意和廣大群眾交朋友,同呼吸、共命運、心聯心;另外,要注意處理好幾個關系,比如多數群眾和少數群眾的關系:有的領導干部身邊有一幫人,自認為是群眾代表,實際上是搞小圈子,領導干部要注意依靠絕大多數群眾,從本質上代表群眾的利益。總之,我們在考察中青年干部時,要認真注意從各方面考察他的群眾關系如何,把真正受到群眾擁護的干部選拔出來。
六看紀律觀念。面對新時期的新任務,面對新形勢下的各種前所未遇的嚴峻考驗和巨大挑戰,必須充分強調干部的紀律觀念,特別是對中青年干部來講更是如此。要把紀律觀念作為考察中青年干部“德”的重要內容。在今年初召開的中紀委三次全會上,著重從四個方面提出了當前加強紀律的基本要求。第一,必須嚴肅黨的政治紀律。第二,必須嚴肅黨的組織紀律。第三,必須嚴肅經濟工作紀律。第四,必須嚴肅黨的群眾工作紀律。考核中青年干部的紀律觀念,就要從這四個方面入手。一是看其能否正確認識和深刻理解當前特別強調黨的紀律的重要性。要充分認識到四個現代化建設越深入,越是要強調黨的紀律。只有各級干部嚴格執行黨的紀律,我們的四化建設才能順利進行。二是看能否自覺地執行黨的紀律。作為一個領導干部,執行紀律貴在自覺。三是看其能否理直氣壯地維護黨的紀律,能否同一切違犯黨的紀律、損害黨和人民利益的現象和行為作斗爭,這是領導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尤其作為中青年干部,更應當在同違紀現象作斗爭的過程中,增強自己的黨性觀念,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質,作合格的革命事業的接班人和繼承者。
七看艱苦奮斗精神。我們黨選拔各級領導干部主要是為了干事業的。而我們的事業是在艱難曲折的道路上前進的事業,是需要付出巨大努力才能獲得成功的事業。因此,它要求黨的干部要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勇于開拓,勇于拼搏,勇于進取,勇于創新,這是時代的需要,事業的需要,也是考察干部“德”的水平如何的重要內容。正如同志在中央紀委第八次全會上指出的那樣:“在用人問題上要堅持原則,要十分注意有沒有艱苦奮斗、自覺奉獻的精神和品德。害怕艱苦、追求享受、奢侈浪費的干部不能重用。”由于中青年干部生在新社會,長在紅旗下,沒有經歷過戰爭年代那種艱苦環境的鍛煉與考驗,各方面條件比較優越,所以尤其要強調這一點。
考察中青年干部艱苦奮斗精神,首先要考察其能不能吃苦。雖然現在現代化建設事業發展了,條件好了,但既然要干事業,就必須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同時,我們現在所強調的吃苦精神,并不僅僅局限在流多少汗、出多少力、干多少活上,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個領導者,在面臨巨大精神、心理壓力面前,在各種困難接踵而來的情況下,在屢遭失敗,屢受挫折,部分群眾暫時不理解,領導有意見的情況下能否咬住青山不放松,義無反顧,堅韌不拔地把事業推向前進。這是一種更高意義上的吃苦精神。其次要看其能否創業。不創業、不進取,事業就無法發展。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守攤子,當“維持會長”,連攤子也守不住。而創業,就要付出更多的代價,更多的心血,更多的努力,但這又是我們的事業之必需。尤其中青年干部,正在蓬勃向上的時期,精力旺盛,斗志昂揚,歷史的重擔責無旁貸地落在這代人肩上,必須更多地具備創業的精神。要看他能否在實際工作中打開局面,能否把所從事的事業不斷推向新的階段,能否主動地迎接挑戰,積極完成各項任務,并把此作為考察中青年干部“德”的重要內容,這有利于我們事業的發展。再就是看生活上是否艱苦樸素、廉潔自律。艱苦樸素,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同時也是我們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必需。作為一名領導干部有了這種精神,就能拒腐蝕,永不沾,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在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下,尤其要強調這一點。要把具有艱苦樸素的作風和廉潔自律精神作為對中青年干部最起碼的要求,要求他們認真學習老一輩革命家和模范人物的先進事跡,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自覺地按黨的政策和規定辦事,做到慎言、慎行、慎獨、慎微,廉潔自律,把精力用在干事業上,爭做四有新人,在群眾中起表率作用,為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 上一篇:和諧社會觀念干部建設交流
- 下一篇:農村免稅形勢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