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局組織合作經驗交流
時間:2022-03-06 09:10:00
導語:移民局組織合作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扶貧移民局自去年4月省局在舉辦“全省移民致富帶頭人現代農業知識培訓”后,又先后舉辦了5期移民培訓班,共培訓移民486人次。通過專家授課、外出參觀、座談交流、典型示范等形式,讓廣大移民群眾對專合組織、現代農業不再陌生,真正了解了專合組織的功能和作用,激發了創業發展的熱情,喚發起了走合作發展、共同富裕的意識。如今,縣移民以“合作社+農戶”為模式的專合組織如雨后春筍般蓬勃興起。
一、健全組織機構,完善管理制度
縣扶貧移民局和農業主管部門加強指導,先后支持移民組建了情水果專業合作社、中意蔬菜專業合作社、欣泰生豬養殖專業合作社,并健全專合組織內部機構,相繼成立了專業合作社成員大會、成員代表大會、理事會、監事會等。為了規范經營、提高效益,專業合作社制定了《移民專業合作社章程》、《合作社理事會制度》、《年終返利辦法》和《按股分紅制度》,組建了生產管理組、技術服務組、市場營銷組,還聘任財務會計人員,負責具體的財務工作。
二、實施“五統一”,服務合作社成員
移民專業合作社以市場為導向,為社員提供“五統一”服務:一是統一農資服務。合作社建有技術服務門市3個,技術服務網點8個,主要農資統供率達到80%以上。名優苗圃場為社員提供優質的水果品種。二是統一安排種植。按照市場的需求結合本地的情況分期分批分片安排,指導農戶分片錯茬種植、達到均衡上市,并打上市時間差,調解市場需求量,防止一擁而上的現象發生。三是統一技術要求。組建了19人的技術服務組,加強對社員的技術培訓和指導。兩年舉辦水果栽培、管理、營銷等培訓12次1239人,印發相關技術資料3150份;四是統一生產管理。嚴格實施無公害技術操作規程,生產無公害果品,實施了以增施有機肥、配方施肥、草生栽培、大枝修剪、生物防治、病蟲綜防等管理措施。五是統一產品營銷。合作社按略高于市場的價格收購社員產品,對水果進行分級處理,并利用冷藏保鮮庫將收購的水果集中冷藏,統一包裝和銷售。
三、依托能人辦會,壯大專合組織
移民專合組織依托移民中的能人領辦、聯辦,吸納專業大戶、技術能手、外出務工能人以及企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加盟,專合組織成員從移民擴展到瀑電移民、水庫移民及當地村民,目前3個專合組織社員已達1227人。情水果專業合作社由柑桔營銷大戶、全國勞模——移民卿和聯合柑桔生產大戶、營銷大戶組建。經過近10年的發展,該社社員已從當初的16戶發展到1179戶(其中:移民75戶、瀑電移民162戶、水庫移民246戶、當地群眾696戶);經營范圍從純銷售擴展為集各類水果種植、貯藏、加工、銷售為一體;建設優質水果基地3000余畝、柑橘母本園100畝,并擁有占地5300m2、年貯藏800萬公斤水果(蔬菜)的氣調保鮮庫1個,2010年合作社跨入“全省百強協會”行列。中意蔬菜專業合作社由移民陳發術于2009年8月發起成立,目前社員已從6人增加到20人,形成流轉土地500畝、年銷售蔬菜4000噸的經營規模,今年又建成一個年出欄生豬1000頭的養豬場,實現了發酵豬糞種菜、蔬菜剩余產品養豬的循環經濟生產模式。欣泰生豬養殖專業合作社由移民蔣興太于2009年8月牽頭組建,目前已擁有社員28人,并建成了占地2200m2、存欄母豬120余頭、存欄商品豬2200頭,消毒室、獸醫室、伙食團、管理房、庫房、化糞池、沼氣池、拌料房一應俱全的標準化、規模化養殖場。
四、合作社引路闖市場,移民增收致富奔小康
合作社對成員實行“五統一”服務,帶領社員發展生產、銷售產品。特別在市場營銷方面,收集市場信息、建立銷售網點、抱團簽訂定單,實現統一銷售,帶領社員由過去單打獨斗找銷路轉變為現在的抱團闖市場。情水果專業合作社組建了13人組成的營銷隊伍,在北京、廣州、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建立銷售網點,通過新聞媒體、互聯網、“橙花節”等宣傳產品,銷售信息,還設立了24小時接待站,服務客商。在去年全國性柑橘銷售困難的大環境下,情水果專業合作社依托自身的儲藏庫把未上市的柑橘儲存起來,并大力推行“留樹保鮮”技術,實行錯峰銷售,避免了橘農的損失。合作社在收購社員柑桔時,平均每公斤高于市價0.4元,優質雜柑高達2元,僅此一項就增加社員收入400萬元。同時,合作社實行“訂單收購+二次返利”的利益聯結模式,將利潤的60%返給社員,使全體社員享受到了合作社帶來的實惠。社員卿厚古告訴我們:今年合作社收購“青見”4元1斤,他家的收入比去年翻了一番,全社社員的收入都高于去年,多虧了合作社的技術指導和營銷服務!同時,專合組織的發展,拓展了現代農業發展的空間,為移民向二、三產業轉移增收創造了條件。情水果專業合作社興建的果品打蠟廠,還為部分社員提供100多個季節性工作崗位,年人均收入7000多元。中意蔬菜專業合作社幫助社員獲得近5萬元分紅的同時,還讓20名在社辦蔬菜基地、養殖基地務工的社員獲得2萬多元的工資收入。
一石激起千層浪。縣移民專業合作社的成功實踐,不僅移民得到了實惠,還帶動了附近3個鄉鎮10多個村的產業發展。周邊鄉村的瀑布溝電站移民、水庫移民前來仿效取經后,先后組建水果、蔬菜、竹木、茶葉、枇杷、養殖等農業專合組織22個,發展會員2359人。
- 上一篇:交通運輸系統勞動競賽實施方案
- 下一篇:計生委干部理論學習計劃