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教育管理經驗交流

時間:2022-06-27 09:27:00

導語:黨員教育管理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員教育管理經驗交流

*共有流動黨員6120名,占全州黨員總數的5.07%。為加強流動黨員教育管理,20*年初*利用移動通信網絡終端技術——手機,創建了流動黨員教育管理服務信息互動平臺(以下簡稱信息互動平臺)。流動黨員通過短信互動,與黨組織保持密切聯系,接受黨組織的教育、管理和服務。實踐證明,信息互動平臺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是新時期加強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和服務的有效載體,對于改進傳統的流動黨員教育管理方式具有積極的意義。

一、實行全面登記制度,夯實信息化建設基礎

針對流動黨員底數不清的問題,*建立了流動黨員全面登記制度。州委組織部會同州公安局,出臺了《關于在流動人口管理工作中做好流動黨員信息采集和管理服務的通知》,要求各地公安派出所在辦理暫住戶口登記和暫住證時,一并對暫住人口政治面貌情況進行登記,并錄入暫住戶口信息系統,從而掌握流動黨員信息。同時,州委組織部還會同州勞動等有關部門,督促各用人單位在招聘員工時,認真登記其政治面貌、聯系電話等基本情況。通過登記,共摸清了5800多名流動黨員的基本情況,掌握了1624名流動黨員的手機號碼,做到了對流動人口中的黨員底數清、情況明,為建立信息互動平臺、有針對性地加強對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建立一體化信息互動平臺,實現信息動態化管理

一是州委組織部與中國移動公司、軟件開發公司聯合開發了集流動黨員信息庫、信息數據管理與維護和信息互動為一體的流動黨員教育管理服務信息互動平臺。將采集到的流動黨員的姓名、學歷、入黨時間、流出時間、流入地詳址、從業情況以及參加組織生活情況等基本信息錄入數據庫,便于即時查詢黨員的基本信息、進行黨員身份驗證以及開展信息互動等。二是建立流動黨員信息管理網絡體系。州委組織部成立了流動黨員信息管理服務中心,全州8個縣(市)委和州直工委、吉首大學黨委成立了流動黨員信息管理服務站,各基層黨委相應成立了流動黨員信息管理服務點,形成了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網絡化管理格局。三是實行信息定期采集維護制度。每個流動黨員信息服務站(點)配備了1至3名信息員,負責平臺流動黨員信息數據的日常管理和維護,實行信息定期采集維護,即對外出地址或手機號碼有變動的流動黨員,流動黨員服務點信息員定期采集,并于每月5號前將信息變更情況表上報至縣信息管理服務站,統一對平臺數據庫進行更新維護,實現了流動黨員信息動態化管理。

三、開展信息互動,實施信息化教育服務

一方面,流動黨員信息管理服務中心(站)把黨組織對黨員教育管理的內容和要求,編輯成相關信息,通過手機定期向流動黨員發送。為提高教育管理服務效果,我們緊密結合流動黨員實際,建立了流動黨員信息互動平臺信息資源庫,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黨務知識、實用技術和相關知識編輯成知識含量高、可讀性強的《流動黨員之家》,設置了“時政要聞”、“支部建設”、“黨員風采”、“在線黨課”、“黨員心聲”、“家園信息”等欄目內容,分類儲備了大量信息資源供信息平臺操作人員及時發送,使每個流動黨員及時接受黨組織的教育培訓,了解黨的政策和家鄉的變化。另一方面,流動黨員可將他們的思想、工作和生活上遇到的問題以及對黨組織的合理化建議等通過手機反饋到信息平臺,使黨組織能夠及時了解他們的最新情況,進而更好地實施教育、管理和服務。為滿足流動黨員的需求,規定信息管理員每天對流動黨員反饋的信息進行一次梳理,并將其需求信息及時分解到司法、勞動等有關單位和部門黨組織,要求在兩個工作日內作出明確答復,實行急難問題限期解決處理工作機制。同時對于流動黨員反饋的有價值的建議和意見,給予一定的獎勵。

四、創新組織設置,拓展信息化教育管理空間

為確?!澳睦镉悬h員,哪里就有黨的組織”,擴大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服務覆蓋范圍,我們及時建立流動黨員黨的組織,就是在流動黨員相對集中的地方,建立流動黨員黨組織,開展黨的活動。經過努力,目前共建有流動黨組織124個,其中流出流動黨員黨支部和黨小組48個,外來流動黨員黨支部和黨小組76個。

建立流動黨員教育管理服務信息互動平臺收到了較好成效。

破解了流動黨員身份認證的難題。通過落實全面登記制度和定期采集維護制度,將每位流動黨員的身份證號碼錄入信息庫,當流動黨員流動到外地后,流入地黨組織只要將該流動黨員的身份證號碼發送至信息互動平臺,就能立即認證并反饋該同志的黨員身份及其所屬的流出地黨組織咨詢服務電話,從而便捷地破解了流動黨員身份認證的難題。

破解了流動黨員教育管理的難題。通過信息互動,架起了黨組織與流動黨員之間的“連心橋”,實現了由黨組織單向管理向黨組織與黨員雙向交流的轉變。流動黨員不管身在何處,都可通過信息平臺這一特殊的紐帶,隨時與黨組織保持密切的聯系,接受黨組織的教育、管理和服務。據不完全統計,20*年以來,*各級流動黨員管理服務中心(站)共向流動黨員發送教育培訓信息5185條,流動黨員以不同形式接受了經常性教育,參訓率達97%以上。

破解了流動黨員權利保障的難題。*在開展信息互動平臺工作過程中,始終堅持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寓教育管理于服務之中,建立健全黨內激勵、關懷、幫扶機制,及時為流動黨員提供就醫、子女入學、法律維權等方面的幫助和服務。同時,信息互動平臺還具有較強的民意收集功能,流動黨員可以就自己的合理化建議和要求等以信息互動的方式同黨組織加強聯系,切實保障了黨員的知情權、參與權、選舉權、監督權等黨內民主權利。目前,全州各級黨組織,共為流動黨員解決急難問題463件,結成幫扶對子486對,為貧困流動黨員家庭義務幫工5000多個,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幣67.25萬元。

破解了流動黨員作用發揮的難題。*緊緊抓住流動黨員見多識廣、思想活躍、掌握一定技術等特點,通過信息互動平臺向廣大流動黨員發起并開展了“六個一”(向黨組織匯報一次工作思想、提一條合理化建議、提供一條致富信息、幫助一戶困難群眾、帶出一批富余勞動力、爭做一名致富能手)以及“爭當三員”(致富信息員、形象宣傳員、招商引資聯絡員)等一系列特色鮮明的主題實踐活動,鼓勵流動黨員發揮“傳、幫、帶”作用,積極提供致富信息、引進資金項目或返鄉創業,為家鄉建設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活動開展以來,全州共收到建議、用工、農產品銷售等方面信息1235條,引進項目17個,資金達498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