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職能轉變經驗交流材料

時間:2022-02-27 11:10:00

導語:民政局職能轉變經驗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政局職能轉變經驗交流材料

為進一步改變民政機關任務作風,進步民政為民做事效率,縣民政局從2011年6月18日起正式掛牌,對處理城鎮最低生涯保證、鄉村最低生涯保證、老年優待證、殯葬效勞等手續、婚姻注銷效勞等,執行為民效勞全程署理受理任務。

一、首要做法

1、健全署理收集。設立了全程署理受理窗口,制造署理標牌,署理權限事項及效勞承諾,效勞熱線及投訴德律風。鄉(鎮)在社會事務辦明白了署理員,直接手理鄉(鎮)、社區、村權限事項,署理縣局托付事項,樹立了縣局、鄉(鎮)、社區的為民全程效勞步隊,構起了縣、鄉(鎮)、社區、村的民政任務全程署理收集。依據市紀委《關于進一步展開為民效勞全程署理制試點任務的定見》的精力,以鎮、鎮為試點展開為民效勞全程署理受理任務,2011年10月在全縣16個鄉鎮具體睜開。

2、五項準則。

一是便民準則。制訂施行方案,明白了與群眾出產生涯親密相關的署理內容及處理順序,將城鎮居民最低生涯保證、鄉村居民最低生涯保證、老年優待證處理手續及殯葬處理手續列入署理局限,并加大宣傳力度,將任務機構、指導小組及窗口效勞人員署理事項、做事順序、效勞承諾、效勞熱線、處理時限、監視治理、規律要求及投訴德律風等在效勞受理窗口進行公示,為群眾供應全方位優質效勞。

二是公開準則。在全程署理進程中,執行“七公開”,即公開署理項目、責任科室、申報資料、做事順序、承諾時限、監視機構和全程署理人姓名、相片。在效勞受理窗話柄行準則上墻、處理順序上墻,使群眾調查申辦的事項能不克不及辦、應由誰代辦、多長工夫可辦結,使署理任務的全進程都做到公開通明,讓群眾清楚、安心。

三是法制準則。履行為民效勞全程署理,要實在加強法制觀念,不克不及越權越法。仔細依照《行政答應法》及民政任務相關的司法律例,嚴厲依法、按順序署理和處理有關事項。請求人托付署理的有關事項,必需確認申辦內容,簽字蓋印,按順序完美相關手續,不留后遺癥。對能受理的事無前提承辦,對不克不及受理的事闡明狀況、講清緣由,不隨便許愿,更不違規違法署理。

四是無償準則。為群眾代辦的一切事項,除國度明文規則應收取的工本費用外,一概不得收取任何代辦費或其他任何手續費用,更不乘車收費。

五是高效準則。時效觀念,對群眾申辦的事項,能立刻辦的不推諉、不拖辦,盡能夠簡化做事順序,盡量進步任務效率。

3、把好三個環節。

一是受理環節。申做事項必需契合署理事項局限;申做事項所需資料要完全;填寫《署理承辦單》。

二是承辦環節。由全程署理人和相關承辦報酬群眾代辦有關事項。全程署理人對署理任務負總責,承辦人和詳細經辦人負直接責任,天天均有一名當班受理擔任人擔任當天的治理任務,承當響應的職責。對現場可以處理的事項,在受理室就地辦結;對需求必然工夫才干處理的事項,按承諾時限實時辦結;對按規則不克不及處理的事項,向群眾講清事理。

三是答復環節,在署理事項辦結后,由受理室或署理人將處理后果告訴請求人。答復處理后果做到實時、真實、讓群眾稱心。

二、首要成效

1、強化了效勞認識,改變了機關干部作風。樹立全程署理制,改變了曩昔各自為戰、惟我獨辦的情況,改動了機關干部曩昔在群眾中“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不良映象。審批事項的處理變群眾跑為干部跑,面臨群眾的申辦要求,干部思維上既有壓力、也有動力,使任務作風分明好轉。

2、加強了責恣意識,進步了做事效率。施行全程署理制,使群眾明白了黨員干部的任務職責及效勞事項、內容、要求,根絕了干部之間互相推諉扯皮景象,完成了“變屢次辦結為一次了卻”,使做事效率明顯進步。至2012年8月底為止,已受理為民效勞事項34595件(個中處理城低保8768件次、農低保25120件次、老年優待證660件、殯葬手續47件);處理娶親、離婚230件,辦結率、群眾稱心率均達100%。

3、加強了廉政認識,改良了政流行風。經過全程署理制,把做事順序、收費規范公之于眾,變“暗著辦”為“明著辦”、“講情面”為“講準則”,削減了違規操作,根絕了吃、拿、卡、要,加強了干部清廉自律認識,促進了政流行風建立。

4、加強了維穩認識,促進了安寧連合。履行為民效勞全程署理制,受理室成了群眾征詢、上訪心連心的第一交流溝通室,干部在與群眾交流溝通中實時解答了群眾的各類訊問,加強了維穩認識,有用化解了群眾的不滿心情,穩固了安寧連合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