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日活動推進村務公開經驗交流
時間:2022-01-07 06:23:00
導語:民主日活動推進村務公開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加強村務、財務公開,確保了群眾的村務知情權
農村工作千頭萬緒,各種矛盾糾紛層出不窮。各鄉鎮、村堅持每季度至少組織開展一次“民主日”活動,把公開村務、財務作為公開的主要內容,讓群眾及時了解村務和財務收支的主要情況,在會上向群眾公布上一季度的收支項目。如:低保戶生活補助的發放人數、有哪些人,良種、農機具等補貼的標準和金額,抗震安居房建設國家投資多少,村上籌集多少,個人拿出多少等等,都在“民主日”活動中進行公布,確保了農民群眾的知情權。群眾有不清楚的地方,由鄉村干部當場進行解釋,經村民代表現場討論無異議并一致通過之后,在村務公開欄上進行公布。這些做法,極大地激發了村民參與村務管理的積極性,村民把涉及各家各戶切身利益的如修橋、鋪路、澆水、電費、宅基地劃分、機動地承包等熱點、難點問題都在“民主日”活動時進行討論,使得很多不清楚和不明白的問題都能在現場弄明白,一些有看法和有爭議的事情經過大家討論而形成了一致看法,不僅還了干部清白,也給了村民明白,得到了農民群眾的贊同。
二、推行重要決策公開,確保了群眾的“民主決策權”
大多數鄉鎮、村都能積極探索加強村級民主決策的途徑和方法,將村級土地、果園、林帶、草場等公開發包,使以往一些由村干部說了算的決策事項變成了現在由群眾說了算。如:**鎮在各村推行了村集體機動地(林木、林帶)公開競拍發包,采取在“民主日”會議上由各方競拍人現場競拍,當場簽協議、收承包費,使同樣一塊地由原來的低價承包攀升到最高價承包。據統計,該鎮近年來共通過公開競拍的形式發包林木3次,交易樹木750棵,交易價格13.1萬元,比原承包價多出4.1萬元。這種做法,既提高了林木承包價,挽回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又真正滿足了老百姓對村務公開、公正、公平的愿望。同時,全縣各鄉鎮、村還將村級路、涵、橋、渠等基礎設施建設等大事決策問題納入民主決策范疇,把新農村建設規劃、道路改擴建、村容村貌治理等重點工作帶到了村“民主日”活動會上進行討論,形成決策,共同實施。如:原**通往縣城的道路年久失修翻漿嚴重,村民到縣城銷售農副產品、趕集出行都十分困難,該“項目”提交到“民主日”會議后,很快形成了民主決議,村民集體出工投勞,爭取部隊車輛拉運戈壁,上級補助部分資金,使一條3公里的砂石路終于在較短的時間內修通了。自開展“民主日”活動以來,由于村務民主,辦事公開,各村群眾能夠積極參與村務,充分行使民主權力,減少了許多不必要的信訪案件的發生,群眾反映的問題90%以上都在村組得到了解決,信訪量大幅下降。僅20*年與上年相比,全縣信訪量下降達30%,有力的促進了農村各項事業和諧發展。
三、落實制度規定公開,確保了群眾的“民主監督權”
加強民主監督,關鍵是要讓村民了解和掌握有關政策和制度規定,只有懂得了政策規定,才能保證村民對村干部的監督有理有據。為此,從實際出發,在廣泛宣傳黨和國家農村政策的同時,制訂了《**縣紀檢監察信訪舉報工作辦事公開制度》,將信訪舉報受理范圍、信訪舉報辦事公開的形式、信訪人權利義務、受理渠道等工作環節予以公開,為確保群眾民主監督權的落實提供了制度保障。為加強村級財務管理,在全縣推行了“村財鄉管縣監督”工作,堅持村集體資金支出“三審”制(村委會主任審批,村黨支部書記審核,村民理財小組審查),對村級資金支出范圍、審批金額做出了上限規定,并予以公開和廣泛宣傳,使全體村民對村級財務管理的規定做到明明白白,村里的大小開支都在村民的監督之下,提高了村級財務管理水平,杜絕了村級集體資金使用和管理中的漏洞,落實了村民監督權。
四、聽取村民意見建議,確保了群眾的“民主管理權”
各鄉鎮、村在開展“民主日”活動中,針對村民提出的合理化意見建議,真誠吸納并積極抓好落實。如前幾年***各村農民普遍反映收看中央電視臺電視節目不全和維語頻道少的問題,要求開通有線電視和維語頻道。為此,通過縣、鄉、村及有關部門共同努力,向****延伸架設了有線電視線路,增設了維語節目,滿足了少數民族群眾的心愿。又如****由于歷史原因,多年來,當地村民不斷就有關內部管理、承包費、財務管理等問題進行上訪,但始終沒有得到徹底解決。20*年,縣人民政府成立專門調查組,就該場這一情況進行調查。調查組在調查中了解到,該場在土地承包、收取押金、林帶產權、集體資產等諸多問題上都不盡合理,群眾意見很大。為此,調查組積極組織全體承包戶多次召開民主會議,真誠聽取當地群眾的意見,并依據調查事實責成主管部門撤換該場長,全額退出收取的押金,及時發放林權證等,解決了遺留多年的上訪問題,贏得了群眾的支持和信任,密切了黨群眾干群關系。
總之,**縣各鄉鎮、村通過堅持開展“民主日”活動,為群眾解決了生產、生活中的大量實際問題,有效確保了村民四大民主權利的落實,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轉變了干部工作作風。據統計,近3年來,全縣共開展“民主日”活動1000余場(次),群眾提出意見、建議達2000余條,解決實際問題700余個,鄉、村、組干部共為基層辦實事1200多件,老百姓普遍反映較好,為推進新農村建設進程起到了保障作用。
- 上一篇:政協春節團拜會主持詞
- 下一篇: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經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