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黨員管理經驗交流
時間:2022-07-11 09:42:00
導語:縣委黨員管理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縣委高度重視流動黨員管理工作,探索建立了“××縣流動黨員黨委”,理順管理體制,創新工作機制,豐富活動載體,為服務流動黨員、凝聚外出青年、引領回歸創業、促進家鄉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外建支部安家,聯建黨委履責
2007年初,縣委在深入調查摸底的基礎上,投資30萬元在務工人員相對集中的縣城所在地,建立“流動黨員聯絡服務中心”,并在城區各社區建立聯絡服務站,網絡覆蓋縣外流入和縣內流動黨員298名,為他們統一提供活動場所,聘請專職黨務工作者開展工作。下半年,開始把工作重心轉移到外建流動黨員黨支部上來,先后派出5個調研組奔赴我縣流動黨員比較集中的××、××、浙江、××等四個省市、九個大中城市開展調研,廣泛征求流動黨員和流入地黨組織的意見。經過充分準備,去年上半年,縣委組建三個工作專班,分別由縣委書記、縣長和組織部長帶隊,采取聯合務工企業、掛靠所在社區、依托就業基地、委托駐外機構組建等方式,先后在××豐臺、大興、浙江樂清、玉環、××××、東莞等地掛牌組建了13個流動黨員黨支部,為在外務工經商的721名黨員安上新“家”。
流動黨員黨支部組建成立后,一部分掛靠社區的流動黨員反映,由于語言、文化、城鄉等方面的差異,很難真正融入本土黨員之中開展活動。他們中大多數人雖身在城市,但“根”在鄉村,是家鄉未來經濟建設的生力軍。為此,縣委決定依托縣經濟開發區工委成立流動黨員委,建立流動黨員教育管理長效機制。去年6月,“流動黨員黨委”正式掛牌建立,轄1個中心、13個流動黨員黨支部。同時,下發《關于在流動黨員黨組織和黨員中深入開展“雙培雙帶雙聯”活動的通知》,明確規定了黨委六項工作職責,規范了所屬中心、支部的職責任務和主題活動。黨委每年對中心和各支部工作情況進行考核,并給予3000-5000元的經費補貼。
二、選育并重納新,凝聚優秀青年
一是“三推”選對象,建立儲備機制。采取黨員會議推薦、務工人員聯名推薦、所在企業單位推薦的方式,擴大流動黨員發展工作的選人視野,為流動黨員黨組織儲備青年人選。13個流動黨員黨支部共召開推薦會議21次,570多名黨員和近百名外出務工人員推薦優秀外出青年279名,6家用人單位推薦××籍優秀員工17名,每個支部平均22人。××寶安區凱穎電子有限公司向××縣流動黨員寶安區黨支部推薦了茅坪鎮金缸城村32歲的劉軍,并在推薦表中寫道:“中專畢業,有文化、肯鉆研、能吃苦、品質好”,被支部列為重點培養對象。
二是“三定”促成長,建立培養機制。對推薦起來的優秀外出務工青年,黨支部逐人建立聯系培養檔案,并實行定人聯系、定向培養、定期互動,加強教育引導。采取黨員自愿聯系和黨組織指派聯系的方式,250多名流動黨員成為外出務工青年的培養聯系人。針對外出務工青年的能力特長和本人意愿,實行“配菜”加“點菜”模式,定向培養農村后備干部、市場營銷、企業管理型人才210人。黨支部每個季度組織一次優秀青年學習交流活動,黨委每年召開一次優秀外出青年代表座談會,實行面對面互動交流。通過這些方式,增進了外出青年對黨組織的感情和認識,先后有72名外出青年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
三是“三審”納新人,建立發展機制。推行流動黨員發展三級聯審制度,即流動黨支部審查,入黨積極分子戶籍所在村(社區)黨組織審核,流動黨員黨委統一審批。在黨委談話環節,由黨委指定談話人與被談話人事先約定時間,實行網上視頻談話,并將談話記錄打印歸檔。這些機制的建立,注重了原則性與靈活性的統一,體現了以人為本,受到了外出務工青年的普遍歡迎。
