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黨建工作的經驗交流

時間:2022-06-26 05:20:00

導語:企業黨建工作的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黨建工作的經驗交流

近年來,中共*市*區委組織部堅持以科學的發展觀推動非公企業黨建工作,通過建立科學的黨組織設置機制、靈活的黨組織運行機制、合心合力的企業發展機制,穩步推進了轄區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的發展,初步形成“區街居三級聯動,黨工團協同運作”的工作格局,開創了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新局面。

一、因企制宜,建立科學的黨組織設置機制。堅持從企業規模、黨員人數、構成差別的實際出發,采取“企業獨建、居企合建、區域聯建、行業統建”等多種形式,不拘一格地建立黨組織。企業獨建,即在黨員人數較多的非公企業單獨組建黨支部,管理本企業或下屬企業中的黨員。20*年以來我們通過認真考察,先后在市陽光房地產開發公司、華商貿易有限公司、武當生物藥業公司等23個企業建立了黨的組織;居企合建,即在非公經濟繁榮且黨員行業分工較明顯的社區,以行業或區域組建黨組織。*市博愛醫院聘請的5名黨員醫學專家均來自外地,為了確保他們過上正常的組織生活,社區居委會在醫院建立黨支部,隸屬社區黨總支管理;區域聯建,即以區域為單位設立黨組織,管理區域內的企業黨組織和黨員。區委組織部積極組織實施“黨員安家”工程,先后在流動黨員較為聚集的地方建立了市工業品貿易中心黨支部等3個流動黨員黨支部,由所屬街辦黨委統一管理;行業統建,即在非公經濟比較集中的產業園區,堅持黨工團建一起抓,優先建立群團組織,加快建立的黨組織。如以生產汽車零部件為主的普林工業園蓬勃發展后,其園內的文商工貿有限公司、正和車身廠、齒輪公司等17家企業以普林工業園為主先后組建了黨的組織。通過采取上述措施,目前我們先后建立非公企業黨組織48家,另有21家企業建立了黨小組,使641名非公組織黨員過上了正常組織生活,撤銷不再具備成立黨組織條件的企業黨支部7個,將64名黨員轉入住所地社區黨組織和新單位黨組織。

二、以人為本,建立靈活的黨組織運行機制。黨組織建立以后,區委組織部組織各黨委經常性地開展各類豐富多彩的活動,努力提高黨組織的凝聚力和號召力。一是從嚴管理狠抓素質,提高戰斗力。各黨支部嚴把黨員發展、教育、管理三大環節。在發展黨員上,把重點放在生產經營管理者、科技骨干和一線優秀青年上,不斷擴大黨員在非公企業的比例,僅20*年上半年全區發展的33黨員中,非公經濟黨組織發展的黨員就達11名,占33.3%。如今全區在非公經濟黨組織中發展黨員的比重已由原來的18%,提高到30%。在黨員教育和管理上,各黨支部通過采取舉辦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定期開展黨課教育、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等方式,不斷提高黨員的素質,使黨支部的戰斗力始終保持在較高水平。二是豐富載體開展活動,增強影響力。各支部除采取組織文體活動、召開聯歡會、幫扶困難黨員等活動外,還結合實際通過多種載體,增強黨組織的影響力。市文商公司開展了“企業管理論壇”“技術崗位練兵”活動,讓黨員為企業發展出謀劃策,提高崗位競爭力;京華超市有限公司注重黨員實際作用的發揮,在黨員中開展設崗定責活動,并配戴“共產黨員”胸牌上崗,讓黨員成為企業形象的標尺;二堰街辦在轄區經營戶中開展了評選“黨員經營示范戶”活動,引導消費者選擇購物;市勞萊斯卡粉末冶金有限公司在全體黨員中開展了以“一名黨員一面旗幟,一個崗位一份奉獻”為主要內容的爭創“黨員先鋒崗”活動,在身邊黨員愛崗奉獻、先鋒模范作用的感染下,公司先后有18名普通職工向黨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通過積極組織這些豐富多彩的活動,切實發揮了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和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三是精心培育企業文化,提升凝聚力。各支部充分運用科學的發展觀,結合行業和崗位特點,把培育企業文化與生產經營管理有機結合起來,把企業文化通過有形的載體加以深化,使企業的文化真正起到凝聚人心,統一步調的作用,確保企業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市佳裕工貿有限公司黨支部為提升企業內涵,發揮黨員在企業發展中的表率作用,進一步強化出租車從業人員的文明優質服務意識,結合出租車行業特點,組建了由10輛出租車組成的“雷鋒號”車隊,由支部委員徐勇親自任車隊隊長,以發弘揚雷鋒精神為目的,為乘客提供安全、舒適、便捷的服務,讓乘客找回了當“上帝”的感覺,感受到“雷鋒”時刻就在身邊,受到了各界的好評。

三、統籌兼顧,建立合心合力的企業發展機制。黨組織的建立最終目的是促進企業的發展,我們針對非公經濟黨組織的特殊性,引導非公企業黨組織積極參與企業決策,為企業獻言獻策。一是與決策層合力,獻計獻策。實行區四大家領導黨員聯系點制度,由每名縣級領導聯系1-2個企業,引導企業黨組織參與企業管理的條件,對關系企業發展的問題、生產經營及職工利益等問題,通過向企業提出合理化建議、企業與職工交流對話等形式,向企業建言獻策。今年以來,非公企業黨組織向企業累計提出建議131條,70%以上被企業經營者采納,為企業創造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二是與職工合力,維護合法權益。針對企業職工特點,著重在造就“四有”職工隊伍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上下功夫,有效地將企業管理、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設和黨的工作融為一體,通過創建“職工之家”、協調企業為職工辦理養老、失業保險,開展經常的地濟困幫扶活動,組織系列健康有益的職工活動,不斷提高黨組織和黨員在企業的威望。三是與市場合力,共謀發展。引導企業支部正確處理好黨組織和企業、黨組織和市場之間的關系,更多地運用市場的手段和辦法指導經濟工作,使黨的建設在發展中成長壯大。轄區企業京華超市自20*年企業改為民營后,非常重視黨建工作,以黨建促發展,帶動企業步入發展的快車道,公司發展突飛猛進,到20*年,固定資產達3000多萬元、年銷售額達2.5億元、利稅達750萬元、分店達22家。用公司黨支部書記徐金環的話說:“京華的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公司黨支部強大的‘聚合力’,得益于公司擁有一批強干的黨員‘戰士’,得益于企業黨建所營造出來的強大推力!”正是由于處理好了黨建和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轄區很多組建黨支部的非公企業實現了“雙贏”。截止目前,全區非公經濟對全區財政及農民人均純收入的貢獻率分別達到了52.6%和45.2%,有力地推動了*“投資首選區、經濟首富區、文明新城區”建設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