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主義理論交流

時間:2022-12-09 09:39:00

導語:中國社會主義理論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國社會主義理論交流

科學發展觀作為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對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于發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最新成果。

科學發展觀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最新成果,本身就是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任何一個成熟的理論,都是以其體系的形成為標志的。一個理論能夠成為科學的思想體系,一般說來應當具備四個方面的條件:一是從總體上把握所研究領域事物發展的內在客觀規律;二是在理論表述上具有嚴密的邏輯結構和組織層次;三是由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和新概念緊密聯系而構成的具有自己獨特主題、內容和風格的相對獨立的系統;四是形成一個在實踐基礎上不斷發展的開放性的思想體系。之所以說科學發展觀是一個完整的科學體系,正是因為它具備了這些基本條件。科學發展觀在新的發展階段全面深化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規律的認識,構建了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的嚴密結構系統,從而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一個相對獨立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在實踐中不斷發展的開放的思想體系。

從當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考察,科學發展觀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最新成果,既源于“老祖宗”,又不是對“老祖宗”的簡單照搬。從縱向上看,它源于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它們之間存在著密不可分的天然聯系;從橫向上看,它深深地植根于當代中國的發展實踐,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和時代風格,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自己獨特的內容、特點和結構,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的一個相對獨立的部分??茖W發展觀與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之間這種既相互貫通又層層遞進的關系,體現了新時期以來我們黨理論創新成果的科學性體系、階段性成果和發展性要求的內在統一。

從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思想體系的層面上講,科學發展觀實現了對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于發展理論的重大創新和發展。它雖然仍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總框架之內,但并不是對過去發展理論的簡單重復和搬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科學發展觀用一系列緊密聯系和相互貫通的新觀點、新論斷,深化和豐富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推進到一個新的水平。在新的發展階段,堅持科學發展觀,既是對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堅持,也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最好實踐。

從我們面臨的復雜多變的國際國內形勢看,科學發展觀科學回答了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面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首先,進入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發展呈現一系列新的階段性特征,面臨的機遇前所未有,面對的挑戰也前所未有。如何從新的歷史起點出發,帶領人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仍然是擺在中國共產黨人面前的重大課題。其次,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項前無古人的創造性事業,來之不易,承之更不易。我們是在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中進行建設的,在前進的道路上不但面臨各種新情況新問題,而且必然會遇到各種困難和風險,這種環境和條件使我們的事業極具復雜性和艱巨性。第三,任何科學理論的提出都是同特定的時代背景、歷史條件和現實要求相聯系的。當今世界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當代中國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革,這都呼喚著理論的創新和實踐的創新。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黨在清醒認識和準確把握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發展新要求的基礎上,順應人民群眾的新期待,提出了科學發展觀這一重大戰略思想,把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開辟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