三、突出關懷服務,激發黨員活力
縣委堅持把關懷服務流動黨員和外出務工人員貫穿工作始終,在關懷服務中激發流動黨員活力,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一是領導關懷激勵。建立了縣領導定期看望慰問流動黨員制度。去年“七一”前夕,縣委主要領導集體開展跨省慰問流動黨員活動,與近200名外出黨員共過組織生活,共同慶祝黨的生日;建立了外我兩地黨組織協議聯管制度。××豐臺、大興區委組織部領導多次深入我在京兩個流動黨員黨支部,同流動黨員座談,幫助解決實際問題,外我兩地領導的親切關懷,讓流動黨員倍受鼓舞,榮譽感和歸屬感大大增強。
二是協調解難幫困。流動黨員黨委積極為縣委當好參謀,在全縣農村黨組織中深入開展了“關愛留守家庭,共建和諧社區”主題活動,為全縣6694戶困難留守家庭建立了檔案,組織600多個基層黨組織和7800多名黨員實行結對幫扶,幫助解決外出務工人員和外出黨員的后顧之憂。各流動黨員黨支部也積極反映外出務工人員的呼聲,幫助協調解決實際困難。在浙江省玉環縣××縣流動黨員黨支部的協調下,縣公安局派出兩名工作人員專程到浙江為××籍外出務工人員辦理了身份證。我縣外出務工人員、浙江大麥嶼經濟開發區海榮公司職工王華平意外猝死后,玉環縣流動黨員黨支部積極配合當地有關部門認真調查,幫助穩定死者家屬,多方奔走協調,為死者家屬解決了5萬元的慰問金,并組織流動黨員、務工老鄉捐款援助,有效化解了一起影響社會穩定的矛盾。玉環縣委常委、組織部長王國平同志親自打電話到××,對該支部給予了高度評價。
三是服務創業致富。按照“三個結合”的原則,即結合黨內生活、結合黨員實際、結合工作實際,每年組織黨員開展“三個一”活動,即開展一次創業經驗交流、組織一次參觀考察學習、召開一次總結表彰會議。同時,安排專人負責收集和創業信息,針對每一個黨員的能力專長,幫助黨員擬定創業發展目標,積極爭取、協調本地和家鄉黨組織,為黨員創業創造條件、提供保障。
四、積極搭臺開路,引領回歸創業
一是組織搭臺。在流動黨支部和黨員中深入開展了以“聯系優秀青年回鄉創業,聯系外地客商到秭投資興業”為主題的““雙聯”活動,充分發揮流動黨員黨支部的輻射功能,積極宣傳推介××。在全縣開展評選“杰出創業青年”和“回歸創業成就獎”等活動,設立招商引資項目獎,對招商引資有功的流動黨員支部和流動黨員予以重獎,引導、激勵廣大流動黨員和優秀務工青年實現從外出打工向外出創業轉變,從外出創業到回鄉創業轉變,使流動黨支部成為招商引資的“新平臺”。
二是政策吸引。流動黨員黨委充分發揮自身職能優勢,積極爭取縣政府制訂《××縣鼓勵投資優惠辦法》,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鼓勵招商引資、回鄉創業。認真研究產業轉移的新趨勢和國家扶持三峽庫區、貧困地區、中部地區、西部地區的優惠政策,精心論證、科學編制項目規劃,增強項目吸引力。比如圍繞光電、旅游、農副產品加工等優勢產業編制的項目就極大地調動了在外人員回鄉創業的激情。
三是鄉情感召。利用聯誼會、座談會等集會活動,組織外出人員回鄉考察;利用旅游節、端午節等節慶活動,邀請他們回鄉參與;利用春節、清明節等傳統節日,接待他們回鄉探親、祭祖,使他們在與家鄉的頻繁接觸中,親身感受家鄉的發展氛圍、發展環境、發展前景,增進對家鄉的感情,讓他們動心回歸家鄉,真心建設家鄉。截止目前,全縣回鄉任村支部書記的11人,任村“兩委”干部、社區理事長的267人,回鄉創業青年590人,其中雷旭光、蕭一明等21名流動黨員回鄉建立了××綠色能源科技公司、飛鷹電子公司等規模企業19家,投資累計7000余萬元,促進了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 上一篇:會計工作機遇挑戰分析論文
- 下一篇:企業經營業績考核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